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建筑行業迅猛發展,建筑結構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建筑鋼結構施工中存在一些施工安全風險,鋼結構施工中應積極采取措施優化施工安全環境,保證建筑施工進度推進的效率,同時還應強化鋼結構施工的質控效力,保證鋼結構在建筑中的穩定性及應力平衡效果,為建筑提供更加強大的支撐力量。
關鍵詞:建筑;鋼結構施工;安全對策;質量控制
鋼結構具有自重輕、施工簡便、抗震性能優良、施工周期短等優點,近幾年被廣泛應用于高層住宅建筑與大型公共建筑的施工建設,其具有的傳統磚混結構所不具備的優勢,對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工程中,部分建筑單位的鋼結構施工管理模式陳舊落后,存在較多的安全與質量管理問題,項目的施工安全與工程質量得不到有效保障。為了實現工程既定的建設目標,本文對建筑鋼結構施工的安全管理與質量控制進行研究,希望能夠對同類工程的施工與管理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1鋼結構建筑的概念
根據相關研究資料,對鋼結構建筑的概念認識也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從目前比較一致的觀點,鋼結構建筑是指采用鋼構件作為承重結構,進行專業系統集成的建筑。鋼結構建筑的優勢十分明顯,包括循環再利用、靈活性、抗震性能等,通過鋼結構的合理應用,促進了高強度、輕質量建筑材料的發展,同樣也在一定程度上釋放了現代建筑行業的活力,促進了行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從客觀上來看,隨著我國生態文明戰略的實施,建筑業必須面對來自于內外部的挑戰,在滿足建筑結構穩定性和對地震等自然災害抵抗能力提升的前提下,更好地實現現代建筑安全性、經濟性、實用性的統一和綠色化發展的新要求。另外,鋼結構的整體材料更為輕便、連接技術更成熟,建筑構件便于生產、運輸,施工速度快,能夠有效降低生產的成本。鋼結構相比于傳統建筑材料而言具有較強的耐磨性與耐久性能,所以使用的壽命也更長,能夠促進建筑施工效益的持續增長。
2提升建筑鋼結構施工安全性的對策
2.1強調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部分一線工程人員的安全意識淡薄,未接受過系統性的專業培訓,在施工中常發生違章操作、誤用器械、私自篡改工序流程等不規范的行為,使鋼結構的穩定性及安全性受到影響。項目管理人員應提升現場施工的安全管理力度,防止施工中出現安全事故。首先,組織全體工程人員參加安全教育培訓活動,分析工程事故產生的原因,將施工規范和技術作業標準等作為培訓的主要內容,要求全體工作人員樹立安全生產責任意識;其次,建立權責管理機制,明確各部門工作人員的職責。出現工程事故時,對相關責任人追責懲處;最后,組建現場安全監督小組,設立專職安全員,負責現場的安全巡查,糾正不規范施工行為。
2.2重要工序施工的安全管理
2.2.1吊裝施工安全管理
首先,項目技術人員應根據現場情況合理規劃鋼構件的吊裝線路,清理線路周邊區域的障礙物,禁止人員滯留或經過,盡量減少外部因素對吊裝施工安全造成的影響,當構件傾斜或高處墜落,不會發生人員傷亡或機械器具損毀等工程事故;其次,吊裝施工前進行必要的試吊作業。將鋼構件起吊至地面上方0.5m處,觀察是否存在鋼構件傾斜或失穩的情況,根據試吊情況優化或調整吊裝方案,如增減吊點數量或調整吊點位置;再次,嚴格控制構件吊運速度。如果鋼構件晃動幅度過大,應立即懸停,待構件恢復穩定后再繼續作業。同時,在強風等惡劣天氣情況下,禁止實施構件吊裝作業;最后,在作業面搭建配套的支撐裝置,待鋼構件就位后,對構件水平位置與朝向角度進行測量調整,確定無誤后,緩慢下落構件,確定構件與支撐裝置固定連接后再拆除吊具。
2.2.2高空作業安全管理
項目管理者實施高空作業前,應做好以下幾點工作:首先,將使用的機械器具固定在作業平臺上,禁止施工人員以拋擲的方式傳遞工具。將墊片螺栓等配件放置在專用工具袋內密封保存;其次,要求施工人員穿戴全套防護裝備,如系牢安全繩,佩戴安全帽等;再次,做好地面的安全管理工作,禁止在下方地面堆置機械器具或人員滯留,在四周擺放施工安全警示標志;最后,對高空作業全過程實施監督,及時糾正各類不規范作業行為。
2.3施工防護管理
與普通房建工程相比,鋼結構工程的高空作業量較多,若現場環境和氣候條件惡劣,會造成嚴重的施工安全隱患,嚴重情況下還會發生高空墜落事故。為提升鋼結構施工的安全性,項目管理者應做好施工現場的防護管理工作,具體措施有:第一,鋪設走道板。進行柱梁等構件的安裝施工前,可在鋼梁上鋪設走道板,若干鋼管搭設成十字網狀,并將鋼管固定在鋼梁上翼緣部位;第二,地面洞口臨邊防護。在邊長超過1.5m的洞口、管道井等部位安裝高度為1.2m的防護欄,使用螺紋鋼筋作為防護欄的下橫桿、立桿與上橫桿;第三,懸空防護。進行高空作業時,提前安裝吊籃等懸空設施,使用安全帶、安全繩將作業人員固定在吊籃上,便于實施焊接、螺栓終擰等高空作業。
3建筑鋼結構施工質量控制策略
3.1加強鋼結構工程材料的質量管理
建筑鋼結構施工需要大量種類多樣的施工材料,這些材料的規格、型號、尺寸是否滿足鋼結構施工要求,都對整個鋼結構施工質量有著決定性影響。所以在施工前期,應由專人完成對施工材料的檢測,并利用BIM技術構建三維立體模型,通過立體形象地呈現整個施工狀況來找出不足,優化安裝方式。相關人員在檢測鋼結構基礎部件和結構質量時,需分析實際安裝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并提前進行安全模擬,以便能夠針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風險作出有效應對。施工單位在選購施工材料時,應嚴格依據設計標準,經過多方調查比選出性價比最高的材料。材料運輸過程中要加強對材料的防護,以免發生碰撞、變質而影響使用性能。材料運至現場后,除進行必要的質量檢測外,還需做好保管存放,按照材料的保管要求進行分類存儲,嚴禁使用不合格及變質材料,以免因材料問題而影響鋼結構施工質量。
3.2加強安裝過程控制
建筑的鋼結構是以數量和種類都非常多的鋼材為基礎組裝而成,并且多工種同時作業、高空作業情況較多,在安裝時往往會受到施工場地的制約,而且不各工序需緊密銜接,才能確保整體質量。所以在安裝前,工作人員應結合現場實際對整個安裝過程進行科學規劃,并通過模擬的方式來獲取準確的施工數據。實際施工時,應按照預先制定的施工順序規范開展,每一工序完成后都需由技術人員驗收合格,方可進入下一步工序。比如鋼材吊裝完成后,應立即由測量人員對鋼材定位軸進行測量、標記,以此來保障鋼結構安裝控制點的準確性。同時還需要制定、完善并落實各類監督管理機制,由專人定期或不定期對鋼結構施工材料、人員、設備及技術應用等進行檢查,做好相應的職責劃分。將管理目標和安全目標落實到具體的人員及崗位上,讓每名施工人員都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職責,一旦發生問題,必須追責到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建設鋼結構施工有序進行,提升建筑施工水平。
4結語
綜上所述,鋼結構是建筑工程常見的結構形式,由于其具有較強的工程優勢及適用性,目前在國內得到廣泛應用。隨著近幾年建筑產業的發展,為提升建筑鋼結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推動鋼結構工程的進步與發展。建筑企業必須提高鋼結構工程的安全管理與質量控制力度,落實各項施工管理措施,嚴格控制施工質量,準確辨識工程危險源,完善現代建筑鋼結構工程的施工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 劉清瑞.建筑鋼結構連接技術與施工質量控制的策略分析[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20(12):54-55.
[2] 王福剛.建筑鋼結構施工安全對策及質量控制措施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9(34):96.
作者簡介
楊麗,女,河北省邯鄲市人,研究方向:結構工程
317950058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