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習林,張國英,趙倩真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河南 駐馬店 463000
新生兒腦可塑能力強,且發育快,是其智力生長發育最佳時期,故而早期教育十分重要,重視新生兒成長成為廣大醫務工作及教育人員關注重點。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進步,腦科學、嬰幼兒心理學不斷發展,為新生兒早期干預提供了有效的生理以及心理依據[1-3]。智護訓練是由中國優生優育協會推出的新生兒干預方法,通過有效的情感交流、感知刺激、觸覺活動、運動等訓練,開啟新生兒智力發育,促進新生兒生理、心理、智力全面發育[4-5]。目前,國內外均十分認可新生兒智護訓練,認為該方法是幫助新生兒發育的關鍵,產科引進智護訓練將成為一種必然趨勢[6-7]。本次筆者選取院內收治的150例新生兒分組研究智護訓練干預方法,報告如下。
研究納入共計150名新生兒,均由駐馬店市中心醫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間產科出生。采取隨機數字表法[8]將嬰兒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75例。對照組中男35例,女40例,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40.11±0.22)周,嬰兒均足月分娩,無窒息等,Apgar評分8分以上;觀察組中男36例,女39例,孕周39~42周,平均孕周(40.16±0.24)周,嬰兒均足月分娩,無窒息等,Apgar評分8分以上[9]。兩組新生兒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嬰兒均足月分娩;家屬知情,簽屬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排除早產、產后并發癥嬰兒;排除正參與其他研究新生兒。
對照組嬰兒均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密切留意新生兒出生后狀況,為其做全面檢查,進行血氣分析,了解新生兒健康狀況,做好新生兒皮膚以及環境護理,指導產婦母嬰喂養及注意事項,保證新生兒健康。觀察組嬰兒在對照組干預基礎上實施智護訓練:(1)智力訓練。①聽覺訓練。為新生兒播放溫柔舒緩的輕音樂,于嬰兒左右耳交替輕搖沙錘,從而引導新生兒轉頭,持續時間1~2 min。②視覺訓練。新生兒清醒狀況下,用紅色海綿球吸引其注意力,海綿球距離新生兒眼睛20 cm以上,初次吸引時間為20 s,逐漸增加至1~2 min,若新生兒出現疲勞立即停止訓練。③聽視覺結合訓練。呼喚新生兒,左右90°引導新生兒移動頭部及面部,引導人員間隔新生兒20 cm以上,并吸引新生兒目光,密切留意新生兒表情變化,若出現疲勞立即停止訓練。(2)體格訓練。①肢體訓練。護理人員雙手握住新生兒腕部,先平伸再屈曲,重復操作。同時,握住新生兒踝部,先向上彎曲后伸展,重復操作。②俯臥抬頭訓練。將新生兒俯臥于臺面上,雙手托住其腋下部位慢慢托其抬頭,根據新生兒自身力量逐漸減輕上托輔助力量。③按摩訓練。護理人員雙手覆于新生兒眉弓位置,由內向外至太陽穴和鼻翼兩側鼻根部向下按摩面部;于新生兒胸部中部由內向上按摩胸部;順時針按摩新生兒腹部;對新生兒手心及足心、手指、足趾進行按摩及揉搓。
觀察比較兩組嬰兒干預前及干預后3個月身長、體重、蓋澤爾發育商評分、Gesell評分情況、家屬滿意度。(1)蓋澤爾發育商[10]:發育商=發育年齡/實際年齡×100%,85分以上發育正常,70~84分邊緣狀態,70分下為發育異常。(2)Gesell評分[11]:大運動、精細動作、適應能力以及語言和交往5個能區,每項86分以上為正常,<85分為異常。(3)滿意率:采取問卷調查嬰兒家屬滿意率,問卷由我院自制。
數據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嬰兒身長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3個月后,兩組嬰兒身長均增長,觀察組嬰兒身長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嬰兒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后身長情況比較(±s) cm

表1 兩組嬰兒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后身長情況比較(±s) cm
組別對照組(n=75)觀察組(n=75)tP干預前52.11±0.67 52.19±0.65 0.742 2 0.460 3干預3個月后60.23±2.35 63.46±2.78 7.684 4 0.000 0 t 28.777 2 34.186 3 P 0.000 0 0.000 0
干預前,兩組嬰兒體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3個月后,兩組嬰兒體重均增長,觀察組嬰兒體重重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嬰兒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后體重情況比較(±s) kg

表2 兩組嬰兒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后體重情況比較(±s) kg
組別對照組(n=75)觀察組(n=75)tP干預前4.40±1.12 4.41±1.11 0.054 9 0.956 3干預3個月后6.01±1.07 7.22±1.20 6.517 7 0.000 0 t 9.001 5 14.887 1 P 0.000 0 0.000 0
干預前,兩組嬰兒蓋澤爾發育商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3個月后,兩組嬰兒蓋澤爾發育商評分均改善,觀察組嬰兒蓋澤爾發育商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干預前,兩組嬰兒Gesel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Gesell評分改善,觀察組嬰兒Gesell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兩組嬰兒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后蓋澤爾發育商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嬰兒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后蓋澤爾發育商評分比較(±s)分
組別對照組(n=75)觀察組(n=75)tP干預前63.44±2.11 63.12±2.09 0.933 1 0.353 8干預3個月后70.23±3.12 76.34±3.09 12.050 1 0.000 0 t 15.612 2 30.690 3 P 0.000 0 0.000 0
觀察組嬰兒家屬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胎兒期及嬰兒期是大腦發育關鍵時期,妊娠3個月至嬰兒出生1歲膠質細胞快速增值,形成髓鞘,嬰兒腦重量生長最快,若給予嬰兒良好的刺激可促進腦結構及功能發育[12]。年齡越小,可塑性越強,發展潛力越大,若早期對新生兒進行訓練、教育,可更好激發嬰兒大腦潛能,促進新生兒智力、體力、心理等發育,故而新生兒早期干預是提升我國人口素質關鍵[13-14]。
新生兒智護訓練包括智能訓練及體格訓練,通過對新生兒視覺訓練、聽覺訓練、肢體訓練、按摩等干預,全面促進新生兒發育,是臨床發展的一種新型兒童保健模式,被醫學界認可,深受好評[15-16]。本次筆者給予新生兒智護訓練,取得顯著效果。智護訓練干預后,新生兒生長發育良好,且該護理干預方案順應自然規律,給予嬰兒感知覺經驗,是嬰兒大腦發育不可缺少條件。同時,該方法還可改善嬰兒生存狀態,增進親子感情,融洽護患關系,操作簡單,易學易做,成本少,家屬滿意率高。研究數據顯示,干預前,兩組嬰兒身長、體重、蓋澤爾發育商評分、Gesell評分相當,干預3個月后嬰兒身長、體重、蓋澤爾發育商評分、Gesell評分均改善,觀察組嬰兒優于對照組嬰兒,提示新生兒智護訓練模式的構建可較好促進嬰兒智力、體力等發育,嬰兒體重、身長發育良好;觀察組嬰兒家屬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新生兒家屬高度認可新生兒智護訓練干預,認為該方法簡單、方便、易行,且實施效果顯著,值得應用。
表4 兩組嬰兒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后Gesell評分比較(±s) 分

表4 兩組嬰兒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后Gesell評分比較(±s) 分
注:與對照組干預前相比,a P>0.05;與干預前相比,b P<0.05;與對照組干預3個月后相比,c P<0.05
組別對照組(n=75)觀察組(n=75)干預時間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大運動88.56±4.23 112.45±7.34b 88.43±4.19a 120.55±5.23bc精細動作82.35±5.23 86.34±8.11b 82.34±5.14a 89.55±8.34bc適應能力87.56±5.12 102.33±6.45b 87.60±5.08a 105.63±5.34bc語言86.55±5.55 105.23±8.77b 86.51±5.38a 107.45±7.34bc交往87.56±6.23 106.55±7.45b 87.54±6.20a 112.45±7.34bc
綜上所述,新生兒智護訓練模式的構建對嬰兒十分重要,可較好促進嬰兒身長、體重、智力、體力發育,保證嬰兒健康成長,家屬滿意率高,可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