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摘 要:水利工程建設中,河道的生態護坡不僅可以防治河道邊坡的坍塌,還可以有效保護河道生態環境,有很強的環保意義。還可以在汛期保護河道,防止因水流沖刷造成的決堤。河道生態護坡技術主要分成自然原型護坡技術、三維植被網護坡技術、植被護坡技術等。河道生態護坡技術既影響水利工程的質量,也影響著河道的防洪能力。通過對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為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提供保障性的前提。
關鍵詞:水利工程;河道施工;生態護坡技術
近年來,各地區積極組織開展河道治理工作,獲得了初步成效。從治理實踐的角度分析,生態水利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若想提高河道治理水平,實現供水、防洪、灌溉等多樣化功能,要做好生態環境建設與開發的“度”的控制。河道治理實踐中,始終堅持生態水利的基本原則,合理運用治理辦法和措施,能夠實現對生態系統的有效恢復,改善生物群落互存關系,增強河道自凈能力。堅持因地制宜的治理原則,圍繞構建安全生態體系,促進水資源有效循環利用,積極提高河道治理的水平,保障生態環境穩定發展。
1 生態護坡的特點
1.1 護坡效果好
生態護坡技術是在傳統護坡技術上的更新和改進,徹底突破了傳統的護坡模式的限制,相比較而言,生態護坡的效果更好。傳統的護坡方式下,所采用的護坡模式相對單一,生態護坡下具有多種護坡模式,可選擇的護坡技術與相對較多,比如,不僅可以使用相應的石材來達到護坡目的,還可以利用其他類型的施工材料來實現護坡效果。生態護坡模式下, 相關設計和施工人員必須要綜合水利工程現場的各方面情況,不僅要在護坡基本要求的情況下開展,更要從生態保護的角度出發,在河道周邊區域內構建更為良好的生態系統,發揮其防洪等作用。傳統護坡下多使用的是鋼筋混凝土等支撐結構,存在較大的資源消耗,而生態護坡下由于利用的是生態技術,資源消耗量非常小,綜合效益好。
1.2 環境污染小
我國水利事業的發展歷史悠久,在傳統的發展中,始終堅持的是粗放型的發展模式,雖然這一模式下給水利事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契機,創造了一定的經濟利益,但水利建設施工中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問題非常嚴重,從長遠角度所造成的危害在短期內是無法恢復的。近年來,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在水利工程項目中,必須要始終堅持這一思想,而這一思想指導下,水利工程的各方面工作都要從生態環保的角度出發。生態護坡正是可持續發展下的一項重要工作,生態護坡技術下所形成的護坡具有環境污染小的特點,完全能夠適應長遠發展的角度。
2 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原則
生態護坡的建設和使用過程中,應該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利用生態護坡促進河道及水體周圍動植物的正常棲息。高效設計和應用河道生態護坡,構建水利工程項目的自然生態,最大可能地實現防洪和泄洪作用。生態護坡施工技術的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國地理條件復雜,水利工程建設中會遇到恨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從工程實際出發,結合環境條件和建設要求,河道生態護坡的設計和施工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首先,在河道生態護坡的設計過程中,要根據歷年的河道生態信息、天氣變化信息,河道周邊動植物生長狀態,生物多樣性等,與河道建設緊密聯系。以植物成活和對環境影響小為前提,在植被的設計與種植中, 要考慮實際的可行性,和施工的便利性。第二,通過植被種植和養護,增加護坡的觀賞性,同時可以減輕水土流失。通過生態和工程建設結合的思路進行設計,從側面實現護坡養護和建設的成本。河道生態護坡的建設選材,以自然材料為主,同時需要考慮工程施工材料在自然條件下的長期影響性。第三,對水文條件和河流的歷史水位信息充分掌握和了解,結合植被特性,優選最佳植物種類,保證后期可以成活。第四,河道護坡的主要作用是對河水的導流和抵抗河水沖擊。這也是河道具有防洪作用的原因。河道生態護坡中的植物還需要承擔地表水體與地下水之間的平衡作用。第五,在既要保證生態效果,也要滿足景觀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選擇不同的河道生態護坡技術進行融合施工,例如剛性結構和柔性材料結合等方式。
3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
3.1 人工種草護坡技術
人工種草護坡技術下,通過人工播撒草種的方式,在水利工程河道附近的坡體區域內種草,在這一護坡技術下,種植草類的選擇非常關鍵,專業人員應盡量選用固土性能佳、根系發達的草類,解決河道周邊的水土流失問題,改善河道生態環境。當然,在人工種草護坡技術下,還可以在河道附近進行天然草皮的鋪設,直接通過平鋪草皮,來改善河道坡體結構, 但這一護坡技術更適合用在邊坡坡度比較低緩的邊坡中。生態護坡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噴播種草技術也非常有效,在利用這一技術進行草皮栽種的過程中,尤其要注重噴播區域材料配合比的科學設計,按照特定的標準將草籽和肥料等基礎性材料充分攪拌均勻,利用專門的機械設備將這些噴播材料噴射到種植區域中。
3.2 土工材料生態護坡技術
土工材料生態護坡技術中通過土工材料形成復合種植基是主要思路, 將噴塑金屬網和種植土壤結合,形成的另一種護坡結構。這種護坡方式對于周圍植物的影響更小,能夠為護坡種植的植物和周圍植物提供聯系的基礎。這種方式對于環境的敏感性更低,是一種在實際狀況中可以得到廣泛使用的方法。特別的,對于水流速度較快的河道,也同樣適用。在土工材料生態護坡進行施工時,土工材料和草皮的結合形成網格式的護坡表面結構,使用的材料以聚丙烯和碎石為主,以高分子材料為中介,將網格式土工結構和土壤結合在一起,形成符合種植基。在此種種植基上鋪種草籽, 改善土壤結構,同時可以實測種植基的質量。多層網格結構的連接可以選擇使用熱熔焊技術,對不同的定位網點進行連接形成的網狀空間可以更好地固定土壤,為植物的生長創造條件。
3.3 網格生態護坡技術
網格生態護坡技術在應用于河道治理工程中時,應通過混凝土等其他材料的使用,來保障網格結構規劃的科學性。網格生態護坡結構形成后,在網格的中心位置處,進行植物的種植,形成網格生態護坡模式,發揮該護坡的綜合作用。網格生態護坡技術在河道綜合治理工程中的應用具有突出的作用和價值,在復雜多變的河道工程中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在開展網格生態護坡施工建設時,技術操作非常簡單且便捷,最終的施工效果相對突出,所需要投入的成本較小,后續不僅可以實現對河道周邊生態的保護,更是可以在河道附近形成良好的景觀。但網格生態護坡技術應用時的資源損耗相對較大,為達到最為理想的護坡施工效果,現場施工人員必須要以河道護坡項目的現實需求作為出發點,結合工程企業的資金投入限值,來保障該護坡技術的科學應用。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生態護坡施工技術的合理運用,對保障技術應用價值的實現起到積極的作用。本文結合實踐,提出了貫徹綠色生態理念、做好河道生態護坡技術要點的控制、加大對水利生態護坡施工質量的檢驗檢測等措施。通過嚴格控制生態護坡的施工效果,實現建造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肖陽,扆嘉利.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探究[J].人民黃河,2020, 42(S2):176-177.
[2] 孫邵崗,張麗麗.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探究[J].珠江水運, 2020,(15):73-74.
[3] 于福臣.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J].科學技術創新,2020,(22):113-114.
[4] 夏曉慶,陳莉,周營.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探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0,(22):161-162.
257450170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