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魁,王東萍
(1.河南城市建筑咨詢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2.河南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國標《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標準》[1](GB 51309—2018)3.2.1條規定:設置在距地面8 m及以下的應急照明燈具的電壓等級應采用A型(不大于DC36V)燈具,依據此條很多場所的應急照明均應采用A型燈具。目的就是防止電擊傷人,因為火災發生時,消火栓噴出的水柱容易擊中仍在供電的消防應急燈具,由于水的導電作用,燈具電壓就加在消防員身上,如果采用220 V電壓,這是很危險的。而對于DC 36 V安全電壓供電設備,即使擊中,對人身安全也無影響。
《地鐵設計防火標準》[2](GB 51298—2018)的11.2.2條、11.2.4條規定,地鐵地下區間應設置疏散照明,地下區間道床面疏散照明的最低水平照度值不應小于3.0 lx。地下區間疏散指示標志設置在縱向疏散平臺的側墻上,距疏散平臺地面不大于1 m,應急照明燈具距疏散平臺地面2.5 m左右,疏散平臺距軌道地面在1.5 m左右,故疏散指示、疏散照明燈具距軌道地面分別在2 m、4 m左右。如前所述,依據GB 51309—2018,3.2.1條,地鐵應急疏散照明燈均應采用A型燈具。
國標GB 51309—2018實施之前,地鐵應急照明多采用220 V供電,實施之后,應急照明供電電壓不應大于DC36 V。由于DC36 V供電場所不多,很多設計師不知重點應關注什么,出現了不少問題。尤其是地鐵隧道區間的應急照明,供電半徑是兩個車站距離的一半。兩個車站之間的距離短則1 km,長則4 km,甚至更長,供電半徑短則0.5 km,長則2 km。對于供電電壓≤DC36 V且供電距離較長的線路來說,可能出現電壓降過大、短路電流過小問題。筆者就結合設計實例,探討解決這一問題。
以某地鐵站龍門站為例,與上下兩個站點之間距離均在2km左右。區間隧道設正常照明和疏散照明,本文只討論疏散照明,區間線路疏散照明照度值3 lx,用電負荷等級為一級負荷中特別重要負荷,持續供電時間與隧道類別有關。區間隧道疏散照明供電以區間中點為界,兩側站點照明配電室的應急照明電源箱各供1km,采用集中控制、集中電源型。應急照明采用LED燈具,DC36 V,A型集中電源供電。應急照明供電方案為:變電所低壓柜——照明配電間低壓柜——消防應急照明雙電源箱——應急照明集中電源箱——應急照明燈。應急照明電源箱至末端燈具采用WDZN-BYJ 2x16電線,穿JDG管明敷。
由國標圖集19D702-7《應急照明設計與安裝》[3]P21可知,消防應急燈具端子處電壓偏差允許值可為額定電壓的+20%~-20%。依據GB 51309—2018,3.3.5條可知,單回路配接燈具的數量不宜超過60只;依據3.3.6條可知,A型燈具配電回路的額定電流不應大于6 A,同時配接燈具的額定功率總和不應大于配電回路的額定功率的80%。
設計照明方案時可以使用DIALux 軟件,調整以下參數:燈具間距、安裝高度、光源光通量以及燈具的配光曲線,以獲得最佳方案。最終確定了以下設計方案:5 W LED應急照明燈具、光通量850 lm,間距10 m,高度距道床面2.5 m,道床面疏散照明照度值可達到3 lx。地鐵隧道區間道床面尚應設置雙向方向標志燈,間距10 m。
綜上,10 m間距需要設置兩盞燈具,一盞方向標志燈(1 W,距道床面0.5 m)及一盞疏散照明燈(5 W,光通量850 lx,距道床面2.5 m)。1 000 m隧道距離較長,考慮電壓降的影響,上行區間、下行區間單側均采用4回路交叉供電,每回路間隔40 m處接一盞雙向方向標志燈及一盞疏散照明燈,燈具接線示意圖見圖1。按每個回路26盞雙向方向標志燈、26盞疏散照明燈,合計52盞,功率156 W,單回路電路圖見圖2。理論負荷電流156/36=4.33 A,經過后面的計算可知,因電壓降的影響、燈具恒功率輸出的特性,電流比這大。一般導線載流量即可滿足要求,但是由于供電電壓低、供電距離長,造成回路末端電壓降大、短路電流小,所以,應以線路的電壓降、短路電流為重點控制參數。
圖1 燈具接線示意圖Fig.1 Lamp wiring diagram
圖2 單回路電路圖 (恒流源為LED燈的驅動電源)Fig.2 Single loop circuit diagram
電壓偏差是供配電系統在正常運行方式下,系統各點的實際電壓對系統標稱電壓的偏差。用電設備端子電壓實際值偏離額定值時,其性能將受到影響,影響的程度由電壓偏差的大小和持續時間而定。由國標圖集《應急照明設計與安裝》[3]可知,消防應急燈具端子處電壓偏差允許值可為額定電壓的(+20%~-20%),即線路末端的電壓降不應大于20%。
配電設計中,按電壓降校驗電纜截面時,應計算線路總的電壓降,應由變電所低壓柜電纜出線算起,直至末端電氣設備,即變電所低壓柜—照明配電間低壓柜—消防應急照明雙電源箱—應急照明集中電源箱—應急照明燈,整個電纜回路的壓降。但是應急照明集中電源箱有一定的調壓功能,即使輸入有-10%的壓降,輸出電壓依然是36 V,所以,只需要計算應急照明集中電源箱—應急照明燈線路的電壓降即可。
依據國標圖集《應急照明設計與安裝》[3],P21直流線路的電壓降計算公式如下:
電壓降簡化計算公式:
Δu=2ρ·P·l/US
(1)
電壓降百分數簡化計算公式:
ΔUu%=(2ρ·P·l/U2S)×100
(2)
式中,P——有功負荷,W;
l——線路長度,m;
S——線芯標稱截面,mm2;
U——標稱電壓,V;
ρ——工作溫度t℃時導線電阻率。
注:直流電阻的計算公式按《工業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4]P861,式9.4-1和式9.4-2:計入絞入系數Cj=1,電阻溫度系數a=0.004,20 ℃時ρ20=0.0172 (Ω·mm2/m),實際工作溫度50 ℃時ρ50=0.01926 (Ω·mm2/m),70 ℃時ρ70=0.020 64 (Ω·mm2/m)。
(1)電壓降簡化計算。
將負載等效集中到線路末端,參考國標圖集《應急照明設計與安裝》[3]算法:
線路電壓降Δu%=(2ρ·P·l/U2S)×100=2×0.02064×156×1040/(362×16)×100=32.3>20;計算雖然簡便,但與實際工程不符。有兩個原因:其一,線路末端距離電源最遠,但是負載最小,末端只有兩盞燈具(5+1=6 W),與簡化的負載156 W相比甚遠;線路首端距離電源最近,負載最大,首端負載156 W。其二,電壓值不是固定值,直流電壓U就是負載的配電電壓,隨著線路距離的變長,線路電壓降變大,燈具支路兩端的實際電壓U是在減小的。方便之處就是采用該式可以簡化計算,將負載集中在線路末端最不利情況,由該式得出的電壓降,如果≤20%,則實際值肯定<20%,如果不滿足,則需要進一步計算。比如長距離供電線路,地鐵隧道、交通隧道等狹長場所線路就需要進一步計算。
(2)電壓降精細計算法1。
依據電壓降公式Δu=2ρ·P·l/US,由線路始端開始,計算每一段干線線路(兩個燈具支路之間)的電壓降Δui、節點電壓Ui、每一個燈具支路的電流Ii。第一步,先算出電源箱至第一個燈具支路處該段線路電壓降Δu1,此段線路的負載為全部負載nP(156W),電壓為U0(36 V),并算出該支路節點電壓U1,以該點電壓計算出該燈具支路電流I1=P/U1。然后以該支路節點電壓U1作為計算電壓U,再算出第一個燈具支路至第二個燈具支路之間那段干線電壓降Δu2,此段線路的負載不包含第一個支路的負載,負載為(n-1)P,即(26-1)×6=150 W,并算出第二個燈具支路節點電壓U2及支路電流I2=P/U2,以此類推,直至最后一個支路的節點電壓Un及支路電流In。最后,各段電壓降Δui求和,即可以算出線路末端電壓降Δu,各支路電流Ii求和,即可以算出線路始端總電流I0。
計算任一燈具支路電流時,輸入功率P輸入采用恒定功率、電壓采用各節點實際電壓Ui,原因就是LED照明燈具有恒功率輸出特性[5](P輸出為常數),燈具工作時尚有一部分能量以發熱形式損失了(P損失接近常數),根據能量守恒定律P輸入=P輸出+P損失,故各節點輸入功率P輸入也是恒定的,根據P輸入=Ui·Ii=常數,各節點電壓Ui降低,則節點輸入電流Ii增大。
對于類似本案例這種項目,每個支路燈具規格參數(功率P)一致,沿線路均勻布置,燈具間距l,燈具數量n,依據電壓降精細計算法,Δu=2ρ·P·l/US,利用Excel軟件輸入公式函數,可以建立以下遞推關系:
U0=36 V,
Δu1=2ρ·nP·l/U0S,U1=U0-Δu1,I1=P/U1,
Δu2=2ρ·(n-1)P·l/U1S,U2=U1-Δu2,I2=P/U2,
…
Δui=2ρ·[n-(i-1)]P·l/Ui-1S,Ui=Ui-1-Δui,Ii=P/Ui,
…
Δun-1=2ρ·[n-(n-1-1)]P·l/Un-2S,Un-1=Un-2-Δun-1,In-1=P/Un-1,
Δun=2ρ·[n-(n-1)]P·l/Un-1S,Un=Un-1-Δun,In=P/Un,
I0=I1+I2+…Ii…+In,
Δu%=100 (Δu1+Δu2+Δu3+…+Δun)/U0,或Δu%=(1-Un/U0)×100,二者結果相同。
由以上公式可算出各段干線電壓降Δui,節點電壓Ui,各支路電流Ii,最后求和,即可算出線路始端電流I0=∑Ii、末端電壓降Δu=∑Δui。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節點總功率、電壓降、實際電壓、支路電流
續表1
總壓降為各段壓降代數和,Δu%=100×6.616/36=18.4,或者Δu%=(1-29.384/36)×100,其中6.616為各段壓降代數和。實際壓降18.4%僅是簡化計算結果32.3%的57.0%,滿足規范關于應急燈具端電壓的要求。線路始端電流I0為各支路電流代數和4.955A,比理論值156/36=4.33A高了14.4%。
從上表可知,配電線路隨著距離變長,電壓降變大,各支路節點電壓變低,各節點電流變大。
(3)電壓降精細計算法2。
由國標圖集《應急照明設計與安裝》[3],P27可查得電壓降精細計算公式為:
Δu=(1+1/n)ρ·P·l/US
(3)
式中,n——燈具數量,假定每個支路燈具規格參數一致,沿線路均勻布置,燈具間距l/n,
ρ——工作溫度t℃時導線電阻率,20 ℃時為0.0172 (Ω·mm2/m),70 ℃時為0.02064 (Ω·mm2/m);
P——線路功率,W;
l——線路長度,m;
S——線芯標稱截面,mm2。
注:該圖集計算電壓降時,取的是70 ℃時電阻率0.02064 (Ω·mm2/m)。
Δu=(1+1/26)0.02064×156×1040/(36×16)=6.03V,Δu%=(Δu/U)×100=(6.03/36)×100=16.8,與精細計算1值18.4接近,低了1.6%。可見對于每個支路燈具規格參數一致、由配電箱開始沿線路均勻布置的情況,該精細計算公式比實際值略低,比簡化計算公式準確。
如果采用DC24V供電,由精細計算法1通過計算各節點的電壓,最后得出電壓降為50.6%,由精細計算法2計算的電壓降為37.7%,誤差也很大。DC24V供電方式,由于電壓低、壓降大,供電距離短,相對不合理。
直流電源系統短路電流計算電壓,應取系統標稱電壓36 V或24 V,相關行業正在進行修編地鐵隧道等長距離供電線路電壓上限值。短路電流計算時不計及充電裝置助增電流,在應急照明的末端線路上發生短路時,該直流回路中,有蓄電池內阻、蓄電池連接條電阻、低壓導線等多種電阻元件[6]。蓄電池內阻、蓄電池連接條電阻等相對線路電阻來說很小,為了簡化計算,本工程予以忽略不計,只計算低壓導線的直流電阻。
70 ℃時銅導體的電阻系數ρ=0.02064(Ω·mm2/m),則應急照明配電箱至末端燈具回路的單相直流電阻(距離1 040 m)如下:采用16 mm2導線時,直流電阻為R1=0.02064×1040×2/16=2.68 Ω;采用25 mm2導線時,直流電阻為R2=0.02064×1040×2/25=1.72 Ω。
回路直流短路電流計算公式為Id=U/R,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線路末端短路電流
照明線路的保護應具有過負荷保護、短路保護,保護開關動作電流還應避開燈具的啟動電流。回路的總計算電流應取各支路電流的代數和,4.95A,不是簡單的按總功率除以電壓,即P/U=156/36=4.33A,因為各支路的電流是不同的。保護電器采用6A熔斷器,耐火型銅線,環境溫度35 ℃,穿管明敷16 mm2載流量96A,見《建筑電氣常用數據》[7]中表6.7。
(1)配電線路熔斷體過負荷保護應符合下式要求[8]:
Iz≥Ir≥Ic,I2≤1.45Iz
(4)
式中Iz——導體允許載流量,A;
Ir——熔斷體的額定電流,A;
Ic——線路的計算電流,A;
I2——保證保護電器可靠動作電流,A。當保護電器為熔斷器時,為熔斷體約定時間內的約定熔斷電流,由產品制造廠給出。對于圓筒形帽熔斷器,當4≤Ir≤16時,滿足Ir≤0.76Iz即可滿足要求,見《工業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4]P961,表11.2-1。
96A> 6A>4.95A,6≤0.76×96,均滿足要求。
(2)照明線路熔斷體的保護,還應躲過照明燈具的啟動電流,應符合式(5)要求[4]:
Ir≥KmIc
(5)
式中Km——照明線路熔斷體的選擇計算系數,其值參考《工業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4]表11.6-30,LED燈采用RL7型熔斷器保護時,Km=1.2,RL6型熔斷器保護時,Km=1.3。
6A>1.2×4.95A,RL7型滿足要求,RL6型不滿足要求。RL7型熔斷器,更容易躲過燈具的啟動電流。
(3)當配電線路發生故障時,熔斷體應在規定的時間內熔斷,以切斷故障電路。因此,熔斷體額定電流不能太大,但是規范并沒有規定DC36 V電壓供電線路的切斷時間,筆者認為10~15 s比較合適。如果超過15 s,當應急照明電源采用集中電源型時,持續的故障電流會持續地耗費蓄電池能源,將減少應急照明的持續時間。如果回路短路電流較大,尚需驗算回路中各器件的熱效應。
為此需要根據線路末端最小短路電流,校核熔斷器最大熔斷時間。不同型號熔斷器的熔斷時間-電流特性曲線差別較大,RL7型熔斷時間-電流特性曲線[9]如圖3所示。
圖3 RL7型熔斷時間-電流特性曲線Fig.3 RL7 type fusing time-current characteristic curve
由圖3可知,故障電流越大,熔斷時間越短;故障電流越小,熔斷時間越長。由上節可知,DC36 V配電距離1 040 m時,預期電流13.4A,此時6A熔斷體的熔斷時間為150 s左右,故障電流持續時間過長,不合理。應減小回路長度,或放大導線截面,以提高末端短路電流。如果減小回路長度至930 m,此時短路電流15 A,熔斷時間10 s左右,是合理的。即RL7型6A熔斷器,若要熔斷時間≤10s,則短路電流應≥15A。根據短路電流、電阻公式,可以推導出極限供電距離公式L=U.S/(2ρ·Id),RL7型熔斷器保護時,DC36 V供電,銅導線供電極限距離如下:35 mm2,≤2035 m;25 mm2,≤1453 m;16 mm2,≤930 m;10 mm2,≤581 m;6 mm2,≤349 m;4 mm2,≤233 m;2.5 mm2,≤145 m等。
由于不同類型熔斷器的熔斷時間-電流特性曲線不同,不同類型熔斷器熔斷時間10s左右時,要求的最小短路電流不同,極限供電距離也不同。另外僅考慮短路電流是不夠的,還應考慮線路末端電壓降、始端總負荷電流,尤其是長距離供電線路。
(4)當配電線路發生短路故障時,對于A型應急照明集中電源控制箱,內部的MOS管等電力電子器件是很難單獨由熔斷器保護的。當發生短路故障時(線路電流≥1.5倍額定電流,不同廠家略有不同),常用的方案是由電源板的控制器件關斷MOS管,并向主機發出故障報警信息,熔斷器僅作為保護的輔助手段。
現在市場上的控制器也在加大MOS管電流規格,并使其能挺過一個支路發生短路時的故障電流,然后等熔斷器熔斷并斷開線路。因此,實際項目中,除了用負荷電流、啟動電流、末端短路電流校驗的同時,還需要核對快速熔斷器與MOS管的失效電流時間之間的關系。
不過更重要的是邏輯關系判斷:
1)發生火災時,應急照明回路全部啟動,如果任一回路發生短路故障,只能依靠熔斷器保護,控制器不應關斷MOS管。因為,此時正在疏散人員,如果關斷回路,將會造成恐慌,可能發生人員踐踏事故。
2)未發生火災時,沒有人員疏散,如果任一回路發生短路故障,控制器應關斷MOS管,并向主機發出故障報警信息,熔斷器僅作為保護的輔助手段。
經過以上分析可知,對于供電距離較長的安全特低電壓(≤DC36 V)照明線路,應重點關注兩點:電壓降、短路電流,二者均應滿足要求。只滿足其中一項,電壓降或短路電流,另外一項不一定滿足要求。通過以上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結論:
1)提高供電電壓等級或放大導線截面積,可以減小線路電壓降。對于消防應急照明燈具供電電壓,除了規范有規定的場所之外,應首先采用DC36 V供電,應限制DC24 V供電使用范圍,尤其是長距離供電線路。筆者認為,既然消防應急燈具端子處電壓偏差允許值可為額定電壓的+20%~-20%,那么線路首端配電箱供電電壓可以提高到36+36×20%=43.2 V,或者考慮5%的余量,36+36×15%=41.4 V,這樣可以有效降低線路末端電壓降,延長供電距離。如果線路首端配電箱供電電壓不應高于36 V,那么消防應急燈具端子處電壓偏差值為額定電壓的+20%~-20%是沒意義的,此時電壓偏差值+5%~-20%是合理的。
2)減小回路總負荷可以減小回路電壓降,且有助于保護開關的選擇。配接燈具的額定功率總和即使不大于額定功率的80%,也不一定滿足實際需求。實際工程應根據配電線路距離、導線截面、實際負荷等參數計算各節點電壓、電流,最后算出線路末端電壓降。線路首端負荷電流僅考慮理論負荷電流P/U是不夠的,還要考慮由于電壓降,引起線路負荷電流增大。始端回路總電流應取各支路電流的代數和,各支路電流應以各支路兩端實際電壓計算。
3)熔斷器的性能適合A型應急照明線路的保護,但是應校核熔斷器熔斷時間-電流特性曲線。既要躲過燈具的啟動電流,發生短路時又要快速熔斷。熔斷器在A型集中電源內部,由應急照明配電箱廠家成套供應,廠家應根據熔斷時間-電流特性曲線選擇合適的熔斷器,并提供允許的最大啟動電流、最小短路電流數據。設計師在設計配電線路時,應根據廠家提供的最大啟動電流、最小短路電流,計算線路供電極限距離及總負荷電流并校核啟動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