盧冬華
【摘? 要】語文是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之一,閱讀教學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其教學質量往往會對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綜合素質提升產生直接影響,并且還可能會對于學生今后的整體學習狀況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方式,該教學模式的應用為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與途徑。
【關鍵詞】閱讀教學;探究性開放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35-0093-02
A Probe into the Exploratory and Open Teaching of Chinese Reading in the Upp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s
(Kanshi Central Primary School, Yongding District,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LU Donghua
【Abstract】Chinese is one of the basic subjects at the primary school stage. Reading teaching is 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of primary Chinese teach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often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hinese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overall quality, and may also affect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in the future. The learning situat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impact. Exploratory open reading teaching is a new type of teaching method.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aching mode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and approach to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reading in the upp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s.
【Keywords】Reading teaching;Exploratory open teaching
一、探究性開放式教學的內涵
探究性開放式教學的重點在于“探究性”與“開放性”,其中探究性為本質,開放式為前提,兩者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其中探究性學習主要是指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為學生明確學習方向,同時進行適當的指引,提出合適的問題,轉變學生傳統的被動學習狀態,引導學生以自主學習、思考的方式發現問題,并在實踐過程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漸掌握探究知識的策略,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而開放式教學則主要是指教師通過合理設問、合理設疑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討論分析,而非將教學活動局限于課堂上、教材中。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不能滿足當前教學要求,而以探究性開放式教學模式來開展教學,通過為學生營造開放式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開放、自主的閱讀中進行探究性學習,不僅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同時還能給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與積極性,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閱讀學習中來,從而逐步形成良性循環,促使閱讀教學效率及學生閱讀能力得到提升。
二、探究性開放式教學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豐富教學形式,調動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想要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及教學質量,教師就需要采取有效途徑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傳統的教學模式多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多處于被動聽講的狀態,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及學習興趣。因此,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心理及性格特點,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式,以多元化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熱情,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中來。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分組合作、角色扮演、多媒體視頻/課件等方式豐富課堂形式及內容,從視覺、聽覺、感官等多個方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比如,在教學六年級《只有一個地球》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在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內容后,以多媒體方式為學生播放環境污染的相關視頻、圖片,通過直觀視頻、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播放《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的節選片段,播放學生感興趣的電影視頻,不僅能夠調動學生興趣,同時還能給更好地感染學生情緒,讓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在閱讀課程結束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以“環境保護”這一開放式的主題來展開討論,讓學生以自己的感受為出發點,討論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如何保護環境、日常生活中哪些行為是不利于環境保護的,我們應該怎么做等,通過這樣開放式的探究進一步強化學生對于環境保護的認知,達到教學升華的效果。
(二)鼓勵學生思考,培養學生質疑精神
探究性開放式教學更注重對學生發散思維、創新思維的培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地鼓勵學生思考,盡可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及質疑精神,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小學生求知欲強、好奇心強這一性格特點,為學生預留充足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大膽質疑、大膽發問,引導、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只有讓學生參與到思考與討論中,才能真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在思考、探究中逐步加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對相關知識的掌握,在提升學生閱讀質量的同時培養其發散思維能力及創新思維能力,為其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提供助力。
比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狼牙山五壯士》這一文章時,教師可以結合文章內容合理地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和討論。比如,在閱讀前,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五壯士是誰?”“為什么稱他們為壯士?”“怎樣的人才能稱為壯士?”等。在提出問題后,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文章內容,并可通過自主分析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的方式來尋找答案、解決問題,在落實探究性教學的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引導他們對于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進行大膽的提問和質疑。比如有的同學就提出了問題“五壯士為什么選擇把敵人引上絕路,而不去追趕大部隊?”,在學生發出質疑后,教師需要及時引導學生以自主討論的方式尋找答案,在學生解決不了時,教師需及時進行指導和幫助。這樣通過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大膽質疑、自主探究討論等方式來開展閱讀教學,不僅能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多項能力,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三)突破閱讀限制,拓寬閱讀探究空間
固定的閱讀地點及閱讀時間有時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束縛,學生在形成習慣后,通常就不會在固定時間、地點之外進行主動閱讀,這必然不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及閱讀質量的提升,甚至可能會讓學生產生抵觸興趣,認為閱讀就是一種任務,排斥閱讀。因此,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認識到傳統教學框架的束縛與不足,盡可能為學生創設開放、自由、輕松的閱讀環境,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不局限學生的閱讀范圍和時間,讓學生可以自由選擇閱讀文章、閱讀書籍及閱讀目標,讓學生在自主閱讀、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潛能。同時,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會,分享自己最近度的書或文章,談談自己的感想,對于學生的見解和疑問,教師則需要及時予以回應。這樣通過自由化的、開放性的閱讀環境及閱讀模式,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同時還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總而言之,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探究性開放式教學意義重大,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及質疑精神,顯著提升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因此,在今后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地對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模式進行利用,以進一步提升高年級閱讀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鄭素芹.關于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的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5(09).
[2]馬應龍.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探究性學習模式探析——以《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為例[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12).
[3]胡雙平.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在小學高年級語文中應用的探討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作文),2019(03).
[4]林碧麗.探析開放式閱讀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質量的影響[J].語文課內外,2020(13).
306350190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