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不住人的“臉盲癥”,是記憶力差還是心理作用?對于患有臉盲癥的人來說,似乎人人都是陌生人,所以臉盲還有個偏學術的名字:面孔失認癥。
人臉識別能力在一般人群中顯示出高度的遺傳性,早期觀察發現,發展性面孔失認癥傾向于家族性,可能具有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模式(即缺陷基因呈顯性表達)。曾有一項對24名受試者的研究報告顯示,催產素受體基因中常見的單核苷酸多態性與發展性面孔失認癥有關。盡管獲得性面孔失認癥非常少見,但是發展性面孔失認癥卻非常普遍,但具體的患病率還存有爭議。
在當前的醫療水平下,面孔失認癥很難治愈。即便如此,患者依舊可以綜合聲音、衣著和走路姿勢等因素識人,而且,見的人越多,識人就越準。看來,對于“臉盲癥”患者來說,適當參與社交活動,努力鍛煉大腦識別人臉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