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月華 劉毅
班組成員都充滿創造性的工作活力,班組才有持久的團隊活力,企業才可能有持久的競爭力。如果班組員工都被惰性所困,班組活力將無從談起。因此,現代企業班組工長應想方設法防止與消除員工產生工作惰性、職業倦怠等妨礙班組健康運行的消極心理和行為,注重員工的自覺性、主動性與創造性的發揮,使他們能自覺自發自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從而激發班組持久活力。
一、發揮班組制度力量、形成班組活力保障
制度是管理的基石,是行動的指南。一個合格公允的制度,能夠消除管理上的紛爭和混亂;一個實用有效的制度,能保障班組的高效運行。同樣的人不同的制度,會產生不同的文化和氛圍,導致差距巨大的結果。好的制度可以使人的壞念頭受到抑制,而壞的制度會讓人的好愿望四處碰壁。因此,工長要與班組員工一起,根據企業的經營目標、方針政策共同制訂、完善和創新運用班組規章制度,使班組制度能有效地消解人性的弱點,增強員工行為能力、克服客觀環境不利因素主動完成工作,以有效制度安排調解矛盾沖突,降低生產運行成本,發揮規范、凝聚和協調功能,構建和諧班組;將結果和個人責任及利益聯系到一起,使班組每個崗位、每個工種、每道工序的工作標準、工藝流程、質量監管等都有明確的規章制度和考核辦法,落實崗位責任制,使每個班組員工都清楚自己該干什么工作,干多少工作,干到什么程度。要落實班組目標管理,實施全方位優化管理法,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每天工作要清理并要有所提高;將班組學習創新活動、全員降低成本活動、全員設備管理、生產現場優化管理、全面質量管理、零缺陷零故障零事故管理及相關獎勵政策制度化;要兼顧班組工作的需要和員工利益需求,靈活運用符合人性的考核、獎懲、監督和激勵機制,通過科學考核、監督和懲戒形成班組適當壓力,利用合理的獎勵等正向激勵產生班組有效引力,既讓員工懂規則、守規矩,又使員工有獲得感、幸福感,激發出創造性工作熱情,從而形成班組活力的保障。
二、建設班組文化、激發員工工作原動力
班組文化建設是激活班組潛能的有效途徑,是以班組為主體,在統一的企業文化理念指導下形成的企業基層文化,是班組成員共同認定的思維方式和辦事風格,是班組成員付諸實踐的共同價值觀體系。班組文化是以班組為單元形成的,對班組全體成員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班組文化集中反映了班組員工的共同價值觀、理念和共同利益,對每個員工都具有一種強大的感召力,可把員工的思想、行為引導到實現班組目標上來,具有導向作用;班組文化通過共同的價值觀,使員工產生對工作的責任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增強員工對集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具有凝聚作用。在一種“人人受重視、個個被尊敬”的班組文化氛圍下,員工的貢獻就會及時受到肯定、贊賞和獎勵,企業宗旨和經營理念也成為良好的激勵標尺,具有激勵作用。班組的文化氛圍能夠以無形的、非正式的、非強制性的方式,對班組員工思想和行為進行約束,具有約束作用;班組文化是員工與班組之間的緩釋劑,可以使員工產生共同的價值觀,營建班組員工之間的融洽與和諧,具有融合作用。所以,班組文化能變“管理人”為“引導人”,變“約束人”為“規范人”,變“滿足人”為“激勵人”,變“改變人”為“塑造人”,有利于實現班組共同目標,有利于協調好班組成員的關系,有利于企業文化的建立,是形成班組共同價值觀的基礎。
工長要抓住班組文化建設的四個核心,營造班組特色文化。一是凝練班組理念。班組理念是班組成員共同期望達到的一種價值狀態、思想訴求和統一指向,工長可通過建設班組思想文化、技術文化和安全文化三個方面開展工作,提煉出本班組先進的管理理念、學習理念、服務理念、團隊理念。二是塑造班組精神。班組精神,是班組在長期生產經營實踐中所形成的被班組全體成員所認同和自覺遵守的群體意識,是班組生存以及發展的動力源泉。新時代企業班組工長應在生產實踐中引導班組員工共同塑造與發揚愛國精神、團結精神、奉獻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創新精神與奮斗精神。三是開發班組共同價值觀。班組的共同價值觀是班組工長和班組員工對班組生產活動和行為的評價,包括準備存在的意義和目的、班組各項制度、班組中人的行為等,是班組及員工的價值取向,即對事物的判斷標準,使員工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有可無的;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什么是可貴的,什么是要拋棄的。所以,班組工長應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和班組成員一道圍繞班組的生產目標和任務,既照顧每個員工個人的利益又保障班組整體利益,將各有千秋的個人價值觀引導形成班組共同價值觀,使其成為班組工作與發展的方向和行動指南,奠定員工共同行為準則的基礎。四是建立班組共同使命,使每個員工都有強烈的班組共同使命感。“使命感”就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及這樣做有什么意義。彼得·德魯克認為“一切工作都源于使命,并與使命密切相關”。一個人找到了使命就找到了自身存在的根本,人因使命而存在、因使命而定位、因使命而號召、因使命而奮斗。班組共同的使命感能讓班組成員分辨出他是在做事還是做事業,這對班組工作的執行和結果是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共同的使命感,是促使班組成員齊心協力、勤奮工作的最強動力。班組工長應設法合理兼顧員工個人利益與班組整體利益所在,使班組成員對班組肩負共同使命感,這樣,員工就能與班組同舟共濟,為班組工作盡心盡力。
三、建設班組溫暖工程、搭建有效溝通平臺
新時代企業班組工長應重視并善于做好班組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建成班組員工的溫暖工程、舒心工程、希望工程。工長在班組管理中應運用“南風”法則,尊重和關心下屬,以下屬為本,多點人情味,了解并解決員工所想所盼所急,使他們真正感覺到領導和組織給予的溫暖,從而去掉包袱,激發工作的積極性。把班組工作的需要同思想工作的對象個性需要緊密結合起來,實現二者的有機統一,既要教育人,又要關心人,要把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作為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遵循的準則,做到以誠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注意調動廣大職工提高自身素質的積極性,要坦誠正直、言而有信,講誠信,用真情、講真話、辦實事,為員工排憂解難。工長要積極主動加強與員工的有效溝通,全面了解班組員工,關心愛護每個員工,協調好工作與生活的關系,合理安排工作,用人所長,使人、技、崗匹配,支持每個員工充分的自我發展,而員工也將以對班組的發展盡心盡力作為回報。這樣,個人與班組的界限變得模糊,工作與家庭之間的界限也逐漸消失,兩者之間的沖突大為減少,從而提高員工家庭生活的質量,使班組每個員工都有滿意的家庭關系、良好的子女教育、健全的天倫之樂,使工作成為一種享受,班組成為員工的幸福家園,工作的活力得以涌現。
四、開展集體公益活動、融洽班組成員關系
在完成班組生產服務任務后,班組工長要利用業余時間組織員工集體參加“學雷鋒”活動等豐富多彩的社會公益活動,包括植樹、值勤、到社區和敬老院做好事及與社會有關的其它活動,從中增強對社會的責任感,展示員工的人性和道德之美,展現企業和班組精神。班組集體活動可以有旅游、聚會、聯歡、體育比賽等內容,將每次活動的內容拍成照片,貼在“班組園地”,上傳班組網站,讓大家共享美好難忘的集體生活。通過多樣化的集體活動,凝煉班組精神,培養班組成員之間友善和諧的關系及員工對班組的責任感,營造寬松和諧的班組氛圍,能提高員工的生活質量,增加工作中的成長樂趣氛圍。
五、創建學習創新型班組、促進班組工作行穩致遠
學習型班組是以學習型組織理論、企業再造理論等前沿管理理論為指導,養成了“善于通過學習解決問題”的習慣,具有“善于通過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班組,學習型班組的靈魂是創新。新時代企業班組工長應遵循學習型班組的指導思想——“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終身學習”,在班組引領全體成員以學習推動工作,以工作促進學習,形成一種與工作緊密結合的,以實踐為師、以同事為師的日常化、全員、全過程在崗學習模式。
工長要當好班組員工的教練。要多傾聽,變“我說他聽”為“他說我評”;要多提問,變“我說他做”為“我問他思”;要多教導,變“我做他看”為“他做我教”;要多激勵,變“他做我批”為“他做我贊”。
工長要把班組培訓作為班組管理的重點,在班組組織開展日常化的崗位練兵和崗位競賽活動,以競賽促練兵,以練兵促生產。將班組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作為班組培訓課題,將班組工作現場作為培訓現場,將班組考核單變成培訓單,將班組工作例會變成班組培訓會,將班組工作總結會作為培訓課題發布會。
工長要在班組牽頭組織成立QC小組(質量管理小組),召集班組內外各工作崗位上從事各種勞動的領導和職工,圍繞企業的方針目標和班組生產現場存在的問題,以改進質量、降低消耗、提高經濟效益和人的素質為目的,運用質量管理理論和方法開展群眾性活動,并努力使行政班組與QC小組交融并行、相得益彰。在QC小組內實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互相啟發,共同提高,充分發揮小組成員的聰明才智和積極性、創造性,帶領成員在QC小組活動中學技術 、學管理,群策群力分析問題,定時申報成果,在直接提升工作質量的同時,為企業培養出眾多藍領英雄,從中涌現大量知識型、專家型、研究型、創新型工人,使小組員工有成就感并樂在其中。[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階段性成果。課題名稱:新時代高職院校“工長素質人才”培養研究。課題批準號:XJK18BZY039]
(作者單位:湖南電職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