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任重 柳玉鵬
把家務事鬧到世人皆知,通常是場災難,更何況是英國女王的孫子和孫媳婦。英國王子、薩塞克斯公爵哈里及其夫人梅根接受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的專訪在美英兩國相繼播出后,引發全球性的圍觀熱潮。據英媒透露,原本王室人員9日草擬了一份聲明回應哈里夫婦的指控,強調王室對兩人的愛護和關心,但女王攔下了這份聲明,表示需要更多時間斟酌。英國《每日鏡報》認為,英國王室正面臨自“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愛德華八世放棄王位“85年以來最嚴重的危機”?;蛑С中煽?,或同情老祖母,全球“吃瓜”群眾站成涇渭分明的兩隊,連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
羅娃都沒錯過這場熱鬧,她在臉書發文稱,看完訪談更加明白英國君主制特色的民主是什么樣子,“即便英國精英階層最受保護的人士,如果不合統治集團的心意,也沒有安全感”。
查爾斯和威廉“非常傷心”
《每日鏡報》9日引述英國王室消息人士的話稱,對哈里夫婦此次接受采訪時所說的內容,哈里的父親查爾斯王儲及哥哥威廉王子都感到“非常傷心”。不僅如此,哈里夫婦有關其子阿奇的膚色“遭到王室成員歧視”的指控,令英國王室陷入“恐懼和沮喪”。報道稱,快滿95歲的女王立即與兒子查爾斯及長孫威廉召開危機會議,商討如何回應有關指控?!丢毩蟆?日稱,英國王室將打破以往保持沉默的傳統,可能會在10日就此事發表官方聲明,重點是回應哈里夫婦指控匿名王室成員種族歧視的說法。
另據《每日郵報》報道,在哈里夫婦專訪播出前,英女王在當地時間8日發表“英聯邦日”文告,強調與家人保持聯系以及“履行職責”的重要性。她說,雖然過去一年來的疫情使許多家庭成員不能在一起,但彼此間保持聯系,就會消除隔閡和分歧。
“英國人看到王室發展到現在這樣,普遍感到傷心”,英國《每日快報》稱,哈里夫婦震撼性指控的公開,正值女王登基70周年,而99歲的菲利普親王還在醫院治病。
事實上,這次采訪令君主制在全球又遭到一波質疑。已故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之女梅根·麥凱恩發推特稱:“自1776年以來,君主制一直是一個古老而有害的概念?!卑拇罄麃喦翱偫硖囟鞑紶?日對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說,哈里夫婦這次受訪支持了他的觀點,即澳應該切斷與英國君主政體的憲法聯系:“我們真的希望英國的國王或女王,自動成為我們的國家元首嗎?”
英國反對黨工黨領袖斯塔默8日表示,需要“非常嚴肅地”對待采訪中有關種族主義和心理健康的指控。他說:“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不僅僅是王室家族的問題?!倍斢紫嗉s翰遜8日在記者會上被問及是否應該調查哈里夫婦對王室的指控時,他拒絕就女王的家務事發表評論:“我一直非常欽佩女王,以及她在我們國家和英聯邦所扮演的角色,至于其他的事情,所有與王室有關的事情,我不會發表評論,今天也是如此。”
娘家“撐腰”,婆家“憤怒”
與唐寧街的謹慎相反,白宮公開為“嫁出去的女兒”撐腰。8日,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在記者會上表示,“顯然,我們很多人都看到了這一采訪。”她稱贊梅根的坦率,稱“任何人站出來講述自己與心理健康問題的斗爭、講述自己的私事,都需要勇氣,拜登當然也會這么認為”。她表示,鑒于哈里夫婦現在都是住在加州的普通居民,白宮不會做進一步評論。普薩基同時強調了美英之間“牢固和持久的特殊伙伴關系”將“持續下去”。
哈里夫婦的傾訴在美國贏得許多同情。女演員阿奎特稱贊哈里掙脫了他的原生家庭:“哈里王子為了保護他自己的家庭、為了確保梅根真正的安全和幸福,放棄了一切。這才是真正的王子。”曾在拜登就職典禮上誦詩的青年詩人戈爾曼稱贊梅根“是英國王室在新時代變革、復興和和解的最大機會。他們不只是虐待她,他們錯過了這一點”。演員喬丹向梅根喊話:“回來吧,寶貝。在美國,能過上女王生活的人比英國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則稱,梅根和她的王子結婚的經歷已經清楚地說明“灰姑娘嫁給王子的故事是多么危險和錯誤”。
英國國內的聲音比較對立,英國天空新聞9日引述民調數據稱,在節目播出后,有38%的受訪者對王室資深成員表示不同程度的同情,同時有45%的人認為他們不需要或是不值得同情。但至少有相當多的英國人認為“這對夫婦把個人幸福置于公共責任之上”。“他們的所作所為令人憤怒”,英國天空新聞9日稱,哈里和梅根的大揭秘采訪是“非常自私和自戀的噱頭”,目的是給管理王室的人以“羞辱”。“他們是非常幼稚的一對夫婦,根本不能很好地處理壓力”。報道稱,這對夫婦可能覺得有必要討好全世界,卻“把女王和有1200年歷史的王室扔到倫敦的公交車底”。英國電視節目主持人摩根也說,這對夫婦“自私、撒謊、控制欲強,不值得信任”——“我今天氣得快要發火了。我被剛才看到的東西惡心到了。這場兩小時的垃圾馬拉松對話抨擊了我們的王室、君主制和女王辛苦工作換來的一切。而這一切都是在菲利普親王還躺在醫院的時候完成的?!蓖跏覍<覇滩忌Q這次訪談是“對英國人民的極大侮辱。他們向王室和君主制投下了一枚巨大的手榴彈”。另一名王室專家萊文預言:“幾年后哈里會后悔接受這次采訪的。他們沒有情商?!薄督鹑跁r報》稱,哈里和梅根的言論還削弱了王室對聯合王國的紐帶作用,鼓勵了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的獨立運動。
“凡爾賽痛苦”遭揶揄
除了大西洋兩岸輿論的針鋒相對,對于哈里夫婦的所作所為,各國人士也有獨特的觀感和另類觀察角度。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看完訪談節目后,8日在臉書上嘲笑了“英國君主制特色的民主”,“這不是丑聞,這是民主的崩塌”。她還痛斥“英國統治集團與媒體勾結”,“正如薩塞克斯公爵夫婦所證實的那樣,任何問題在當權者的指示下都可能被英國媒體顛倒黑白。我們在利特維年科、別列佐夫斯基、斯克利帕爾、白頭盔等事件上已不止一次有過這樣的體會。”
倫敦瑪麗女王大學歷史學家貝爾9日對《金融時報》稱,這些論戰可能會助長英國自脫歐公投以來爆發的文化戰爭,為一些政客提供“彈藥”:“如果他們能把梅根和哈里描繪成與其他王室成員和權勢集團對立的王子和公主,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這么做?!?/p>
“梅根是第二個戴安娜王妃嗎?”《紐約時報》9日稱,英國小報喜歡把梅根塑造成溫莎公爵夫人那樣的角色——一個離過婚的美國女人,在1936年拐走了他們的國王,從此和他一起過上凄苦的流亡生活。不過,梅根似乎把自己定位為“當今的戴安娜”,一個被姻親虐待的女人,非但沒有罪過,反而還是被虐待的一方。哈里也是這種想法,將母親和妻子的遭遇相提并論,并稱自己“在整個過程中都感覺到了她(戴安娜)的存在”。報道稱,這給人“莎士比亞戲劇的感覺”。
美國政治新聞網8日則諷刺梅根自述在英國的“痛苦生活”有些“凡爾賽”,“雖然梅根稱,現在我們所有人都經歷了疫情期間的封鎖,對她的痛苦會有所體會,但實際上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機會被困在一座擁有9間臥室和16間浴室的豪宅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