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強
(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濟寧三號煤礦,山東 濟寧272169)
近幾年來,無軌膠輪車在煤礦應用越來越廣泛,井下巷道多采用混凝土硬化施工,以便車輛運行。礦井的井下混凝土路面施工量少則三、四千米,多則上萬米。但是,在井下混凝土路面施工方面,國內尚沒有制定詳細的技術規范和驗收辦法。本人結合濟寧三號煤礦井下混凝土路面施工管理的特點,在此發表自己的一些工作見解,希望能夠拋磚引玉,推進井下膠輪車運輸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術發展。
井下混凝土路面施工受井下運輸、作業環境的影響,主要采用現場攪拌混凝土施工方式。一般采用礦車從地面轉運砂石水泥至井下施工現場,或在井底換裝至膠輪車運輸至施工現場,在施工現場再加水攪拌攤平施工。砂石水泥在井下運輸線路長,用時多,采用人工攪拌,水、砂、石、水泥配比無法精確控制,混凝土強度較低,一般在15~20MPa,能夠滿足井下各類膠輪車承壓要求。
根據井下巷道的作業和路面質量要求,路面一般分為主要運輸巷道混凝土路面和工作面順槽混凝土路面。其中,主要運輸巷道混凝土路面服務時間長,井底車場及礦井主要輔助運輸巷承擔著礦井長期,乃至整個生命周期內的車輛運輸任務,一般在30-50 年,采區運輸巷在10 年左右;工作面順槽路面服務時間短,伴隨著該工作面的初期安裝、生產運輸,在工作面推進過程中路面逐漸消失,一般在1 年左右。在施工質量要求中,主要輔助運輸巷鋪底厚度300±20mm,強度不低于C20;工作面順槽鋪底厚度150±20mm,強度不低于C15。
回收巷道物料,清理底板淤泥浮煤;排查巷道頂板淋水、底板滲水等出水點,疏通水溝,安設水棚,排凈積水;標注施工腰線、模板支設通線;根據腰線、通線支設模板,預留排水溝、集水池;運輸供料;現場攪拌混凝土;振搗;攤平路面;施工防滑紋、截水溝、預埋導水管路;拆模、養護。

圖1 井下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藝流程圖
1)清理巷道。主要包括回收巷道內的掘進設備綜掘機、皮帶機等,對巷道底鼓、幫部變形的地點進行臥底、擴刷,清理巷道內浮煤、皮帶機下方的淤泥等;對巷道底板松軟地點進行初期墊料硬化處理,以保證正常施工期間的膠輪車運輸供料。
2)疏通排水。巷道清理后,疏通排水的環節是一項重要的準備工序。主要是排查巷道頂板淋水和底板滲水等出水點,在有淋水處安設水棚;找出底板上的出水點,將其引至巷幫水溝內;完善巷道掘進施工期間的集水池等排水設施,保持排水系統完好,巷道路面無積水。該工序完成不好,將影響膠輪車運輸供料,造成路面濕滑,容易誤車;施工路面后,淋水滴在路面上形成坑洼積水,影響混凝土質量。
3)放施工線。根據巷道設計高度、坡度要求,施工前在巷道兩幫標注施工腰線,控制模板支設的標高,并保證兩側模板水平;在支設模板時沿巷道方向順模板各拉設一條施工線,保證模板支設平、直、正。
4)支設模板。巷道直線段要求兩側模板對接支設,彎道處可錯接。對接誤差不大于50mm。支設模板前,對底板進行臥底或用砂石料墊實,兩側模板水平誤差不大于20mm。
5)運輸供料。采用膠輪車運輸至施工現場,車輛自動卸料。根據生產安排,每班供料8~20 車。鋪設寬度4.0m,厚度200mm 的路面能夠鋪設12~30m。運輸過程中,車輛在巷道未硬化的底板上運行,重點是維護好路面,及時清理車轍,對坑洼點及時進行墊料,杜絕車輛打滑、誤車等現象。
6)現場攪拌、鋪設混凝土。砂、石、水泥運至現場后,作業人員按照配比人工加水攪拌,采用鐵锨、扒子進行混合,攪拌均勻,攤鋪混凝土。
7)預埋截水槽、導水管路。對施工準備期間排查出的底板出水點須在施工時,預埋導水管路;對非集水池側水溝預埋截水槽、導水管路將水引致集水池側,保證排水系統的完善。
8)振搗、攤平。現場采用ZNF-50 插入式氣動振動器進行振搗,采用振平尺或自制攤平板對混凝土上面進行找平、抹面壓實。重點是對凸凹點及時的消除或填料。因為井下環境潮濕,路面易濕滑,所以井下的路面只進行第一次抹面壓實,第二次抹面壓實不再進行,否則,混凝土路面表面收光會造成車輛運行打滑現象。
9)按壓防滑紋。一般要求大于5°斜巷施工防滑紋,現場采用錨桿或鋼筋焊接為一體,人工踩壓出溝槽,形成間隔150~200mm 的防滑紋。
10)拆模養護。路面施工后16h 后拆模,井下三八制作業,即各一個班次拆模。路面24h 內禁止車輛通行,行人沿水溝側行走。路面施工結束后,7 天以內每班灑水1 次,養護路面。
1)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規定。
檢查數量:每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1 次;不足100m3時按1 次計,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1 組標準養護試件。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組數應根據實際需要確定,最少1 組。
檢驗方法:檢查試件強度試驗報告。
2)混凝土面層厚度、寬度應符合設計規定,允許誤差為±20mm。
檢查數量:每100m 抽檢1 組數據,測量厚度3個點、寬度1 個點。
檢驗方法:施工測量孔實測厚度,實測路面寬度。
3)混凝土路面施工后巷道凈高應符合設計規定,不小于設計高度。
檢查數量:每100m 抽檢1 點。
檢驗方法:實測巷道凈高。
1)水泥混凝土面層應板面平整、密實,邊角應整齊、無裂縫,并不應有石子外漏和浮漿、脫皮、踏痕等現象,蜂窩麻面面積不得大于總面積的0.5%。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量測。
2)路面截水溝、預埋排水管路、防滑紋、淋水棚、集水池等施工符合要求,現場無積水現象。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測量。
3)混凝土路面允許偏差應符合混凝土路面允許偏差表1。
井下混凝土路面施工,受井下特殊作業環境的影響,地面的攤鋪機、混凝土輸送泵、三滾軸、磨光機等都因為防爆要求不能在井下應用。目前主要施工的設備包括井下膠輪車、礦車、防爆攪拌機,工具包括振搗棒、鐵锨、風鎬、抹平板等。在新設備研制中,部分企業開發了煤礦用混凝土攪拌機、井下混凝土運輸膠輪車,但是也處于初步推廣應用階段,取其配套的機械化施工裝備水平仍然交低,有待于社會廣大技術人員進行開發研制。

表1 混凝土路面允許偏差
煤礦膠輪車運輸礦井數量逐步增加,目前國內已達到30 多家,每個礦井每年混凝土路面施工長度大于1 萬m,約0.8 萬m3,合計24 萬m3,混凝土路面施工量非常巨大。本人根據現場工作經驗總結了井下混凝土施工的工藝流程、技術標準和驗收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大家進一步規范現場施工管理,提高質量水平,更希望大家積極投入井下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研究,開發機械化施工設備,優化現場施工工藝,減少煤礦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施工效率,為煤礦安全生產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