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 欣 沈昊雯

在許多年輕人眼里,做養老不但又臟又累,還會很壓抑,會讓自己變得消沉。但是在廣州市南沙區養老院,有這樣5位年輕人,她們在用行動為養老職業代言。
他們當中,有年僅22歲卻已經擔任主管的曾笑函;有曾經不敢說出自己職業,如今卻引以為豪的陳婷;還有本來只想找個穩定的工作養家,如今卻愛上養老職業的陳思韻。
在日前舉辦的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廣州市南沙區選拔賽中,5位年輕人為南沙院奪得了前所未有的殊榮。22歲的冠軍得主曾笑函堅定地對記者表示,養老這個職業她愿意繼續做下去。
在這群年輕人心里,是老人們的純真和感恩,給了她們從業的動力;而養老院對人才的重視和培養,給了她們從業的強大支持。
“年輕護理員學東西上手快,比如在理論知識上更占優勢;經驗豐富的護理員操作熟練,時間把控比較好。”
在今年8月14日舉辦的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廣州市南沙區選拔賽上,南沙養老院5位護理員曾笑函、古麗娟、陳思韻、成思穎和陳婷踴躍參與,分別獲得了金銀銅牌和優勝獎。
賽后,記者在場外見到了這5位年輕人,除了金獎得主曾笑函以外,其他幾位都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比賽,緊張是難免的,但是她們的臉上更多的是滿滿的認真和敬業。
曾笑函今年只有22歲,但已經是南沙院護理方面的主力,應變能力非常強??荚嚂r,血壓計出現了一點故障。當時時間已經非常緊迫,稍有拖延極有可能完不成所有操作,但曾笑函沒有直接離開去拿血壓計,而是先安頓好老人,對老人說“這個血壓計有問題,我要拿回去再拿個新的,你在這等等”。這個小插曲不但考驗了她的應變能力,還考驗了她對長者的人文關懷,裁判給曾笑函打出了高分。
“這些操作我們每天都在做,但是一進入考場,看到3位評委,心里還是咯噔一下就緊張了。”年齡稍大的陳婷已經從業6年,是一位很有經驗的護理員,她說:“平時我們跟老人溝通都是蹲下來,但比賽時要保持標準禮儀動作,這讓我有點緊張?!?/p>
成思穎畢業于康復治療專業,護理員工作對她來說并不十分熟手,但是在院內的多次培訓后,她也掌握了許多竅門。
比如,抱扶老人需要通過專業指導和實踐來把握姿勢,這既可以用最省力的姿勢,又能避免風險的產生,并且還需要考慮環境是否舒適,以及與老人溝通等問題。
“看似簡單的事情,實則有很多講究,我們需要首先滿足老人的需求,而不是讓老人被動地接受?!背伤挤f說。
日常的培訓加正式的參賽,5位年輕人不斷發現了自身不足,提高護理技能水平,從業能力不斷提高。但是在許多人眼里,養老服務業是年輕人的“跳板”,越來越優秀的她們,會不會因此而離開?養老這個艱辛的職業她們能堅持多久?
從廣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的成思穎,身邊的同學只有她一個人從事養老服務,其他都是在醫院、殘聯機構、特殊教育等領域?!八麄儠X得老人很難照顧,尤其是臨終關懷的時候,沒辦法接受。他們還覺得天天對著老人,自己也會變得壓抑?!?然而,成思穎身在其中卻能體會養老工作中的快樂和意義。
當記者問在場的5位年輕護理員,有沒有信心在養老行業一直堅持做下去。曾笑函思索了一下,堅定地說:“我有!我會用心一直做下去,因為我喜歡和老人們相處?!?/p>
2017年,曾笑函18歲,剛從學校畢業第二天就來到南沙養老院工作,從一線護理員做起?!昂髞砦冶慌傻搅耸е菍^,每天照護失智、失能老人,雖然很辛苦,但是當我看到老人的身體狀況一天一天變好,就特別開心,也特別有成就感?!?/p>
陳婷剛當上護理員時,別人問她的職業是什么,她只說她是在養老院的飯堂里給人打飯。隨著時代的變化,護理員的社會地位有所提高,6年后的現在,她會自豪地說:“我是養老護理員。”
“一個不能自理的老人,從他拔了尿管臥床到能自己吃飯、自己走,成就感真的很大。”老人的康復成為陳婷堅持從業的動力。
對于“做養老后會變得消沉”的說法,成思穎不以為然。她本來是一個靦腆的女孩,但卻在從事養老之后變得開朗、活潑。因為“老人真的很可愛,他們還會逗你笑”。
也許都是感性的人,說起老人的“可愛”,5個年輕人都有一籮筐的故事。
八樓的馮姨,孫子大老遠過來看望她,給她帶來最喜歡吃的干蒸,她只吃了一個,就要全部留給樓層護理員阿蘭吃,因為老人覺得阿蘭對她很好。有一天梁姨躺在床上哭,說自己的錢不見了,沒錢吃飯,要打幾天工才能賺回來。護理員拿了一個香囊給她,說:“你看你的錢在這里。”梁姨看到后像小朋友一樣開心地笑了起來。
人有生死,護理員不可避免要面臨臨終關懷環節。在5位年輕人看來,如果能用愛心陪老人走完最后一程,讓他們安詳地離開,是很有意義的事。
古麗娟說:“要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臨終關懷,在這過程中會讓自己成長起來。”
一方面是工作有意義,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另一方面,養老院在人才培養方面做出的舉措,也讓這些年輕人覺得這份工作“有奔頭”。
在南沙區養老院,每周都會打造一次“員工加油站”培訓課堂,為院內員工進行有主題、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幫助員工“從做中學、從學中做”來提高護理員的專業技能水平。
今年以來,院內已累計開展不少于16場次,合計超過800人次參與的養老護理培訓。
該院負責人告訴記者,只要有能力、肯提高的護理員,他們都會給予適合的崗位,還有晉升的途徑,盡可能地讓他們發揮專長。
由于護理員工作繁忙,沒有辦法經常外出培訓,院里就讓只有22歲的曾笑函,在業余時間給其他護理員傳授技能。
陳思韻從一線養老員做起,院領導發現她很用心,接受能力強,也比較有想法,就給了她更大的空間,讓她參與管理。
“沒有什么工作是光靠情懷可以支持的,作為管理者,我們要給年輕人看到希望,看到前景?!痹贺撠熑烁嬖V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