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紅橋區教育局 袁濱渤

天津市紅橋區區委、區政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將“教育興區”與“生態立區”“土地強區”共同確立為區域發展三大策略。我區自2016年啟動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工作以來,本著循序漸進、突出特色、扎實推進、務求實效的工作原則,把內涵建設、特色發展與質量提升作為重點,高標準推進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工作,努力打造紅橋教育金色名片。
在天津市教委的具體指導下,區教育局多措并舉,堅持以評促建、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確保質量的原則,全力推動第三批次學校開展達標建設工作。多次召開專題培訓會,使學校深入了解第三輪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的目的意義、指導思想、主要任務和工作重點,統一思想,為開展達標建設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礎。
區教育局對照《天津市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標準(2016—2020年)》(以下簡稱《標準》)多次研討,摸底排查,走訪調研,并根據學校需求,組織開展專題培訓,按照要求逐條進行深入細致的講解,幫助學校準確把握建設標準。針對學校對《標準》理解把握易存在不到位、不準確的問題,區教育局相關科室和部門有目的、有重點地把《標準》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對學校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指導,引導學校在日常工作中自覺落實。
我們始終堅持現代化達標建設既要重結果又要重過程的理念,引導學校充分認識達標建設的過程就是促進提升的過程。在達標建設過程中,我們結合“兩個直奔”工作要求,通過多種形式,開展調研、服務、指導,隨時跟蹤學校達標建設的進程,針對具體疑問和實際困難,與每位校長面對面溝通,反復研究解決辦法,逐校分析優勢與不足,推動學校達標建設工作進程。
我們始終對區評估驗收專家的遴選工作慎之又慎,始終堅持把責任心強、專業水平高的優秀人才選拔到區評估驗收組中。根據資歷和專長,聘請了我區的責任督學和評估驗收專家,按項目組建了區評估驗收專家組,通過培訓研討,明確崗位職責,提出工作標準,要求每位評估驗收專家要本著對申報學校、對紅橋教育事業負責的精神,認真履行職責,公正、客觀、科學、準確地開展評估驗收工作。
扎實推進學習研討、申報篩選、提前介入、嚴把標準、督促整改五個步驟。評估組提前查閱學校的檔案資料,并與校長及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溝通交流,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與建議。學校根據評估組提出的整改意見,及時進行整改落實。通過多次下校服務和指導,既保證了學校能夠更加準確地理解相關要求,努力達到評估標準,又使評估組能夠提前了解學校的達標建設情況,給予學校更加準確的指導,確保學校達標建設的高質量。
全區各校在達標建設過程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以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以“為學生全面發展、終身發展奠基”為目標,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注重“五育并舉”,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將德育切實融入到課堂教學和各項活動中,對校園文化藝術節、體育節、新生入學教育等活動賦予時代主題,明確活動育人目標。第三中學突出以紅色基因為基礎的愛國教育、以弘揚方舟精神為基礎的責任教育、以禮儀規范為基礎的養成教育、以拓展多元視野為基礎的審美教育等辦學特色,為學生提供素質發展的教育沃土。紅橋區實驗小學始終以“主動教育”為主題開展豐富的活動,學生素質拓展活動課程開設達40多門。
區教育局以活動引路、制度保證、培訓助力,努力建設一支執著于教書育人、熱愛教育、能淡泊名利堅守的優秀教師團隊。全區通過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全覆蓋的學習培訓活動,加強對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崗位培訓。我們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引領廣大教師加強學習,在增長知識與見識上下功夫,提升專業能力。河北工業大學附屬紅橋小學堅持師德為先,深入開展題為“立德樹人,博學篤行,做德業雙馨好教師”師德系列活動。關注班主任整體隊伍的建設與發展,強化學習、明確責任,提高班主任整體專業素質,指導班主任進行德育課的研討,拓展教育思路,歸納教育方法。
紅橋區歷史文化悠久,底蘊深厚。我們秉承傳承、發展和創新的建設思路推動學校文化建設工作,鼓勵學校結合辦學歷史與豐厚的文化底蘊進行深入思考、探索和實踐。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推進文化建設,促進內涵發展。天津師范學校附屬小學以“日新”為學校文化核心,形成以“管理者文化、教師文化、學生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為基本架構的“日新”學校文化體系。民族中學圍繞學校文化扎實推進“民族情”系列課程,堅持推進“品經典”系列課程,積極開展“四個一”主題活動,促進學生理解民族團結、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
在義務教育現代化標準建設工作的推動下,各學校結合新時代依法治校的總要求,不斷加強制度建設,各項內部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制度體系臻于規范和完善,進一步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第五中學建立更加開放的管理機制,讓多方代表參與學校管理決策,完善校內申訴調解機制,使調解操作程序更加規范。第八十中學注重科學化、規范化管理,制定和積累了校務、教育教學、教科研、后勤保障和安全等管理制度。河北工業大學附屬紅橋中學在學校統一領導下成立了學生代表大會,開展學生代表提案工作,對學校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讓學生在校園體驗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和信息化建設,學校各種功能教室配置得到全面提升,“三通兩平臺”建設全面完成,使學校信息化硬件水平在原有基礎上得到顯著提高,交互式電子白板普及到每個班級教室和專用教室,光纖和WiFi網絡布局覆蓋所有校園,基于網絡環境的錄播教室也為校際間提供了同步在線交流學習的平臺。各校通過開展交互式白板使用培訓、“微課”制作培訓、“人人通”系統使用培訓、“微校”和“PAD+紙筆”智慧教室應用等多種培訓及競賽活動,促進了教師教育技術與教學改革的深度融合,促進了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教研方式的全面變革。文昌宮民族小學充分利用優質資源,為師生實驗課程和學生參與學校特色課程以及素質拓展活動提供相應的物質保障,以此服務于學生綜合素養持續提升。紅橋區新華中學和苑學校以網絡平臺建設為主線,打造師生、家校合作平臺,建設智慧校園。鈴鐺閣外國語中學推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建立智慧課堂,應用遠程同步直播系統向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推送多節優質直播課。
今后,我區將繼續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堅持“教育興區”的發展目標,繼續深化教育改革創新,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高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