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獻蕊
摘 ?要:初中語文文言文的教學在語文課程教學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初中語文教師應當明確教學方向及目標,制訂出完善教學的計劃,貫徹"以生為本"教學的理念,提升初中生文言文的學習興趣,養成他們良好學習的習慣。教師在教授課文時,應當開展誦讀教學,加強對意境的理解,理解文本的內容,提高課堂參與度,對課堂提問予以分層教學,讓學生能夠充分感悟文言文的價值與魅力,讓文言文教學詩意綻放。
關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初中文言文教學策略也在不斷創新。教師需注重文言文教學的三維目標,在堅持長期教學的同時最好方法總結;需通過師生之間的共同努力讓文言文走入學生的心靈,滋養學生的心田,增長學生的見識;需做好文言文教學整體情感的融入,在保證文言文教學質量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多媒體教學展現文言文的魅力
自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和深化以來,多媒體教學受到了師生的一致好評。通過多媒體,老師可以將文言文中抽象的知識變得具象,將課堂所學知識充分地投影在多媒體上再輔以相應的動畫能夠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這樣的方式能夠在課堂上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從而實現高效率,高質量的課堂。中華上下五千年,語文的學習是中國人的根基。學好語文,能夠提升一個人的素養,培育一個人的品行。而對于處于中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語文的學習更加的必不可少,語文能夠打造一個人的基礎素質和品德,讓學生能夠從小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
二、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優化教學方法
現如今我國社會不斷進步,經濟發展迅速,科學技術也取得非常大的成就,很多現代化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到教學中。因此教師需要把握這一機會,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不斷優化教學方法。通過現代化技術的應用能夠降低學習的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結合現狀分析,目前很多初中文言文教學過程中學生都存在對學習內容感到枯燥、無法理解教師教學內容、課堂效率低下的問題,因此教師可以建立微課體系,錄制課堂內容并上傳到微課中,這樣學生如果課上沒有理解內容,可以通過微課平臺觀看相應視頻,深入學習,鞏固知識,提高學習效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定期在學習平臺發布文言文學習技巧、方法以及文言文文章,擴展學習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三、總結交流,理解要旨
學習文言文不僅是探索其中的詞語,還要理解中心思想和作者觀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經常提醒學生注意文言文的學習和探索,讓學生以積極地心態思考文章的創作意圖,與作者產生共鳴,從而理解文章整體的主旨。
例如,在教學《富貴不能淫》時,筆者首先向學生提出了一些問題:這篇文章的論點是什么?在這篇文章中,"魚"和"熊掌"比喻什么呢?然后讓學生閱讀這篇文章,并進行翻譯。思考之后,學生提出"生"和"義"兩個論題。最終,學生總結了本節課的中心思想,了解了作者的創作目的。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通過學習文言文來培養自己的感情和文化素養,為未來的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和保障。
四、學習傳統知識,做好古今串通
文言文是以古代漢語為基礎的,它與現代語言的表達形式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幫助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知識,做好文言文課堂教學的古今串通,進一步突出文言文教學的重要價值,讓文言文教學取得質的飛躍。
如在古代漢語環境中"厭"的具體意思就是滿足,而如今的漢語意義卻是厭惡和嫌棄。由此學生也能夠發現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表達形式有著很大的差異。在教學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后觀看一些文學經典動畫,如《莊子說》《老子說》等,幫助學生領悟《莊子說》《老子說》這些簡單動畫作品中的獨特文化魅力,從而為學生的文言文學習打下基礎。如在教學《馬說》這一課文時,教師就可以由"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引入,讓學生在古今馬匹的對比中了解伯樂和千里馬那種相互依存的關系。這樣學生會理解世上并不是沒有千里馬,而是缺乏認識千里馬的人,從而加深學生對古代文化知識的理解,在古今對比中提高文言文課程教學的質量。
五、注重鑒賞,提升學生審美素養
學習文言文并不僅僅是應試的需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師在文言文指導中,還應引導學生進行審美鑒賞,啟發學生感知理解傳統文學在語言、意境、情感等方面的魅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提升其文化自信。初中教材上的文言文都選取的是古代的名人名篇名著,其中文言文蘊含著深刻地哲理,教師在進行文言文教育工作的時候,不光要教授學生文言文的知識,還要讓學生去鑒賞文章。讓學生去發現文言文中所蘊含的哲理,只有當學生切身去感受到古代漢語的魅力,學生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文言文學習中去。
在教學指導中,教師應結合文言文啟發學生體會其中的語言美。文言文語言凝練,典雅生動,含蓄中蘊含節奏和韻律,閱讀中朗朗上口,唇齒生香。文言文是音節韻律性很強的一種文體,文言文在閱讀起來使人朗朗上口,教師要帶領著學生多次地誦讀文言文中的經典片段,去理會其中所蘊含的語文基礎知識與哲理。文字錯落有致,讀起來仿佛在欣賞一部鏗鏘有力的樂章。基于此,教師應著重強調文言文誦讀,指導學生誦讀的技巧,呈現出文章在節奏旋律上的特點,進而讓學生在語言意蘊中體會藝術美感。
六、課外延伸,博聞強記
文言文教學要基于教材,但也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適當的課外延伸有利于豐富學生認知,拓展學生視野。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遵循"精讀與博覽結合,課內與課外溝通;精讀學規律,博覽增見識;課內打基礎,課外增實力"的教學原則,引導學生多欣賞優秀的文言作品,以培養學生強烈的文化認同感和傳承文化的意識。
例如,為了提高學生的文言文鑒賞能力,筆者除了為學生講述課本上的知識外,還會定期開展"古文閱讀鑒賞"課,通過搜集優秀的古文,讓學生在課堂上對古文進行全面的賞析,對于故事性較強的文言文,可以讓學生進行演講和復述活動;對于議論性較強的文章,筆者會組織學生開展辯論比賽。最后,筆者會根據學生鑒賞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一一解答。通過這樣的方法,在逐步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一定的審美能力和繼承意識。
結語
綜上所述,文言文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繼承和發展對每個中學生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語文課堂作為學生接受文言文知識的主要陣地,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是每個教師的分內之事。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育工作者,要積極探索優化課堂教學的方法途徑,讓文言文教學煥發出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付家艷.談如何有效開展初中語文中的文言文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9(29):114-115.
[2]徐彩彥.淺析如何優化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J].學周刊,2019(28):72.
357350190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