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婉潔
今年69歲的馮還堂,是山西省大寧縣白村村民,他如今早已不是貧困戶。說起讓他脫貧的“購買式造林”,依然十分喜悅:“‘購買式造林是個好買賣,一人種樹,全家脫貧!跟著合作社種樹,一天能掙100多元,一年能增收一萬多元!,而且就在家門口,沒有比這個更劃算的事兒了!”
什么是“購買式造林”?即政府制定規劃設計,由造林合作社通過競價議標,與鄉鎮簽訂合同,自主投資投勞造林,林權不變,樹隨地走,當年驗收合格后支付30%的工程款,第三年驗收后支付余款,購買造林服務的組織方式。
山西省大寧縣以“購買式造林”為抓手,在當地組織貧困戶通過參與合作社承接綠化工程,在植樹造林中增收脫貧。隨著群眾投工投勞的領域拓展,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逐步提高,讓群眾在興林增綠中脫貧致富。大寧蹚出了一條產業脫貧之路。
素有“三川十塬溝四千,周圍大山包一圈”之稱的大寧縣,曾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生態脆弱和貧困高發在這里相互疊加。
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省視察時指出:“在生態環境脆弱地區,要把脫貧攻堅同生態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這既是脫貧攻堅的好路子,也是生態建設的好路子。”
一個戰場,需要打贏兩場攻堅戰,“購買式造林”成為破題之舉。由貧困戶所占比例不低于80%的合作社承接造林等綠化工程,既讓貧困群眾受益,也能使綠化工作得以推進。“實施‘購買式造林實現了生態林業和民生林業的有機結合,使群眾在參與生態建設、投資投勞造林管護中的獲得感、受益感、幸福感大大增強。”大寧縣委書記王金龍說。
“購買式造林”,2016年在大寧縣曲峨鎮白村先行試點,2017年在全縣鋪開。組建貧困戶占80%的造林合作社37個,完成購買式造林27.37萬畝,增加勞務收入8625萬元,帶動6772戶20329人(次)實現經濟脫貧。2017年5.31萬畝購買式造林,經過3年的生長與保護,2019年國家林草局專業隊伍驗收后政府購買,三年生苗木保存率達到了90%,高出國家規程(80%)10個百分點,擁有林權的群眾將長期獲得生態效益補償和林木生長收益。
白村“購買式造林”工程一共3500畝,馮還堂是第一批加入該工程的村民,“當時有點兒顧慮,種個樹還能掙錢?萬一干完活不給錢怎么辦?但是駐村書記和合作社領導都不斷動員,我就試著參加了。”
馮還堂家里一共兩口人,“為了養家,種地、下煤窯、煉鐵礦,啥都干過。”可辛苦一年,日子過得依舊緊巴。“2016年10月我干了20多天,沒想到掙了1800多元。不用外出,種樹也不累,工錢還不克扣。”馮還堂十分欣喜。

合作社成員在栽種油松。
2016年的試點成功,讓白村村民看到了希望。過去這里的村民經濟收入主要依靠種植玉米和外出務工,而地里的收成往往是不盡如人意,非常微薄。“到了2017年,村里一號召,立刻就有124名村民報名參與進來,其中精準扶貧戶111名,占比89%。”曲峨鎮包村工作隊隊長賀森林說。
“我們這兒適合種樹的時間是3個多月,2017年的時候我們計算了下平均每個人3個月能種35畝地,一畝地能掙360元,這樣一個人能有12600元的收入,僅此一項,就能讓一個三口之家脫貧。”賀森林說,“我們種樹的工錢是按照多勞多得的原則,有的人一天都不落地參與種樹,能收入兩萬元左右,有的人種的天數少、干的活少,連一萬元都掙不到。”
馮還堂樂呵呵地說:“以前是要我種樹,現在是我要種樹。”
在山西省《關于積極穩妥推行購買式造林促進林業發展提質增效的指導意見》的指導下,“購買式造林”被山西其他縣廣泛采用。
合作社既然可以造林,能不能推廣到其他領域?“現在,我們已經把購買式造林的成功經驗拓展到農村道路修建與養護、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中,組織村民承接工程、發展產業,從而實現脫貧,分享發展紅利。”大寧縣扶貧辦主任馮海帆說。
除了復制購買式造林的經濟模式,大寧縣也努力拓展多領域的生態扶貧,構建生態與脫貧的“雙贏”模式。
據了解,大寧縣財政每年投入150萬元,對未納入生態效益補償范圍的生態林和達產達效前的經濟林,給予每年每畝5元的生態效益補償,保護綠水青山,增加金山銀山;同時推進林業資產性收益,龍頭企業成立合作社,群眾以林地經營權、造林投資入股,目前兩個合作社與221戶簽訂入股協議,入股林地7708畝,受益年限30年,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收益有分紅”,構建產業發展的長效機制。
“發展產業才是根本。”王金龍說,“我們要通過3~5年的時間,打造華北最大的花卉基地。通過這幾年對合作社的優先扶持,讓村民隊伍壯大起來,引導扶持合作社圍繞‘有機大寧‘園藝大寧發展產業,走出產業興旺之路。”
大寧縣投入1.3億元對入駐花卉企業基礎設施給予30%~40%的獎補,隆泰花卉已投產4.23萬平方米連棟溫室、正在建設2.46萬平方米溫室,盛世蘭花2萬平方米溫室主體已建成,全力打造花卉產業集群,帶動群眾發展花卉產業,把綠水青山的種質資源轉化為增加金山銀山的生態產品。
此外,大寧縣還嘗試構建農村“三級市場”,完善提高“兩山”轉化的有效實現途徑;加快推進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探索聯合總社參與國企混改、與民營企業合股聯營、抱團發展,組織群眾參與黃河采砂、煤層氣開發、建設花卉產業集群、生豬養殖、釀酒養牛等,繁榮發展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全力推動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奮力蹚出具有大寧特色的鄉村振興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