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城秋月

不知道同學們在學這一章的時候,有沒有很好奇“平面直角坐標系”這個專業術語是從哪里來的?有沒有思考過為什么要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呢?
其實,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引入,是基于數學家們對“數形結合”的需求,即能否用代數方法描述幾何問題,能否用幾何圖形來解決代數問題。它的建立帶動了用代數方法研究幾何圖形的數學分支——解析幾何的發展。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雛形(如圖1,斜坐標系)。這里不得不提及費馬和笛卡爾。笛卡爾建立了第一個斜坐標系。實際上費馬建立的坐標系更接近現代坐標系,但是由于費馬在發表論文時的拖延,降低了他的影響力。等他成果問世時,新穎性已經不復存在。無論是費馬還是笛卡爾,他們所使用的橫坐標和縱坐標都僅僅局限于正數范圍,并且縱軸、橫軸未必成直角。
第二階段:拓展(如圖2,平面直角坐標系)。負坐標的引入,正如負數的產生一樣,引發了數學史上的危機。1655年,英國數學家沃利斯對坐標系作了進一步的探索,他有意識地引進了負的橫縱坐標,這使解析幾何所考慮的曲線范圍擴展到了整個平面。
第三個階段:完善,即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真正建立。眾多幾何學家通過長期的思考,不斷地將坐標系演變、完善,最后使之更方便、合理。在此基礎上,幾何學家又定義了“坐標”“橫坐標”“縱坐標”等相關術語。
從一條坐標軸到兩條坐標軸,從沒有負半軸的斜坐標系到平面直角坐標系,從沒有任何概念到定義專業術語,這是平面直角坐標系從無到有的發展史。
其實很多概念的產生、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了歲月的洗禮、歷史的沉淀。這一段歷程是數學家們智慧的結晶,也是前人賜予我們的寶貴知識財富。
(作者單位:江蘇省太倉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