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顯軍 譚曉軍 孫天娥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蔬菜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蔬菜生產長期面臨自然災害、市場波動和生產技術等諸多風險。為提振信心、規避風險、保障權益,蔬菜界同仁們全力以赴、全力應對,結合當地實際,探出一條以農業保險為蔬菜生產保駕護航之路,破解經年之痛、千年魔咒。
馬鈴薯是湖北巴東縣的主要農作物,《全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中,巴東屬于西南馬鈴薯優勢區。近年來,馬鈴薯產業得到了穩步快速發展,成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主要產業之一,“恩施土豆”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商標,被評為湖北省“我最喜愛的湖北品牌”。但馬鈴薯生長過程中容易遭受洪澇、病蟲等影響,常常出現減產、減收,甚至絕收。為了化解馬鈴薯種植風險,經過充分調查研究,從2020年開始,國家對馬鈴薯實施政策性保險,巴東縣也根據國家和湖北省的政策規定組織開展了馬鈴薯政策性保險工作。
從事馬鈴薯種植的種植大戶、家庭農場、龍頭企業或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種植規模在10畝(0.67 hm2)及以上。
自當季保險馬鈴薯齊苗起,至成熟期結束時止。
暴雨、洪水(政府行為蓄洪除外)、內澇、風災、雹災、凍災、旱災、地震災;泥石流、山體滑坡;病、蟲、草、鼠害。
因保險責任造成保險馬鈴薯損失率25%(含)以上時,保險人按照約定負責賠償;損失率80%(含)以上時,視為全部損失,按照生長期最高賠償限額賠付;損失率在25%~80%(不含)時,按照損失率賠付(賠付計算公式:賠款=不同生長期每667 m2最高賠償標準×受損面積×損失率)。馬鈴薯不同生長期的最高賠償標準根據生育期確定,各生長期的最高賠付標準與總保險金額的比例為:齊苗期40%、幼苗期60%、發棵期80%、結薯期90%、成熟期100%。保鮮期內,投保馬鈴薯多次受災,每667 m2累計賠款最高不超過保險金額,即不超過800元。
馬鈴薯單位保額800元/667 m2,費率5%,每667 m2保費40元,保費分擔比例為中央財政補貼40%(16元/667 m2)、省級財政補貼25%(10元/667 m2)、縣級財政補貼10%(4元/667 m2)、農戶 自己承擔25%(10元/667 m2)。
由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通過公開招投標的方式,遴選承保機構。
通過公開招投標遴選,人保財險巴東支公司作為承保機構,該公司基層網點多,實力強,具有比較豐富的農業政策性保險工作經驗。
縣農業主管部門配合承保機構,于3月下旬和4月中旬深入馬鈴薯主產區,向種植大戶、家庭農場、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詳細講解保險政策,動員他們在自愿的基礎上,積極投保,以化解馬鈴薯種植過程中的風險。保險公司各基層保險辦事處以村為單位集中宣講政策,辦理投保。對于邊遠地區的馬鈴薯種植戶,人保財險農業保險的負責人帶領保險人員直接上門服務。

人保財險巴東支公司查勘人員對馬鈴薯受災情況進行查勘
2020年參保面積691.2畝(46.08 hm2),保費27 648元。投保主體以馬鈴薯種植專業合作社為主,投保面積最大的為272畝(18.13 hm2),最 少的為10畝(0.67 hm2)。
2020年共賠付149 179元,667 m2平均賠付215.82元,667 m2賠付最多的為500元。
2020年,屬于馬鈴薯種植高風險年,一是受疫情影響,馬鈴薯播種時間普遍推遲,有的推遲時間長達1個月;二是自然災害頻發,3月下旬4月初遭遇低溫凍害,6~7月遭遇長時間陰雨天氣,造成馬鈴薯受災嚴重,一般田塊減產50%,嚴重的甚至絕收。但參加了馬鈴薯政策性保險的種植戶,基本做到了風險轉移,損失減少,信心增強,如巴東縣永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 社,2020年流轉土地100畝 (6.67 hm2)種植馬鈴薯,通過精心管理,馬鈴薯前期長勢良好,了解保險政策后,毅然投保100畝(6.67 hm2)馬 鈴 薯 政 策 性保險,交保費1 000元,國家、省、縣補貼保費3 000元,6月9日至7月底,全縣持續陰雨天氣近2個月,馬鈴薯生長遭受了巨大影響,該合作社位于平地的50畝(3.33 hm2)馬鈴薯受陰雨天氣影響出現死苗、爛薯而導致絕收。后經保險公司現場勘查,共賠付保險款4萬元,最大限度減輕了合作社的損失。合作社的負責人表示,感謝國家對馬鈴薯實施政策性保險,不然2020年就虧大了。大災之年,開展政策性保險,并積極理賠到位,為今后開展農業保險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應。調查過程中,許多未投保的種植戶紛紛表示,2021年一定積極投保。
全縣馬鈴薯種植面積26萬畝(1.73萬hm2),政策性保險投保面積691.2畝(46.08 hm2),僅占0.26%。
受疫情影響,政策性保險宣傳、推介不到位,導致許多種植戶并不知道國家對馬鈴薯實行政策性保險,因此,參與投保的種植戶很少。
按照政策規定,投保戶馬鈴薯的種植面積需達到10畝(0.67 hm2)及以上,但山區種植規模普遍較小,一般以種植3~5畝(0.20~0.33 hm2)的居多,因規模不夠而不能投保。
政策性保險是國家強農惠農的重要舉措,有利于有效化解農業生產中的風險,縣、鄉、村各級組織和承保的保險公司要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廣播、電視、微信、QQ和印制宣傳單等進行宣傳,將理賠的典型案例進行詳細介紹,真正做到馬鈴薯種植戶都知道保險的作用。
根據山區的實際情況,建議將投保的種植規模最低標準降為3畝(0.20 hm2),這樣更有利于馬鈴薯政策性保險惠及千家萬戶,推進馬鈴薯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2020年,受疫情影響,投保面積小,沒有充分利用好國家政策性保險政策,建議總結2020年的成功經驗,找出問題,分析原因,千方百計動員、組織投保,力爭2021年投保面積在1萬畝(666.67 hm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