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興 孫曉寧
摘 要:本文介紹了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背景和進展情況,簡要分析了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以期能夠推進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同時為其他地區申遺提供參考。
關鍵詞:北大港濕地;世界自然遺產;候鳥棲息地
2019年7月5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通過審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填補了我國濱海濕地類型世界自然遺產空白。同時,我國承諾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遺產地申報將于2022年2月前正式提交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在2023年的第4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進行討論。天津市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作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19處申遺提名地之一列入范圍之內,正在組織申報世界自然遺產[1]。
1 北大港濕地保護區概況
天津市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東南部,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2-3],年均降雨量528mm,年均蒸發量1947mm。保護區內具有代表性的野生動物主要有東方白鸛(Ciconia boyciana)、白琵鷺(Platalea leucorodia)、遺鷗(Larus relictus)[4],主要植物有蘆葦(Phragmites australis)、鹽地堿蓬(Suaeda salsa (L.) ?Pall)[3]等。東方白鸛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在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日觀察最大數量達1065只,占全球種群數量的35.5%。遺鷗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物種,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在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日觀察最大數量達9141只,占全球種群數量的76.2%[4-5]。每年春秋兩季,遷徙鳥類途經北大港濕地停歇、棲息和覓食,單日水鳥最大數量在十萬只以上,北大港濕地具有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系統完整等典型特征,具有較高生態特殊性與綜合保護價值,是世界八大重要候鳥遷徙通道之一東亞至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的重要驛站。
2 申遺進展
2.1 成立申遺專班
濱海新區農業農村委成立了由區農業農村委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保護區管委會負責同志任成員的申遺工作組,及時協調解決申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有力推進申遺工作向前開展。
2.2 編制申遺文本
申遺工作組加強與國家林草局申遺技術支撐組、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及濱海新區各相關委辦局的溝通協調,如期向申遺技術支撐組提交了北大港濕地水文地質圖、地質圖等申遺所需資料,完成了資料收集匯總以及申遺文本編制所需數據保密協議的簽訂工作。申遺技術支撐組完成申遺分文本的編制和修訂工作。
2.3 研究制定申遺工作方案
在申遺技術支撐組的幫助下,結合濱海新區實際,申遺工作組起草編制了《天津市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方案(2020- 2023年)》,方案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濕地保護修復、生態環境整治工作為重點,圍繞申遺各階段任務,分段推進、分步實施各項工作。將北大港濕地建成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主旨,以鳥類保護為核心,以濕地保護為重點,以觀鳥賞景為特色的自然保護示范基地,確保北大港濕地申遺工作扎實有效、順利有序推進。
2.4 做好濕地保護修復工作
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申報世界自然遺產與濕地保護修復工作相輔相成,必須把申遺要求落實到北大港濕地日常保護修復工作的全過程,按照申遺標準,提升保護修復水平。2021年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結合上游來水累計完成生態補水6800萬立方米,保障申遺區域生態用水。累計出動巡護人員3000余人次、巡護車輛1000余車次,全面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巡護, 救助野生動物27只,東方白鸛在保護區做巢16個。通過加強保護修復,為申遺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推動申遺工作進程。
3 存在問題
3.1 技術支持協議尚未簽訂
國家林草局申遺辦成立了專家技術組,指導、協助提名地開展申遺工作,為申遺提名地的申報材料編寫、現場評估等工作提供技術支持。目前,北大港濕地尚未與申遺專家技術組簽訂技術支持相關協議。
3.2 保護區周邊環境整治尚未開展
根據申遺工作安排,2022年7月1日前應當做好迎接國內專家組對提名地的預檢,并于2022年9-10月迎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專家組現場考察。保護區周邊環境尚未達到申遺工作標準,環境整治亟需加快進展。
4 建議
4.1 保障資金需求
財政部門應當專門列支預算,濕地主管部門積極拓寬資金來源渠道, 保障申遺各項工作開展所需資金。保障基礎資料收集、申遺材料編制、申遺人員培訓、國內外專家聘用、遺產提名地資源調查評價、中英文展示中心布設、環境綜合整治、各階段驗收接待、宣傳和辦公裝備等工作經費, 確保所需資金按時足額到位,保障申遺工作順利進行。
4.2 加快環境整治
加強生態治理、環境保護,重點做好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獨流減河、北大港水庫、李二灣及沿海灘涂區域以及申遺專家考察路線周邊環境衛生治理與綠化美化工作,強化點線面結合,全面提升區域生態環境質量。
4.3 完善基礎設施
完善保護區基礎設施,包括進出卡口、觀鳥屋、觀測塔、補水泵站、管理站點、生態廁所、界碑、界樁、解說牌等。對保護區申遺考察路線道路等基礎設施進行全面修繕和提升,確保設施完善、功能完備,同時要避免基礎設施建設對潛在的世界遺產價值及其完整性的負面影響。
4.4 加大野生動物保護
開展野生動物紅外監測,重點加強申遺提名地區域巡查巡護,做好野生動物保護、巡護和救護工作。與公安部門、市場監管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加強聯保聯護,嚴厲打擊破壞濕地及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確保申遺提名地生態資源安全。
4.5 加強宣傳教育
做好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申遺宣傳,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站等媒體優勢,結合日常宣傳活動,加大對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的宣傳力度,特別是加強中小學生及申遺提名地周邊社區居民對申遺工作重要性認識的宣傳教育。引導公眾主動參與濕地保護工作,逐步形成社區共管長效機制,為申遺營造起良好的輿論氛圍。
結束語
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作為申遺范圍的一部分,一個點跟不上,整體受影響。政府及主管部門應當提高申遺工作重視度,增強申遺緊迫感,為申遺工作增添動力。
參考文獻:
[1]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申遺北大港濕地成種子選手[EB/OL].(2020-2- 11)[2021-8-7].http://www.forestry.gov.cn/main/72/20200210/164338993475211.html.
[2] 孫曉寧.天津市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保護現狀及對策建議[J].天津農林科技,2021,(02):33-35
[3] 蔡在峰,曲文馨,洪宇薇等.天津市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植物多樣性特征分析[J].西北農業學報,2019,28(08):1326-1334.
[4] 柴子文,雷維蟠,莫訓強等.天津市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的鳥類多樣性[J].濕地科學,2020,18(06):667-678.
[5] 孫洪義.天津市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現狀與對策[J].現代農業研究,2021,27(03):43-44.
229350170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