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 ?要: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環,它能促使整個學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的變革,對于引導學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道德素質,開發學生智力,增進學生身心健康,豐富文化生活,幫助他們樹立和形成良好的審美觀以及和諧的人際關系,促使學生產生積極地情感和創造意識,促進學生全面成才具有重大的意義。我校對校園文化建設高度重視,經過不懈努力,校園文化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關鍵詞:素質教育;校園文化;建設
一、充分運用校園文化載體,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必須以科學的教育發展觀為指導,以育人為宗旨,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既重視硬件建設,也重視軟件建設,既體現主旋律,又倡導多樣化,既加強規范引導,又注重個性發展,從而實現了我校校園文化的不斷發展和全面繁榮。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關心時事政治的好習慣,充分利用課堂渠道及班隊會及各種有利契機,特別是重大的節日和紀念日開展各種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加強設施建設,優化育人環境
作為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必須遵循“整體規劃,分項實施,逐步完善”的原則。為了進一步優化育人環境,樹立鮮明的辦學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蘊的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我們必須考慮從辦學觀念、學校歷史、師生規范、專業特色、校園標識等方面形成有鮮明特色、統一和諧的校園理念形象。
校園建設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傳統中寓于現代,科學中蘊含人文。通過學校建筑物造型、綠色植物造景、人文景點設置來塑造校園的整體形象,對學生的成長將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點,是校園的點睛之筆。我們要堅持以“人文精神為指導,科學精神為基礎”的方針,按照“協調和諧、美觀大方、有效育人”的思路,構建學校的育人環境。利用活動建設來豐富活躍校園文化,堅持主旋律,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時事政治教育,引導學生增強愛國之心,報國之志。加強社會主義公共道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同時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有益活動,利用校廣播電臺、宣傳欄、壁報欄、校園小報、讀書征文比賽,文學、藝術、心理等文化講座和法制、安全、交通知識講座等豐富多彩的形式,使校園內到處都充滿濃郁的人文氣息和學術氛圍,激發學生“愛我校園、美我環境”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營造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使先進文化覆蓋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這樣,能夠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學校德育和美育工作的開展,從而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使校園文化建設呈現多樣化、群體性、藝術性的特點。
三、充分利用第二課堂活動占領校園文化陣地
藝術教育和教學工作在學校建設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學校除通過課堂主渠道向學生灌輸藝術知識外,還積極利用第二課堂來培養學生的各種興趣和特長。如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組成舞蹈、合唱、禮儀、演講、技能等文藝隊。通過開展內容豐富、生動活潑、形成多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政治、道德品質、身體心理、文化專業和綜合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和訓練,充分挖掘和發揮他們的天賦,促進他們德、智、體全面發展。在這樣的氛圍中,無論是對學生演員,學生觀眾都是一種宣傳和教育熏陶和感染。
另外,為發揮學生對文學的愛好及特長,提高他們的文學修養及寫作水平。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在學校領導和語文老師的指導下,開辦校刊、校報等,學生們通過寫作,既能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又能抒發自己的情懷,交流思想。
四、加強法制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在我們的校園文化建設中,可以經常利用班隊會、主題校會等形式,邀請司法人員進校做法制報告,對學生進行基礎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廣大學生提高知法、守法、用法意識。同時,還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利用課余時間為那些心理有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咨詢和疏導,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舉辦心理講座,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使廣大學生在我校健康成長。
五、強調以人為本,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當今社會的發展呼喚人的主體精神、誠信品德、法制意識、國際觀念、民族情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競爭合作意識、終身學習能力等等。而校園文化的建設和發展總是引領著地區文化甚至整個社會文化的發展。校園文化建設要以科學的教育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相結合,聯系學校發展實際,在物質、制度、精神三個層面,從制度文化、課程文化、教師文化、學生文化等方面,構建校園文化體系,堅持人本思想和科學管理相結合,建設人本民主和科學規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堅持科學和人文的不斷整合,建設三級課程有機結合、機制創新的課程文化,堅持師德與師風并行,建設嚴謹、善誘、靈活、高效的教師文化,堅持自由與合作統一,建設個性完善、人格健全的學生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是精神文化,是以形成民主、平等、合作、和諧的人際關系,營造互相幫助,相互尊重,彼此信賴,團結合作,樂于爭鳴的文明氛圍為出發點和歸宿,而精神文化的核心也不是名言警句,而是名言警句的生成過程和良好氛圍的形成過程。它體現于學校各成員的各種行為和現象之中,是學校的生命和靈魂,是學校長期發展的物質、制度、文化和行為的積淀,是得到全體成員的認同和維護并隨著學校的發展而日益強化,最終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總之,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滲透于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積累于學校發展的滴滴點點,體現于師生員工的一言一行。所以,應該形成具體可操作的目標,讓不同領域的知識在交流中相融,讓不同觀點的思想在碰撞中升華,讓不同種類的文化在溝通中趨同,真正成為從事文化的傳承、積累和創新的地方,成為思想與思想交流、情感與情感溝通、生命與生命對話的心靈家園。
376750190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