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學們在學習書法時有沒有遇到過與墨汁有關的難題呢?熟悉習字時要用到的工具,也是學好書法的關鍵之一喲。本期小飛魚就給大家講講墨汁里的小學問。
一、兌過水的墨汁,不能倒回瓶里。
因為墨汁一般采用動物粘膠作為乳化膠,生產時還會加入動物膠、樹膠等,所以兌過水的墨汁很容易氧化,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若將兌過水的墨汁再倒回瓶內,那么整瓶墨汁都會變質發臭,幾乎沒法再用。
二、隔夜宿墨固然好,但是毛筆傷不起啊。
除非你是有重量級的作品要創作,否則一般不要用宿墨練字。因為宿墨里一般都有沉渣,會傷毛筆。如果一定要用,那最好準備兩個硯臺或碟子,把沉渣濾掉后,再用干凈的墨練字。
三、開始學書法時,就應同步學習用墨技巧。
寫不同的書體,用墨的濃淡也不同。比如寫楷書一般用較濃的墨,而寫行草書則要用淡些的墨。
從宋代起,書法家們就開始研究用墨的技巧。時至今日,我們無論是研墨還是用墨汁,都應該學習歷代書法家們總結出來的用墨經驗,掌握用墨的規律,才能把字寫好。
四、書法講究濃淡相宜,濃度不夠怎么辦?
現代墨汁的濃淡程度其實在出廠時就已經定好了,所以想要更濃的墨,多加墨汁是沒有用的。如果想用濃些的墨汁,可以嘗試下面兩個方法:1.把墨汁倒出來放置一會兒,待水分蒸發掉一些后再使用,放置時間的長短需根據氣溫的情況而定。2.研墨(墨塊),老祖宗使用的通過研磨墨塊得到墨汁的方式,是可以隨意調節墨汁濃淡的,要想得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墨汁濃度,就不能偷懶喲。
五、風干再裱。
不要以為手摸上去不糊,就代表墨已經全部干燥了。其實,有時表面干了,里面還是帶有水分的,若這時裝裱就會出現跑墨的現象。因此,書寫完作品后,別急著去托裱,手摸著干不代表作品達到了托裱所要求的干度。最好放置1至2天,讓作品自然晾干,讓墨固定下來后再裝裱,以免托裱時跑墨。
六、寒冬凝墨怎么辦?
冬天氣溫低,同學們練字的心依舊火熱,墨汁被凝凍得硬邦邦的,怎么辦?很簡單,用溫水浸泡瓶身就可以啦。注意,不要直接往墨里加溫水喲!如果擔心還沒練完字,倒出的墨汁就已經凝凍了,可以在一個盤子中加入熱水后,將墨碟放進熱水盤中保溫,這樣墨汁就不會那么快凝凍了。
這些關于墨汁的小學問,同學們都了解了嗎?相信同學們以后練習書法時,再遇到相關的難題,就不會再束手無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