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永軍
這個冬天,隨著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集中供暖啟動,齊魯石化熱電廠循環水余熱開始溫暖千家萬戶。熱電廠循環水余熱項目的啟動,標志著齊魯石化煉化一體化發展向融入地方經濟、促進當地發展再邁新步伐,具有可觀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全公司上下要以奮斗姿態,齊心協力做好各項工作,讓齊魯石化事業發展得更加興旺,員工生活更加幸福,齊魯石化大家園更加和諧。”齊魯石化分公司代表、黨委書記張紹光對做好今年的工作充滿信心。
2020年,齊魯石化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與助力集團公司構建“一基兩翼三新”發展格局、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推進齊魯石化煉化一體化轉型升級等緊密結合起來。對標國內外一流企業,持續強化從嚴管理,落實“嚴細實”要求,在新的發展階段,用新的發展理念再塑新的發展格局。
按照集團公司深化改革三年行動總體部署,齊魯石化結合國家發展戰略、市場形勢和公司實際,制定出深化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抓好重點改革事項,抓實體制機制改革,落實54項重點工作,加快推進公司煉化一體化項目,為“十四五”良好開局奠定堅實基礎,以新的狀態、新的作為、新的業績,推動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
齊魯石化企管和法律部經理侯書波認為,一切亟需深化改革來解決,再難的骨頭也要啃,狹路相逢勇者勝。
“十四五”開局之年,緊密圍繞集團公司“打造世界領先潔凈能源公司”戰略部署,齊魯石化聚焦發展、統籌全局、清除弊端,“舉綱目張”抓重點,轉視角、調職能,整體性、立體化構建現代管理體系,從前端的規劃設計到安全生產全鏈條管理,再到下游產銷研銜接,共調整8個機關部門、5個二級單位共計12項職能模塊、27類業務。
“只有做大煉油化工產品總量,才更有利于一體化發展統籌協調。”公司生產組織專家楊學輝說。
齊魯石化以煉化一體化優勢為支撐,優化調整煉油結構,對化工產業鏈進行合理布局,從優化增效、降本增效、落實政策增效和管理增效四個方面著手,做強做優煉化產業,全力攻堅創效。公司原油加工量連續2年突破1200萬噸,乙烯產量4年突破85萬噸;“百日攻堅創效”“持續攻堅創效”行動成效明顯,累計創效14.3億元。
公司多產化工原料、合理確定汽柴油產量、加快開發輕質船燃、多產多銷低硫重質船燃及瀝青等重質產品,既減少成品油增量補貼,也為做大煉油加工總量,實現增產增效奠定了基礎。
抓住產品價格持續上揚的良好勢頭,全系統優化做大產品總量,增加外購二氯乙烷提升氯乙烯產量,靈活排產增產聚氯乙烯,穩定新建裝置運行,實現了穩產、高產,聚氯乙烯產量創近7年來的新高。
堅持走高端化、差異化、特色化發展道路,努力提高樹脂新產品、專用料等高附加值產品比例,實現優化、高產增效;積極協調華北銷售公司,加快產品出廠,確保全產全銷,防范跌價風險。公司全年生產合成樹脂新產品15.88萬噸、頂替進口產品16.06萬噸,提前完成集團公司任務;生產茂金屬產品9.43萬噸,再創歷史新高,并在線性裝置首次實現冷凝態下穩定生產;開發聚丙烯纖維料等新產品12個,創歷史新高。
創新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源動力”。目前,公司獲得專利授權446項、科技獎勵38項;開發新產品34個,茂金屬市場占有率達40%以上……
齊魯石化研究院石油加工研究所所長袁輝志介紹說,齊魯石化是中國石化唯一從事硫黃環保成套技術及系列催化劑研發的企業,擁有40多年硫黃生產技術研發經驗,研發水平國際領先,系列研發成果在該領域處于領跑階段。
目前,公司智能工廠推廣項目通過集團公司驗收,轉入深化應用階段。“深化應用創新創效”行動圓滿收官,解決信息系統運行問題900余個、增效3000余萬元;信息“孤島”消除取得階段性成果,精簡優化系統85套、精簡率33%。


●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生產一天也沒有停擺。攝影/夏東明
齊魯石化啟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10個對標領域的47項重點任務全面展開。積極優化生產組織,穩定裝置運行,實現穩產增效。
據公司生產技術部經理張小輝介紹,2020年,齊魯石化在準確掌握各物料庫存、原料進廠和產品出廠情況的基礎上,優化物料平衡方案,組織各單位及時調整生產,保證了生產平穩運行。
截至2020年年底,2#高密度聚乙烯裝置連續運行701天,苯乙烯裝置安穩運行1009天,均創歷史最長紀錄;高壓聚乙烯裝置在效益較好的情況下保持了長周期穩定運行,連續運行超過100天;噸乙烯三劑費用在集團公司八大煉化企業中排名第一,噸原油三劑費用在集團公司12家千萬噸級煉油企業中排名第5;設備完整性管理體系全面上線運行,持續加強物資供應管理,公司連續7年被評為集團公司物資供應管理先進單位。
“能耗物耗進一步降低,專業部門職責分工更加明晰,堵塞了HSSE管理漏洞和不足,向社會提供更加清潔的燃料,減少二氧化硫排放。”公司安全環保部經理齊立志說。2020年,公司實施能效提升項目36項,全部投用后,年可節能5.39萬噸標煤,增效1.087億元。
在高產創效、優化增效、穩產增效的同時,公司精打細算,持續壓減費用,強化全員、全要素、全過程成本管控,深挖關鍵領域降本潛力,打造低成本競爭優勢。
“公司財務部按照‘零基預算’要求,嚴格成本費用管控,12項非生產性費用及其他可控費用均完成年度預算調整指標,共計減費1.75億元。”公司財務部經理劉相華表示,2020年,公司發揮財務引領和管控作用,嚴格資金管理,強化價格監控,積極落實相關政策,實現降本增效。
公司還積極優化原油等大宗原料及化工原輔料采購方案,降低采購成本;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進一步梳理、優化壓減外包承攬等費用;鞏固對蒸汽和水的管損治理成效,持續強化管理,進一步降低管損。2020年,投用節能項目22個,預計節能2.8萬噸標油/年,降本增效548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