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潔
(山西二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0)
改革開放后,我國建筑行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給排水設計在建筑工程設計中是十分重要的內容。但是工程設計中也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諸多問題,對此,需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促進給排水系統高效運行。
城市化發展中,人們對建筑給排水系統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在高層建筑中尤其如此。建筑建設過程中必須高度關注給排水工程的設計,規范各環節操作內容。
城市人口持續增加,居民用水難的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城市用水壓力與水資源相對匱乏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也與建筑給排水設計密切相關。部分發達國家建筑給排水設計的優勢顯著,設計理念及技術更為先進。而我國建筑給排水系統運行中的資源浪費問題顯著,入水壓力有所增加。
另外,給排水設計也對人們的居住體驗和消防安全產生顯著影響,要求設計人員采取科學有效的應對措施。水資源匱乏是全球性的問題,需要設計團隊加強建筑給排水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使其全方位展現自身的性能,從而更好地體現建筑的節能減排優勢。
建筑工程給排水設計中,管道間距設置缺乏合理性是最為明顯的問題,主要與設計人員并未充分考慮建筑主體結構對管道設計的影響有關。再者,工作人員也并未考慮工程設計中可能出現的其他影響因素,建筑給排水管道設計結束后,管線的位置和凈距均無法順應相關規范要求,一方面無法維持排水系統的安全與平穩運行,另一方面也會縮短排水管道的使用壽命。
建筑行業發展中,建筑結構也更為復雜,在部分建筑的建設中,給排水系統呈現出復雜的趨勢。排水系統的管線設置復雜度明顯提高,若給排水設計依然采用傳統的計算模式,則在管道末端會出現明顯的噪聲問題。高層建筑運行中,需適度加大供水壓力,從而優化供水質量。這使供水管道承受較大的壓力。而在壓力的影響下會出現明顯的震動和噪聲,最終最大限度上干擾人們的日常生活。
建筑給排水工程設計中,供水系統是城市市政給水系統中的重要分流,因此在給水管道上需設置倒流器,有效規避倒流污染問題。給水系統運行階段,水壓可能會發生較為明顯的變化。若未設置倒流閥,則水管當中的水自然從高壓區流入到低壓區,居民家中的水表可能會產生倒轉的問題,進而嚴重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所以,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倒流防止器設置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不僅如此,設計人員在設計中需要全方位考量倒流防止器的故障問題,及時解決設備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建筑給排水設計中,地漏是不可或缺的構件,地漏的主要功能是連接室內與下水道,從而有效優化排水效果,避免發生室內積水問題。通常情況下,給排水工程的設計中,地漏主要基于自身的水封結構運行,可隔絕管道及室內的空氣。該處理方式無法保證地漏水封結構的存水量,如圖1 所示。若地漏長期處于閑置狀態,則地漏水封中的存水極易蒸發,進而降低水封的性能。與此同時,在建筑裝飾裝修中,設計方可能使用和更換沒有設置水封結構的地漏,進而使管道中的空氣流入室內,管道中的氣體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最終降低室內空氣的質量。
部分高層建筑設計期間,屋頂消防水箱進水系統不容忽視,但在設計中通常要與生活用水系統相連。消防水箱運行的過程中,需要將生活用水系統經變頻加壓處理后,向消防水箱中注入適量的水源。該設計方式會使變頻加壓系統承擔更大的壓力,進而使電能和水資源消耗有所增加。

圖1 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地漏設計
為增強建筑工程給排水設計的整體效果,在工程設計中,務必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解決現階段存在的各項問題,以期更好地展現建筑給排水工程的作用與價值。
管道中心間距和管道中心到墻面的間距應滿足最小尺寸的原則,規定給排水、中水和消防立管外壁到墻面的水平凈距離為50mm,DN100 立管管道中心到墻面的水平凈距離設置為100mm,DN50 立管管道中心到墻面的水平凈距離保持在75mm。給排水立管見管外壁水平凈距離為60mm。兩根DN100 的立管水平凈距不得小于170mm。消防系統圖立管管外壁水平間距為70mm,兩根DN100 的消防立管的水平凈距控制在180mm。水表和前后直線管段最小總長為60mm。地漏鏈接立管安裝的間距為30mm,地漏芯和排水立管與排水立管管道中心距離設置為300mm。排水橫管設置中,需要依據相關規定和要求安裝套管,排水橫管的最小間距不得小于30mm。
若想及時有效地解決給水管道噪聲問題,要求工作人員在工程設計的過程中采取科學有效的噪聲控制措施。設計給水管道時,科學選擇管材類型,設計人員要以低噪聲或特殊管材為首選。在工程設計階段,螺旋導線水管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利用螺旋形倒水線水管能夠及時有效地改變水流的狀態,同時也能夠更好地控制水流的速度,在控制水壓的過程中即可有效解決噪聲問題。此外,在管道的內部適量填充橡皮墊,以填充管道間的縫隙,有效減少由于管道共鳴所引發的噪聲問題。建筑給水管道設計中,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嚴格控制噪聲,這是把控建筑噪聲問題的重要方式。
倒流防止器能夠最大限度規避生活飲用水污染問題,因此,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工程人員需結合工程實際設置倒流防止器,確保試管中的水可向相同方向流動,防止污水混入到居民的飲用水之中,進而損害居民的身體健康。
倒流防止器設計中,需按照規范要求將其布設于引入管道的上方,且保證布置的穩定性和水平度。另外,第一時間清理倒流防止器上的雜物和灰塵,促進安裝工作的有序開展。同樣重要的是,結合實際預留充足的操作空間,以期為后續的維修和養護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設計倒流防止器時,操作人員要聽取技術人員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將倒流防止器與空氣阻隔器共同使用,以推動后期維護工作的有序開展,防止出現嚴重的供水污染問題。
建筑給排水設計中,地漏水封是不可忽視的環節之一,且地漏水封的作業質量對住戶的生活水平也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因此,在設計中,設計人員需依據國家規定的標準和要求做好各項工作,科學設置地漏水封的深度,不得破壞水封。再者,根據當前實際科學選擇地漏。若將地漏設置于衛生間或廚房等排水較多的區域,可在地漏的排水管上設置存水彎,從而有效加強水封的可靠性,完善水封的效果。若為不常排水的區域,可以結合實際使用密閉的地漏,全方位滿足給排水的要求。在具體設計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加大關注力度,防止管道內具有污染性的氣體進入室內,為住戶打造優良的室內環境。
為及時解決消防水箱設計中存在的各項問題,工作人員需采取有效措施保證進水閥門設計水平。同時,采用遙控浮球閥。屋頂消防水箱無法入水,為解決上述問題,要及時與生活用水系統緊密連接,合理利用變頻裝置向消防水箱內加水。此外,在消防水箱設計的過程中,應科學利用電動閥和水位傳感器,這一方面能夠滿足實時監測水位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更加充分地利用水資源,加強消防水箱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進而有效降低能源消耗,維護工程的綜合效益。
建筑給排水設計在建筑工程建設中是極為關鍵的一環,建筑給排水設計的水平也關系著住戶的居住體驗。因此,在給排水設計工作中,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設計工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認真分析設計中的不足,科學選擇管材,充分發揮倒流防止器的作用,有效解決消防水箱設置問題,且做好地漏水封設計,進而打造更為舒適怡人的居住環境,滿足住戶的多方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