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烈 楊陽

摘 ?要:以滁州城市職業學院醫學系600名高專學生的體檢心電圖數據為基礎,比較竇性心動過緩、左室高電壓和ST-T改變等數據,為預防疾病、告別亞健康狀態提供依據,做到心血管疾病的早發現與早治療。
關鍵詞:滁州城市職業學院;高專學生;心電圖
心血管疾病呈現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國內對心血管的研究多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大學生體質健康現狀的調查分析。二是關于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研究培養體質健康的途徑和方法。三是從體質健康與具體體育項目關系層面著手,研究如何能激發大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從而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除了上述研究之外,其他學者還從體質健康評價體系、影響因素等不同角度進行研究,但相關研究框架比較分散,內容較為寬泛,沒有針對性。尤其是大學生體檢中心電圖的結果分析近階段并沒有更新。
一、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醫學系高專一年級學生進行心電圖檢查(男生100人,女生500人)。
二、 結果
三、分析
1. 竇性心動過緩和左室高電壓
竇性心動過緩常見于青年人、運動員與睡眠狀態。無癥狀的竇性心動過緩通常無需治療。運動員竇緩是心臟對長期的訓練產生的適應性生理變化。一方面由于心泵功能加強,每搏出量增加。另一方面,訓練導致交感神經張力降低、迷走神經張力提高,使安靜心率減慢。在不改變心排血量的情況下,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出現能量節省化,同時心泵功能貯備增加,特別是心率貯備大大提高。運動會引起竇性心動過緩和左室高電壓的發生率增高,本組學生竇性心動過緩的發生率占15.72%略低于張鳳娟等研究結果17.7%。經詢問病史,學生都訴平時無明顯心慌、胸悶、氣促等不適癥狀。故考慮均為生理性改變。左室高電壓的診斷意義是很不確切的,它雖多見于左室擴張或肥大,是診斷左室肥大或擴張標準中不可缺少的條件,但受許多因素影響,如胸壁肥厚、電極位置移動等,而且從詢問病史資料來看,不能排除是正常的心電生理表現,也不能排除是由于長期過度煙酒作用,致使心肌細胞電生理和血流動力方面發生的一種改變。所以左室肥大的診斷一定要全面衡量,綜合評價。長期運動會導致左心室肥厚,靜脈回心血量增加導致心臟容量負荷增加使得心臟適應性增大。隨著鍛煉的時間增加,左室高電壓的檢出率會逐漸增加。本組樣本左室高電壓檢出率5.99%,結果略高于劉品等研究結果(5.88%)。本組樣本竇性心動過緩和左室高電壓的發生率男生發生率均高于女生,P<0.05。可能與學生長期參加樂跑運動有一定關系,樂跑運動要求男生每日運動量超過女生。
2.ST-T改變
既往研究表明,ST-T改變多與恐懼、緊張等不良情緒有關,在疼痛、饑餓、情緒波動、感冒等狀態下易發生,這些因素會對心肌復極造成影響。因此,在進行心電圖檢查時,應讓體檢者在心電圖檢查前充分休息,,以維持其情緒平穩,避免出現誤診。本組樣本不同專業的學生對心電圖的檢查的了解差別較大,非醫學類專業學生相對心理素質稍差、心電圖檢查時情緒變化較大, 同時受外界環境變化等心外因素影響,可能會導致交感神經功能亢進,引起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使得兒茶酚胺類遞質分泌增高。超負荷過度訓練和過度疲勞均會引起ST段改變。2010年運動員心電圖專家共識中提到訓練并不會增加ST-T異常發生率。我院學生參加樂跑運動,增加了一定的運動量,ST-T改變發生率15.27%與普蓮會等研究結果(15.23%)接近,也支持這一觀點。若體檢中發現學生有這樣心電圖改變時要詳細詢問病史及做其他相關檢查,排除病理性病變。該組學生中經詢問病史發現有一例行心臟外科手術史的病例,三位有外院診斷為“心臟病”的同學。建議減少運動量,不參加劇烈運動,定期到醫院復查。
參考文獻:
[1]曹曉娜,李瑜,王艷等.訓練年限和訓練類型對大學生運動員心電圖影響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38(03):62-66.
[2]劉品.李興國.9570例職工體檢心電圖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1.9(05).41-42
[3]王艷,王美琴,陳英文.入職體檢者心電圖呈ST-T改變的意義[J].現代電生理學雜志,2016,23(03):149-151+158.
[4]普蓮會,李俊昌,王翠芬.年輕人健康體檢中異常心電圖的相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2):24-25.
[5]王文琴,梁日成,秦春華.廣西大學新生心電圖異常情況調查分析[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7,14(08):69-71.
[6]姚曉丹.大學生入學體檢心電圖結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12):184.
基金項目:安徽省省級質量工程教研室示范項目(2018jyssf046);滁州城市職業學院院級科研重點項目(2020zk05)
3689500338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