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黨,周玫娟,陳雨娜
1.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超聲科,河南 商丘 476100;2.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影像教研室,河南 商丘 476100
甲狀腺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疾病,屬內分泌系統腫瘤,誘導因素是退行性病變、炎癥、輻射與缺碘等造成腺體發生疾病,患者表現為呼吸困難或吞咽困難等癥狀,治療方法以藥物和手術為主,疾病加重可能威脅生命健康。隨著醫療事業發展,臨床采用甲狀腺切除聯合頸部淋巴結清掃術治療該病癥患者,但其易發生頸部淋巴結轉移的病癥表現,對手術效果造成直接影響,因此術前準確判斷頸部淋巴結轉移情況具有重要意義,對淋巴結清掃范圍加以明確,便于術中針對性清掃淋巴結,控制疾病復發且改善預后效果,具可行性[1]。為分析超聲診斷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的價值,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6 年11 月—2019 年4 月期間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甲狀腺癌患者70 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4例,女36 例,年齡23~64 歲,平均年齡(42.41±5.57)歲;病變類型:乳頭狀癌22 例,濾泡狀癌15 例,鱗癌17 例,髓樣癌16 例。診斷標準:超聲圖像中形態表現出類圓形;超聲圖像顯示,頸側區淋巴結長徑在8 mm 以上;中央區長徑在5 mm 以上;內部低回聲且伴有團狀高回聲;患者符合上述兩條標準則能判斷成頸部淋巴結轉移。納入標準:術前對患者采用頸部淋巴結超聲檢查;具有手術指征者;首次采用淋巴結切除手術者;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倫理委員會審核同意。排除標準:惡性腫瘤者;其他引起頸部淋巴結腫大者;免疫功能異常者;嚴重感染者;精神異常者;依從性差者。
術前5 d 給予70 例患者采用超聲儀對頸部淋巴結檢查,指導其取仰臥位,保持頭部適度后仰充分暴露檢查部位,所用超聲檢查設備是飛利浦多普勒超聲彩色顯像儀,設置探頭頻率為5~12 MHz,超聲科醫師對患者甲狀腺與兩側頸部淋巴結掃查,明確腫瘤與異常淋巴結后對其數目、部位、大小、內部回聲強度、邊緣回聲強度與內部血流狀態等做好詳細記錄,同時測量淋巴結動脈流速、阻力指數,由臨床經驗較豐富的醫師對超聲圖像分析[2-3]。
將臨床病理檢查結果作為診斷甲狀腺癌的金標準,測定超聲檢查診斷效能,并對頸部轉移性淋巴結超聲特征總結分析。
數據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70例患者研究發現,病理檢查顯示,甲狀腺癌頸部非轉移性淋巴結28 例,轉移性淋巴結42 例,其中單側轉移36 例,雙側轉移6 例;超聲檢查顯示,甲狀腺癌頸部非轉移性淋巴結27例,轉移性淋巴結43例。
與未轉移淋巴結比較,頸部淋巴結轉移的阻力指數、內部回聲不均勻、收縮期峰值速度、邊界不清、縱徑/橫徑<1.5 與內部微鈣化分值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70 例患者診斷結果顯示,超聲檢查準確67 例,誤診2例,漏診1例,準確率95.71%;病理檢查準確59例,誤診7 例,漏診4 例,準確率84.28%,與病理檢查比較,超聲檢查準確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甲狀腺癌是臨床較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首選根治手段是以手術治療為主,但患者初診時存在淋巴結轉移情況,導致術后疾病反復發作,術前提前檢測手術期間可能會觸及的腫大淋巴結很重要[4],超聲能對淋巴結形狀、大小、邊界、內部回聲與血流情況等病灶信息檢測[5],對淋巴結是否發生轉移作出合理判斷。
表1 頸部淋巴結轉移的超聲特征 (±s);例(%)

表1 頸部淋巴結轉移的超聲特征 (±s);例(%)
超聲特征阻力指數內部回聲不均勻收縮期峰值速度邊界不清縱徑/橫徑<1.5內部微鈣化P 頸部淋巴結轉移(n=43)0.63±0.12 32(74.41)36.48±15.73 17(39.53)31(72.09)13(30.23)頸部淋巴結未轉移(n=27)0.53±0.17 8(29.62)21.78±13.54 2(7.40)7(25.92)1(3.70)t/χ2 2.883 7 13.586 0 4.009 6 8.656 8 14.245 0 7.295 4 0.005 3 0.000 2 0.000 2 0.003 2 0.000 1 0.006 9

表2 診斷結果比較 例(%)
有研究報道[6],超聲診斷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患者能提高病情診斷率,具有無創傷、操作簡便與重復性檢查等優勢,準確性與敏感性較高,經調查顯示,患者炎性或者反應性甲狀腺癌頸部轉移淋巴結腫大,髓質變薄或皮質增厚程度并不表現為較明顯的形態變化[7],但是淋巴結內部結構遭破壞,采用超聲檢查具有形狀不規則、內部回聲低與病灶圖像邊緣缺損等特點,病理分型差異性顯示,患者經超聲診斷具有淋巴結微小鈣化或者內部血流豐富的特征。其次,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患者經超聲診斷發現,轉移性淋巴結超聲表現出以下圖像特點:(1)甲狀腺頸部淋巴結轉移呈類圓形,邊緣缺損并且甲狀腺細胞重疊并變大;(2)患者皮質增厚或髓質變薄發生改變,使得皮質增厚呈向心性隆起,髓質變薄呈不規則形狀,淋巴結內部存在不均勻回聲表現為低回聲,具有較規則的囊性回聲形態[8]。(3)患者惡性淋巴結中存在微鈣化,說明淋巴結轉移具有內部微鈣化特征,由此便于判斷疾病嚴重程度,同時淋巴結內部結構發生改善使得新生血管數量增加,血流較豐富且紊亂,患者經超聲檢查顯示,血脈流速增加但血流阻力指數偏大,利用超聲診斷對甲狀腺頸部淋巴結轉移圖像特點分析能顯著提高診斷準確率[9]。本次研究中,超聲檢查準確率95.71%;病理檢查準確率84.28%,與張伊等[10]文獻報道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對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患者采用超聲診斷能提高診斷準確率,便于為后續臨床治療提供重要參考依據,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