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 張余芬
HCV RNA日益受到臨床重視。HCV相關肝細胞癌因其缺乏特異性表現,具有一定的誤診率[1-2],失去最佳治療時機,導致不良預后的發生。近年來HCV相關肝細胞癌逐漸引起臨床重視,本研究探討HCV在HCV相關肝細胞癌中的意義。
54例全部經肝穿刺活檢證實為HCV相關肝細胞癌[3]。排除伴有酒精性肝炎、HBV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炎者。
(一)熒光定量PCR ①標本組織DNA提取:取手術病理標本,制成1 cm×1 cm大小標本,參照Trizol法提取肝癌病灶組織與癌旁組織總DNA,試劑盒為德國Qiagen Gentra Puregene Tissue Kit-組織DNA提取試劑盒。②逆轉錄合成cDNA:將提取的DNA解凍,震蕩混勻,離心后再進行逆轉錄與PCR擴增,記錄HCV RNA陽性率[4]。
(二) 免疫組化法 以PBS洗片,修復抗原,封閉內源性過氧化物酶0.5 h,再次洗滌后滴入正常牛血清100 mL/L,封閉15 min后吸干,加抗HCV核心蛋白、生物素化羊抗鼠IgG、SABC復合物,均-4 ℃下冷凍過夜,復溫后進行洗滌,以DAB顯色10 min,再次洗滌后以蘇木素脫水封固。記錄檢測結果[5]。
記錄54例患者HCV相關肝細胞癌患者熒光定量PCR與免疫組化測定結果,比較癌組織及癌旁組織HCV RNA含量、HCV RNA陽性率及HCV核心蛋白陽性率。分析熒光定量PCR與免疫組化結果的一致性,記錄并比較HCV相關肝細胞癌患者癌組織HCV RNA和HCV核心蛋白表達情況。
癌組織HCV RNA含量≥500拷貝數/mL者41例,陽性率75.93%,整體平均(640.78±185.64)拷貝數/mL,癌旁組織HCV RNA含量≥500拷貝數/mL者17例,陽性率31.48%,整體平均(512.78±124.52)拷貝數/mL,HCV RNA陽性率差異顯著(χ2=21.451,P=0.000)。
HCV核心蛋白表達結果見表1。癌組織、癌旁組織免疫組化結果差異顯著(P<0.05)。
表1 免疫組化檢測結果[n(%)]
兩種檢查結果見表2。PCR與免疫組化一致性良好(Kappa值=0.951,P=0.000)。
表2 熒光定量RCP與免疫組化結果比較
HCV RNA陽性、陰性結果見表3-4。可見病理分期、分化程度表現出顯著差異(P<0.05)。
表3 不同病理特點癌組織HCV RNA陽性率比較
表4 不同病理特點患者癌組織免疫組化結果
既往臨床多認為HCV相關肝細胞癌是肝細胞癌主要誘因,近年來有學者發現對于早期孤立性肝癌患者,亦可因HCV感染引起[6]。但對于HCV相關肝細胞癌與其他病灶不同,膽管無粘連[7],而目前有關HCV相關肝細胞癌的具體機制尚未完全闡明。HCV感染被認為是肝細胞肝癌的高危因素,HCV感染后誘發和加重肝損傷,還可使肝組織細胞發生異型增生,成為癌變的誘因。Ng等[8]還認為HCV中NS3蛋白結構可通過調控基因和信號傳導,使肝細胞正常增殖機制被打破,并獲得免疫逃逸,使機體長期處于HCV感染狀態,進而導致肝細胞變性壞死。HCC發生后逐漸侵襲門靜脈血管,而HCV感染的持續存在使患者免疫力降低,癌細胞更易透過淋巴管累及膽管壁,穿過膽管上皮,侵襲膽管組織[9],導致癌癥進展。
另外,HCV核心蛋白可通過Ras/Raf通路、Jak/Stat信號傳導,參與癌變[10]。HCV核心蛋白陽性引起肝細胞結構異常改變,進而對HCV相關肝細胞癌病理進程和腫瘤生物學行為能力產生影響[11]。本文顯示HCV相關肝細胞癌組織HCV RNA含量與核心蛋白表達一致,也說明HCV參與HCV相關肝細胞癌病理過程,HCV感染可能是HCV相關肝細胞癌的誘發和促進因素,這將為HCV相關肝細胞癌早期防治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