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黎明
(江蘇省無錫市河埒中學 214063)
G·波利亞說:“掌握數學就意味著善于解題”.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通過實踐總結出了諸多的基本圖形,初一平面幾何中針對復雜的角度問題提煉出的“鋸齒型”、“八字型”,初二全等問題中出現的“大手拉小手”、“倍角包半角”模型,初三相似圖形中總結出的“A型相似”、“母子相似”等,這些幾何模型以基本圖形為立足點,為數學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有規律可循的策略.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借力基本圖形,不斷突破思維的壁壘,從而實現了數學問題的解決.本文以一道中考模擬題為例,從解法探究的角度來窺探基本圖形在解決問題中的重要運用.
如圖1,二次函數y=ax2+2ax-3a圖像與x軸交于A、B兩點(點A在點B的右邊),與y軸交于點C.

圖1
(1)請直接寫出A、B兩點的坐標:A____,B____.
(2)若以AB為直徑的圓恰好經過這個二次函數圖像的頂點.
①求這個二次函數的表達式;
②若P為二次函數圖像位于第二象限部分上的一點,過點P作PQ平行于y軸,交直線BC于點Q.連接OQ、



圖2 圖3

1.尋等角,構相似
2.尋圓周角,構造圓



圖4 圖5
3.作垂直,構相似

在對這道題解法的探索中,我們發現解法1借助母子相似來建立等式確定參數m的值確實是最便捷的方案.在解法3中出現了雙參數,我們試圖建立參數m和n之間的關系以達到消元的目的.在教學當中,我們應當引導學生在求解綜合題時,要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解決方法,不斷地優化解題策略.在追求最優化解題策略的過程中,注重對基本圖形與結構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