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華
摘 要:土壤污染風險管控主要是在風險管控思路的基礎上提出的,是對人類環境健康的有效保護以及污染風險的有效管控舉措。我國土壤污染問題比較嚴重,對土壤污染的治理難度較大,治理成本較高,為了滿足國家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必須為此制定一套更加經濟實用的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措施。通過風險管理作為導向,根據土壤污染的不同類型,進行分類管理,從而達到提升治理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土壤污染;風險管控;防治措施
引言
土壤污染問題的確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城市經濟建設與農村農業發展的巨大障礙之一,在土壤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我們更需要積極探索更加切實有效地土壤污染防治與解決辦法。現階段,風險管控防范土壤污染仍然面臨著許多難題,如污染物具有較強的變異性、產品重金屬超標情況具有差異性、污染源頭模糊、二次污染問題嚴重等,而基于風險管控思路的土壤污染防治技術主要有場地管理技術、場地調查技術、修復減緩技術以及工程控制技術等。
1 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對環境的重要性
土壤污染不僅對當地生態環境、動物、植物造成危害,也會影響人類的健康,為了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近年來我國也十分重視對土壤污染的治理。目前,我國已經針對土壤污染問題專門為其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法》,這也體現了開展土壤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對生態環境進行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有助于掌握土壤污染狀況的具體信息,進而評估其污染風險,根據最終評價結果給予相應的應對措施,這樣就能保護當地生態環境,預防和治理土壤污染問題,從而讓土地價值得到良好的體現。在宣傳工作當中,通過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有效結合,實現全方位的土壤污染、土壤生態保護等相關科學知識的科普宣傳,提高民眾對土壤保護的法制管理意識,這樣也有助于實現全民自覺保護土壤環境的良好模式,進而維護好生態環境,減少土壤污染問題的發生。
2 我國土壤污染防治總體進展
近年來,土壤污染防治已經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國家將其納入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和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目標考核,并將土壤環境指標作為美麗中國建設評估指標體系的重要內容。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土壤污染防治的決策部署,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為底線,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風險管控,全面打響凈土保衛戰,土壤污染防治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土壤污染基礎調查和信息共建共享有序推進。開展全國性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基本摸清我國農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積、分布及其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取得了階段成果。初步建成國家土壤環境監測網,基本實現所有土壤類型、縣域和主要農產品產地全覆蓋[1]。部署應用全國土壤環境信息管理平臺,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委的土壤環境數據資源實現共享。
3 基于風險管控思路的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3.1 場地調查技術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高分辨率場地調查技術同樣有著重要的應用, 這項技術主要是基于對監測技術與材料密度的融合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將土壤污染類型及分布狀態清晰地展現出來,能夠對水文地質的異質性進行準確調查判斷,能夠有效保障調查結果的精度。增量采樣是場地調查技術中重要的環節,可有效減小土壤樣品誤差,從而保障調查結果的準確性。通常條件下,采樣誤差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土壤地質空間分布存在較大差異及污染物濃度不均勻。高分辨率場地調查技術主要應用增量采樣法[2],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主要是把土壤地塊科學地劃分為不同決策區域,與此同時對30個增量樣品進行科學采集,然后再通過相關預處理、再次采樣等多個環節獲取具有代表性的樣品。
3.2 明晰土壤污染的具體分類,確定土壤維護風險管控的技術方法
根據土壤污染的來源,主要分為農業土壤污染、工業土壤污染和居民生活土壤污染這三大類,確定土壤維護風險管控的具體的技術方法也將依據這三大類進行細致的分析。農業用地的土壤污染與維護風險的管控辦法主要分為土壤污染隱患評定、土壤污染層級分析、土壤污染種類分析、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對策研究、土壤污染整治成效評估等方面。而工業土壤污染與維護風險的管控辦法主要分為工業企業土壤污染檢測、工業土壤污染排查分析、工業地塊土壤污染指數分析、污染土地面積分析、土壤污染具體隱患排查、制約土壤污染管控問題分析、歸類管控對策分析、土壤污染分類名單等方面。居民生活土壤污染與維護風險的管控辦法主要分為居民生活用水排放問題、生活廢棄物處理問題、土壤污染程度分析、生活廢棄物污染指數分析等方面[3]。在準確分析各類土壤污染來源的基礎上,進行土壤維護風險管控的技術方法的分析,才是結合具體土壤污染問題所提出的實用性解決方案。
3.3 修復減緩技術
這項技術在土壤污染修復治理過程中應用頻率相對較高,通常包括監測自然衰減技術、滲透性反應墻技術以及植物修復技術等,但是這項技術通常具有一定的被動性,常常被用作替代性方案。監測自然衰減技術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主要是監測污染物降解過程,對污染物暴露風險進行有效管控。滲透性反應墻技術應用優勢較為明顯,施工能源消耗相對較少,不會對環境造成較大的擾動[4],通常被廣泛應用于大規模污染場地治理過程中。而植物修復技術的應用主要是阻隔污染物,從而實現土壤污染的修復。
4 基于風險管控思路的土壤污染防治的展望
(1)強化土壤環境監管力度,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此,可以依據其他國家的土壤污染處理辦法或者是土壤污染防治法案來制定和完善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2)制定與修訂國家和地方土壤環境質量標準體系,并且嚴格遵循土壤污染發生規律和分布規律,遵循土壤污染防治的基本準則和基本辦法,制定全新的土壤污染標準劃分[5],也可以對舊有的土壤污染標準進行整改或者是重新編訂。(3)開展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工作, 對全國各地區的土壤進行采樣與收集工作,同時創建土壤環境監測體系, 不斷提高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4)實施農業用地與工業用地的分類管理模式,確保農業生產的安全[6],按照土壤污染的實際污染情況將農業用地劃為土壤優先保護地區,注重對農業生產用地的保護。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土壤污染會嚴重降低土壤價值,盡管我國國土面積較大, 但可利用的土地資源十分有效,特別是可耕種用地,而土壤污染的發生會進一步破壞有限的土地資源。風險管控是一種主要以預防和控制為基礎的風險解決辦法,相比于土壤污染的防治與解決措施而言,是一種更加先進、更加科學的治理辦法。為了有效避免土壤污染的產生,實現生態環境的保護,必須做好對土壤污染的風險管理工作,在風險管控的核心思路下,開展治理管控工作,為土壤污染風險的控制與減緩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證配套技術方法的有效應用,這樣也能達到治理污染土地、實現土地再利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郭杰.風險管控思路下土壤污染防治的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1,(1): 31-32.
[2] 曹婷婷.我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規發展歷程[J].農業工程,2018,8(11):90-92.
[3]陳堅.推進土壤與地下水污染協同防治[N].中國環境報,2018-12-13(005).
[4]李云禎,董薦,劉姝媛,等.基于風險管控思路的土壤污染防治研究與展望[J]. 生態環境學報,2017,(6):1075-1084.
2973501705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