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旭
陜西省大荔縣老年大學成立于2017年,現有12個教學班、4個教學點,下管“五院”,共有學員800余名。學校圍繞“學”字求質量,在爭創“陜西先進、渭南一流、大荔特色”的道路上穩步前行。雖建校時間不長,但取得了良好的辦學效益。
一是打造宜學環境。修建怡學亭,為校園增添了傳統文化氛圍。建校一周年時,華山同仁捐贈的華山奇石被置于校園顯眼處,前后遠觀都如一位新時代老人,鼓勵老年學員樂學延年。學校新建閱覽室、閱報欄,把書畫展的精品懸掛在辦公樓內,增添了濃厚的書香氣息。每逢假期,學校都要對校園的基礎設施進行修繕,增添健身器材,對校內進行綠化、亮化、美化,達到了“校在林中、樓在綠中、路在樹中、人在花中”的園林化標準。院內的凳子、柱子、椅子、亭子均特意用紅漆粉刷,象征“最美不過夕陽紅”。二是打通便學路線。在中心敬老院及兩個鎮成立分校,在一個村設立教學點,不斷探索基層老年教育發展道路,使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圓大學夢。同時,建設“?!蔽幕芯吭?、“孝”文化研究院、家庭文化研究院、傳統文化研究院、老干部休養院5個基層院落,既讓正能量占領農村陣地,又探索挖掘優秀傳統文化。三是搭建助學平臺。為支持武漢抗疫,學校組織師生創作了《高風亮節》《風調雨順》《杏林花香》等作品,贈送援鄂醫護人員,得到縣委、縣政府的嘉獎。正因為學校積極為學員搭建展示才華、風采的舞臺,才更好地助力他們樹立了學有所為的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