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東舸

2019年夏天,對于國產動畫來講,注定不是平凡的一年。一個丑丑的小男孩,憑借著一身法術和不屈的性格,創造了國產動漫有史以來最有性格的奇跡。
《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之后一路凱歌,最終以不到兩個億的制作成本,獲得超過50億元的票房收入,坐穩了中國影史票房榜的第二把交椅,僅次于現象級電影《戰狼2》的56.8 億元。它憑什么?
其實答案很簡單,就因為它好看!而如何才能讓當今日益挑剔的觀眾評價“好看”呢?我覺得,它做到了下面這幾點。
首先,它選擇了一個十分成熟的形象,并給了這形象畫風“清奇”的重生。
哪吒是中國家喻戶曉的神仙,關于哪吒的事跡在道教典籍和古文小說中早有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晉。在這些故事里,哪吒被刻畫成一位頸戴乾坤圈、腳踏風火輪、身披混天綾、手持火尖槍的秀美少年。再加上他渾身武功還有高強的法術,大家都覺得,哪吒絕對是一個可以驅災辟邪保平安的仁義神仙。
1979年,“上美”的成功之作《哪吒鬧海》,更是讓哪吒成為了在孫悟空之外,最為兒童所接受的神仙形象。
所以,選擇了哪吒這個為受眾所熟悉并且喜愛的人物,《魔童降世》已經算是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可讓觀眾始料不及的是,《魔童降世》拋出了一套劍走偏鋒的“驚悚”設定,近千年的時光荏苒之后,哪吒在2019年的夏天,變了模樣。
紅頭繩、丸子辮、黑眼圈、齊劉海、掃帚眉、大板牙,從頭至尾的煙熏妝。從影片中哪吒出現開始的前20分鐘,所有觀影者恐怕還懷著一種“別別扭扭”的心情,在勸說自己去接受這個鄰家熊孩子一般的哪吒。
可是,隨著逐漸的適應,人們發現這個哪吒不僅不丑,還有那么一點可愛。他就是一個小屁孩,一個活生生的符合年齡特征的圓乎乎的可愛狡黠的人類幼崽。
這就好比是2015年創造了當時動畫電影奇跡的《大圣歸來》,里面那個非主流的美猴王。最初有無數人質疑他近乎“殺馬特”的發型,還有過于炸刺的一身猴毛。最終呢?照樣拿下了9.65億的票房。
人們常說的一個詞是“IP”,大圣是IP,哪吒是IP,IP 選對了,可以避免出現大的錯誤。盡管哪吒和大圣都變了模樣,但他們變得現代了,結合實際了,沒什么不好。畫風清奇,也可以換來拋開桎梏的涅槃重生。
其次,一個不一樣的哪吒,配著具有顛覆性的人設,讓我們覺得,他們真實得像是在身邊。
這個哪吒,他喜歡惡作劇,喜歡被關注。他不想被排斥,不想被看作另類。他沒有拯救全人類的高遠抱負,可他擁有很多現實中的兒童特質,這很容易引起觀者喜愛。
這就是電影的高明之處。沒有必要非把一個人物放在高處不勝寒的位置,即使他是一個神仙。只有融入到受眾群體當中,結合人們熟悉的特點,才可能換來認可與褒獎,才可能得來成功。
哪吒的天生屬性是神仙,太乙真人、敖丙、申公豹也都是神仙,但是故事發生在人間,就要循著人間的規矩來,這是接地氣。
接地氣很重要嗎?當然重要!如果盡想著如何去架空觀眾的世界觀,去創造一個全新的價值體系,代入感會直線下降。
在《魔童降世》里,作為神仙的哪吒,小時候也會被身邊的小朋友欺負,也會傷心流眼淚;長大一些了,被公務繁忙的父母放在一邊,即使踢個毽子都能高興到起飛,這簡直就是當下許多兒童的縮影;見到了敖丙,認識了新的朋友,感動到哭了鼻子,后來還盼著人家來參加自己的生日宴……每一個小細節都促使我們看完電影之后,由衷說一句——這個哪吒真好,特別真實。
真實的又何止是哪吒呢,看看整部電影當中,是不是每一個角色,都顛覆了傳統的認知,都或多或少讓你想起了身邊的小明同學或者隔壁鄰居王大爺?
太乙真人挺著“八戒肚”,操著一口流利的“川普”憨憨可愛;李靖不再膽小怕事道貌岸然,搖身一變成了疼愛兒子、甘愿犧牲的暖心老爹;殷夫人一開始糙得像個女漢子,可對兒子卻百般呵護關愛有加,像極了我們身邊的許多母親;敖丙沒有再次被扒皮抽筋,反而像是整了容一樣好看,讓一眾女性悠然神往;就連最標準的反派申公豹,都憑借著口吃,成了“超能逗樂高手”。
這些人和哪吒湊到一起,給我們講了一個特別不一樣的哪吒故事。
于是,一個以“新哪吒”的命運為主線,多人多角度交叉貫穿的“新故事”,終于“誘惑”了天下人,成就了中國影史的一大奇跡。
它和我們以前所了解的哪吒故事都不太相同,它的出現讓所有人都覺出了猝不及防,卻又不知不覺暗自上癮。因為它里面貫穿了許多我們現實中會接觸到的東西,包括語言、包括情感,也包括人性。
《魔童降世》里,不僅是哪吒和敖丙為了打破命運不公、打破世俗偏見作出了最后的掙扎,其實每個人物,都在有意或無意地抗爭著自認為不公的命運。
李靖為了哪吒,不顧天劫咒戴上了換命符;殷夫人為了哪吒,雖然已知他是魔丸降世,卻不顧生死從太乙的拂塵之下拼命救出了兒子;太乙呢?為了化滅魔丸的惡念,收他為徒、傳他法器,甚至還用上了師門寶貝“江山社稷圖”。最后的太乙更是少有的悲壯,一個轉身,放下一句“不曉得加上我,頂不頂得住”, 為了護住哪吒和敖丙的元神挺身飛上……
莫說這些正派角色,就連被設定成反派的申公豹和龍王,不也是那種對命運不屈服的人物嗎?龍王為了挽救龍族,把希望寄托在了敖丙身上。而申公豹則是因為不想再做異類,不想繼續身為妖族,為了早日位列仙班,才不惜“欺師滅祖”與眾人為敵。
他們做的一切,無非是要證明一個道理:別人的看法不重要,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才算!
所以,哪吒在最后才可以爆發出全劇最燃情的那句話:“去你個鳥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好有氣勢的一句話,伴著變身后帥到上天的哪吒,我相信每一個在觀看電影的人,無不為之動容。
不屈、不服、敢于逆戰,中正熱血,是共鳴最強的元素符號,《魔童降世》,又選對了。
最后我想說說太乙真人那一口流利的“川普”。有人抬杠說,作為神仙,胖就算了,為何還不講普通話?勞駕,太乙真人的仙宮是乾元山金光洞,在四川的江油。
我倒是覺得,胖胖的太乙,說一口“川普”,聽起來很巴適(編者注:巴適,四川一帶方言,指很好、舒服、合適;亦指正宗、地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