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良



摘 要: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十分重要.本文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數學課堂教學的實際,就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提出一些做法:分析綜合,一題多變,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制造矛盾,一題多思,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重視遷移,一題多解,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激發聯想,多題一解,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
關鍵詞:課堂教學;數學思維創造性思維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精神的具體表現是創新能力,要有創新能力首先要求具備創造性思維能力.數學是思維的科學,因此,課堂教學中應結合初中生心理特征和數學課堂教學實際,著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而且有利于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1、分析綜合,一題多變,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初中學生愛動腦筋,喜歡尋根問底,力求弄清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根源.這時期的思維發展是由具體形象思維逐漸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的過程,這一特征為我們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提供了條件.
思維的深刻性表現為深入地鉆研與思考問題,善于從事物的表面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及事物間的本質聯系.培養思維的深刻性,應引導、鼓勵學生養成追根究底、主動探究、深鉆細研的學習品質.
如在一次函數的教學中,用一道題目進行變式.
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總結一題多變的規律,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這樣,學生對學習內容就會理解得比較深刻,不會只停留在表面上.不斷地深化思維,就能極好地提高思維的深刻性.
2、制造矛盾,一題多思,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教師要抓住中學生“好動、好思”的心理特點,制造知識上的“矛盾”,教會學生要善于觀察、實驗,并進行大膽猜想.只有敢于猜想,才能使學生發現問題;只有引導學生多層次、多角度地去思考問題,才能促使思維打破常規,產生新的思想、新的觀念、新的理論,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思維的廣闊性體現著學生思維的寬度、廣度,表現在發現、分析和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從不同的知識和方法來進行思考,同時又不忽略與問題有關的一切重要的細節,注意問題的完整性、拓寬性,善于發現事物之間多方面的聯系,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能舉一反三地把它推廣到類似的問題中去.
這個解答看似無懈可擊,但這時提問學生:(1)題中“是方程的兩根”這一條件是否用上?(2)方程有兩實根意味著什么?經此敲擊,錯解的學生茅塞頓開,立即領悟到題中隱含著△,由此應先求得k的取值范圍是,顯然只有當時;才能達到它的最大值18.
通過“錯解”,可以引起學生反思,從而引起知錯、改錯、防錯的良性反應,增強學生對錯誤的“免疫力”.
對于典型的綜合題經常進行這樣的思考,促使學生發現、認識、掌握數學知識間的變與不變的聯系,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思維的廣闊性.觸動學生探索問題的“最佳發現區”,將學生的思維引入創新情境,誘發創造性思維.
3、重視遷移,一題多解,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
初中學生思維活躍、知識面廣,容易接受新事物.老師必須廣泛、深入地掌握教材知識和基本技能,開闊學生思路,克服思維定勢帶來的負遷移,從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問題,這是思維發散的關鍵.
創造性思維是集中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的有機結合.發散性思維是指在思維過程中,不拘泥于一點或一條線索,而是從已有信息出發,盡可能向各個方向擴展,不受已知的或現存的方式、方法、法規、范疇的約束.發散思維可以使人思路活躍、思維敏捷、辦法多樣、構思新穎.經常引導學生開拓思路,從不同的角度、層次去分析問題,為更好地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數學教學中,組織一題多變、一題多串、一空多填、一問多答、一圖多畫、一圖多串及一題多解、一解多題等訓練,都有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
4、激發聯想,多題一解,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
中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較強.在思考數學問題時,這些學生總表現出自己的想法總比別人獨特,愛標新立異,所有這些特征,都為教師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提供了有利因素.學生提出富有個性的見解的時候,往往是“思維火花”閃爍的時候.
思維的創造性是指思維活動的獨創程度,表現為能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主動地提出新見解和采用新方法的思維品質.
例4(1)已知方程的兩根相等,求m;
(2)若二次三項式:在實數范圍內能分解為一個完全平方式,求m;
(3)m何值時,不等式的解是空集?
(4)m何值時,拋物線與x軸相切?
這四道題答案是一樣的.又如一些題目條件,圖形都有不同,解題規律一樣,請看下列三題:
例5(1)等腰三角形底邊上任意一點,到兩腰的距離之和等于定值(圖9).
(2)等腰三角形底邊延長線上任一點,到兩腰的距離之差等于定值(圖10)
(3)等邊三角形內任一點,到三邊的距離之和等于定值(圖11).
為什么例4的四道題目有相同的結果?例5的三道題目有相同的解題規律?由此積極反思,提出問題,進一步論證,從而可以推出這類題目的統一解法.由此可見,解題后要善于總結,掌握規律,探求共性.
有利于創造力發展和培養的因素主要有:思維活躍、善于求異和逆向思維,擴散與集中思維能力強,聯想豐富,好奇心、求知欲強,不迷信權威,有獨立性和自主性,處事果斷等等.創造性思維是思維的最高形式,它是思維的深刻性、批判性、運動性、發散性、獨創性、靈活性等多種思維品質的互助滲透、互相影響、互相轉化、高度協調的結晶.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是全面的、長期而艱苦的工作.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思維特點和認知結構因勢利導,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法,以教學和課堂活動為平臺,以學習活動為驅動,讓學生在學習中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黃麗琴.《把握思維發展規律,提高學生數學素質》,新課程20017,(4)70
[2].張影《對初中數學啟發性思維教育的思考》,課程教育研究20017,(23)171
[3].謝偉芬《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新課程20017,(4)161
373550033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