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國內的媒體行業已經正式進入到全媒體時代,在這一時代背景之下,不同的廣播媒體之間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在這種情況下,廣播新聞自身的語言特點保持和創新變化就變得更加重要,一方面需要迎合當代社會大眾的廣播新聞收聽習慣,另一方面還需要進行改革創新,引領大眾感受全媒體時代之下的廣播新聞語言,這對于廣播新聞事業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不同的廣播媒體需要重視內外生存環境的變化,積極主動地尋求改變。故此,在本文中就將針對全媒體時代廣播新聞語言的特點與變化進行系統的研究和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助力全媒體時代下的廣播新聞事業發展。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廣播新聞;新聞語言;語言特點;語言變化
眾所周知,廣播媒體主要是以聲音符號作為主要的載體的,聽眾依靠自身的聽覺就能夠實現信息的獲取,但隨著國內媒體行業的迅速擴張,傳統廣播新聞事業的發展遭受到了一定的沖擊,而且當代社會大眾接收新聞的渠道和方式也處于動態變化中,這些現狀都對傳統廣播新聞事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廣播新聞需要注重環境的變化,并且跟隨時代節奏進行發展,這樣才能實現全媒體時代下廣播新聞事業的嶄新發展。所以,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就將針對全媒體時代廣播新聞語言的特點與變化進行詳盡闡述。
一、現階段廣播新聞媒體生存環境的變化
1.受眾群體的變化。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現階段社會大眾手中的智能終端設備變得越來越多,在全媒體時代下社會大眾接收新聞信息的渠道和方式越來越廣泛,廣播新聞的受眾也開始從年輕人群向伴隨收聽者和老年人群體的方向進行轉變。在這一大形勢之下,廣播新聞媒體如果依舊延續適合年輕人的語言特點,就會使得自身的發展受到限制,因此,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之下廣播新聞媒體的新聞語言需要符合伴隨收聽者和老年人群體的需求和要求。
2.文化形態的多元化。目前國內的整體環境呈現出文化形態多元化的狀態,并且這一狀態仍舊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廣播新聞媒體就需要重視新聞語言特點,可以借鑒流媒體和新媒體的新聞語言特點,使得傳統廣播新聞語言也能夠具有趣味性和平易近人的特征,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全媒體環境中占取一定的市場份額,進行全新的發展,這對于全媒體時代廣播新聞事業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二、全媒體時代廣播新聞語言的特點和變化
1.真實準確的特點。廣播新聞媒體不同于正常的電視新聞媒體,其主要的信息傳輸載體是“聲音”,而且當代廣播新聞媒體受眾的有效收聽時間正在減少,由此全媒體時代廣播新聞語言就具有了明晰動聽的特點,這一點是在廣播新聞原有的通俗化和口語化的基礎之上發展得到的。
再從廣播新聞媒體的角度上來看,記者在采編新聞的過程中開始親身到現場,并且與事件的經歷者、旁觀者進行對話,由此,受眾在收聽全媒體時代廣播新聞語言的過程中,會在腦海中呈現出相對應的畫面,而且溝通群眾的語言也就成了所謂的“廣播新聞語言”,此時全媒體時代廣播新聞語言就具有了更加真實、準確的特點,依據實踐發展來看,全媒體時代廣播新聞語言具有了真實準確、簡練通俗特點之后,能夠快速引起老百姓的共鳴。
2.通俗易懂的特點。由于廣播新聞媒體自身的屬性問題,其在播報新聞時是具有難度更高的特點的,因為不能像電視媒體使用畫面達到深入人心的效果。為了使得廣播新聞能夠讓人快速理解并且聽懂,全媒體時代廣播新聞語言具有了通俗易懂的特點,而且廣播新聞媒體的主要受眾就是老年人和伴隨收聽者,通俗易懂的新聞語言能夠幫助受眾更大程度地接收到相關的新聞咨詢。而且經過一定的了解就能夠發現,全媒體時代廣播新聞語言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變得更加通俗易懂,比較適合當今的老年人群體。
3.情感的特點變化。現代全媒體時代廣播新聞播報過程中,其在新聞語言中加入了更加濃重的情感,最明顯的就是收聽者能夠依據主持人情感和語氣的變化判斷播報新聞事件的類型。因此,作為廣播新聞的主持人,其需要深入到老年人群體和伴隨收聽者兩大受眾群體當中,知曉其語言習慣和特點,這樣才能使得全媒體時代廣播新聞媒體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得到拉近,對于全媒體時代廣播新聞媒體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
結論
綜上所述即為針對全媒體時代廣播新聞語言的特點與變化的相關研究和探討了,目前來看,與傳統的廣播新聞特點相比,全媒體時代廣播新聞語言產生的變化是比較多的,適合廣播新聞媒體在當今的時代環境中進行發展。后續發展過程中,廣播新聞媒體需要注重內外發展環境的變化,跟隨變化做出新聞語言特點上的調整和變化,使得廣播新聞事業得以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彭慶東,公克.論報紙新聞語言口語化發展趨勢[J].中國報業,2020(13):106-107.
[2]陳晨.廣播新聞編輯如何做好稿件編排工作思考[J].傳播力研究,2020,4(16):84-85.
[3]陳子艷.試析新時期縣級臺廣播新聞稿的語言特點[J].新聞研究導刊,2015,6(13):160.
[4]丁曉靜.淺談全媒體時代廣播新聞語言的特點與變化[J].視聽,2015(06):96-97.
作者簡介:石沛昀,男,漢族,1989年,山西忻州人,四川文化藝術學院,本科學士 ?講師職稱 ?藝術學學士。研究方向:播音與主持藝術
3191500338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