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李春子 趙路平
摘 ?要:為了能夠更好的促進我國電力系統平穩運行,電力企業迎合社會發展需要提出了依托大數據技術的電力系統信息化建設主張。文章在闡述當前我國電力信息采集整理現狀的基礎上,分析大數據技術在電力系統應用的應用特征,并就如何借助大數據技術優化電力企業信息收集,防范電力竊取問題進行探究,旨在能夠更好的發揮出大數據技術在促進電力企業發展建設中的作用。
關鍵詞:電力營銷;反竊電智能系統;應用
引言
針對目前電力系統竊電趨勢不容樂觀的現象,急需提升大數據反竊電水準,構建反竊電的智能識別模型,進而實現對不同竊電事件的精準分類與預測。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本文采用基于雙向長短時記憶神經網絡(BiLSTM)的滑動窗方法對用戶日電量的變化特征進行提取分析,識別異常用電行為。將用戶用電信息導入訓練好的模型進行分析,實現基于用電信息采集大數據分析的反竊電智能識別。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竊電手段愈發隱蔽,竊電量也越來越大,對我國電力行業造成了嚴重不利影響。根據相關調查數據,每年我國由竊電而損失的經濟已經超過200億元人民幣,對我國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難以估計的不良影響,急需相應有效的反竊電方法。
1現階段我國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現狀
電力企業用電信息管理系統是一種綜合性、全面性、系統性的信息采集管理系統,在整合和管理用電信息方面發揮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從實際構成上來看,當前我國電力用電信息系統包含主體終端、通信傳輸通道、信息采集設施,這幾個子系統在實際運作中呈現出彼此密切關聯的特點。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作用下能夠對用電數據庫系統中的信息進行集中化管理。在這三個子系統中通信傳輸通道發揮著信息傳遞的主體作用,負責整個電力系統的數據信息傳輸,在保證電力系統安全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電力信息傳輸通道包含光纖網絡、無線網絡、全球定位系統等。電力信息的采集設備是用戶綜合整理用電信息的重要設施,通過指定的設備能夠更為全面的收集整理數據信息,之后在通信信道的作用下來將信息傳輸到主體控制終端。電力企業信息采集設備包含信息采集終端、信息集中處理器、信息集中運行期。電力大數據是大數據技術在電力企業經營發展中的一種應用,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會呈現出多樣化的表現形式,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電力企業以文本資料為主導結構化數據開始出現了音頻、視頻等多個類型,由此使得電力企業的信息采集和整合應用變得更加多元。
2電力營銷域反竊電智能系統的應用
2.1輸入量的評價體系
反竊電模型的準確與否最重要的是輸入量的準確性。電量的數學公式表現形式是電壓、電流及功率因數角的乘積,所以當電壓或電流出現異常時,電量也會出現異常。通過對已竊電用戶的歷史電量數據分析,可得出竊電前后電量變化特征量。當檢測新用戶電量時,若出現了階段性用電量為零或電量變化規律與竊電樣本電量變化規律一致的情況,則判斷可能存在竊電行為。利用用戶月度用電量、客戶所在線路或臺區的線損情況、電表類型、計量電流和檢測電流的差值、電壓異常變化情況、客戶負載功率、負載功率因數變化等7個竊電判別指標對用戶的竊電行為進行綜合判斷,如果用戶在經過7項特征參數檢查后,其嫌疑系數較高,那么說明該用戶可能存在竊電情況,需對其進行監視。
2.2強化計量設備的性能
近些年來,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先進的技術與設備逐步應用于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電力企業同樣如此,因科學技術的發展,各類設備的更新周期不斷縮短,功能性發生較大的轉變。電力企業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開展反竊電工作,尤其是要對工作人員進行適時的培訓與教育,使其掌握先進的技術,利用科技的力量避免竊電行為。此外,電力企業應著力培養工作人員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使得電力人員積極地參與到設各的研究與開發當中,例如新型的智能電表,以便利用先進、穩定的設備做好電力監控。顯然,現有的供電企業無法滿足上述要求,大部分地區仍在使用老舊的電表設備,給反竊電工作的推廣帶來了極大的阻礙。因此,電力企業應加大新技術及新設備的普及力度,利用新型的智能電表取代傳統電表,強化計量設備的性能,確保計量設備科學、規范,為反竊電工作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
2.3建構大數據處理平臺完備的結構體系
為了構建一個比較大的數據處理平臺系統,相關技術人員應該考慮到大數據層的基本分析結構。這意味著大數據處理平臺的建設將逐步提升和完善。確保收集能源消耗信息的系統足夠,是建設結構系統的先決條件。還有應充分利用相關設備,從不同的原始用戶那里收集詳細的信息和數據,收集到的詳細數據將傳送到終端進行處理,平臺將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全面而詳細的分析,然后將這些傳統數據輸入數據庫云。還必須使用云數據模式進行檢查和檢查收集的數據。需要先進的電網和技術監測功能,以確保用戶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并允許實時數據交換。
2.4密切監控不同外界環境對線損的影響
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來實現對用電信息數據的精準分析,從而能夠幫助相關人員更為精準的把握供電線路線損的基本運行規律和實際情況。同時,根據大數據技術的分析結果還能夠了解不同季節對供電系統線損的影響。在季節溫度差變化比較大的地區更容易出現線損的問題,且夏天線路線損率要超過冬天的線損率。借助大數據分析技術能夠對不同地區、不同季節環境下供電線路線損情況進行精準的計算,實現對用電信息的精準整理,從而幫助相關人員更為全面的了解外界各個因素變化對用電線路運行損傷產生的影響,進而根據電力企業線損實際情況來制定出對應的解決對策,確保供電線路的穩定性、安全性。
2.5數據挖掘技術
數據挖掘技術是利用先進的技術,從豐富、海量的數據庫信息中找出特定的信息。首先用特定的軟件對數據進行采集和計算,然后進行實時的分析和處理。使用該技術來檢索和模式識別,可以找到指定的信息或有價值的信息。數據提取過程一般包括挖掘對象的確定、數據處理、模型建立、數據提取、結果分析和結果表達、數據應用等。具體來說,這項技術是將統計分析方法與智能技術相結合,通過對大量數據的分析,可以找到隱藏的數據模型,并對某些規律或現象進行處理。
結語
現階段,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已經成為建設智能電網的關鍵環節,電力企業管理模式的改進對該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數據采集技術可以實現多任務、多終端的處理,解決了信息采集兼容的問題。所以,要充分分析用電信心采集系統和數據采集技術,推動智能化電網的建設。竊電行為是一種違法行為,它不僅損害了整個電力系統,也影響了整個社會風氣,因此對于反竊電技術的推動是非常必要的。電力大數據技術對竊電行為實時快速的定位和精準的檢控,它保證了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有積極作用。對于數據采集可以實現終端和多終端處理,解決了數據采集的兼容性問題。因此,有必要分析和利用數據采集系統和數據采集技術,以促進智能電網的建設。大數據技術的迅猛發展,很好地解決了我國目前電力供電中存在的各項問題,推廣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孟小峰,慈祥.大數據管理:概念、技術與挑戰[J].計算機研究與發展,2013,50(01):146-169.
[2] 苗帥.10kV配電網的線損管理及降損策略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9,4(05):125-126.
[3] 王敏,王為超.淺談如何加強用電檢查反竊電工作的建議[J].電子制作,2013(12):277.
114150170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