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婉潔 李文一
2016年以來,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累計投入扶貧資金33.26億元,實施扶貧項目2634個,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兩不愁三保障”主要指標全部解決到位,生產生活狀況明顯改善,全縣鄉村呈現出新的發展局面。
2016年至2019年,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354元增加到11714元。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016年的3362.59元增加到2020年的7892.39元,年均增長23.9%,貧困群眾“兩不愁”質量水平明顯提升。全縣貧困發生率由32.5%降至0.66%,年均減貧2萬多人,全縣253個(含2018年新識別24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2020年2月,河北省政府正式公告蔚縣脫貧摘帽。目前,全縣貧困人口全部高質量脫貧,徹底終結了絕對貧困歷史。
回顧蔚縣這5年來的脫貧攻堅實踐,其中一項“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的成效尤為顯著:實施“洗手洗臉”工程,建起“孝心浴室”51家,引導村民樹立文明健康的生活觀念,讓脫貧從干干凈凈的正常生活開始;以“自強做人、自立做事、講誠信、懂感恩”為主題,創辦“愛心超市”152家,開展“四星四戶”“雙向積分”等系列評比活動,讓群眾在鄰里示范中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樹立“孝善可敬、安貧可恥、勤勞光榮”的觀念;開展“感黨恩·唱鄉音·助脫貧”原創村歌比賽活動,共編創村歌489首,群眾自己唱身邊的事,讓群眾唱起來、干起來、樂起來……
白莊子村距離蔚縣縣城63.5公里,被萬畝大山阻隔,是全縣著名的深山村。由于村子位于高山地帶,農業基礎較差,且貧困人口主要為老弱病殘,長期閉塞而貧困的生活使得部分群眾失去了希望,嚴重缺乏脫貧內生動力。
回憶起白莊子的脫貧之路,草溝堡鄉鄉長賈煥勇眉頭緊鎖,艱難地說出一個字:“難!”
“白莊子不洗衣”是流傳在十里八鄉的口頭語。工作隊決定,提振精神面貌先從衛生抓起、從洗手洗臉抓起。“我們隔周在全村評選勤勞致富星、文明誠信星、清潔衛生星、脫貧光榮示范戶、感恩愛黨示范戶等榮譽,同時也評比‘環境衛生最差戶,把星星掛在門牌上,村民進出門抬頭就能看到。”駐村第一書記邢永旺介紹,對獲得榮譽的村民,工作組會發放肥皂毛巾等小禮品,而受到批評的村民,會因為覺得臉上無光而抓緊整改。
70多歲的白貴富一輩子沒洗過澡。走進村委會建設的“孝心浴室”,熱乎乎的水落在身上的那一刻,白貴富嚇得直嚷嚷要出去。洗完澡后,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換上了新衣,又嚷嚷著“還要再洗”。“一是貧困戶可以免費在‘孝心浴室洗澡,二是堅持有老人的子女必須先給父母洗浴才能自己洗澡的原則,激發尊老愛老敬老的傳統美德。”賈煥勇說。
“洗”出了精神面貌,接下來就是全方位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

幸福生活都是奮斗出來的。
距離白莊子村70多公里的涌泉莊鄉西窯頭村村民劉紅枝來到愛心超市,掏出積分卡交給工作人員,從貨架上挑選了6袋洗衣粉、3條毛巾、一個香皂盒和一盒潤膚霜,一分錢不花,用平時積攢下的積分兌換了這些日用品。
“參加公益活動1小時加2分、評為最美庭院加6分、學生考試平均分92分以上加10分、文明家庭加20分……”提起村里的積分管理辦法。西窯頭村村民每個人都能說出幾條。“你家加了多少分?”成了西窯頭村每天的熱門話題。小積分換來大改變,從點滴小事中喚起群眾的心氣,激發貧困戶“比著干”“爭著干”的內生動力。
在白莊子村、西窯頭村、孟家堡村等村子定期舉辦的“道德大講堂”上,邀請縣內專家、老師到村里講國學、講傳統,通過唱一首歌曲、講一個故事、誦一段景點、學一門禮儀、做一番點評的“六個一”流程,組織群眾學文化、學知識、改陋習、重塑價值觀,扶起脫貧的志氣、挺起脫貧的腰板,真正激發出脫貧致富的動力。
“真沒想到我們蔚縣還有這么輝煌的歷史”“你看看人家種地真種出新花樣了”……每當請來的專家、老師在村子里講完課后,都會在村民中引起一番熱烈的討論。
“人都說咱小鎮美,美景如畫卷,老門老宅老街巷依稀夢相連……啊!千年古鎮。啊!美麗的暖泉……”未走進河北蔚縣暖泉鎮西古堡村的活動室,悠揚的歌聲就傳了出來。
20多人的村合唱團在劉茂德電子琴的伴奏下,一遍一遍地唱,越唱越有勁兒。74歲的劉茂德是暖泉鎮西古堡村人,對著譜子彈著電子琴,一句一句地教眼前20多個村民唱村歌。“村民們有的不識字,有的不識譜,就是一句一句教,全靠多練習。”劉茂德說。
一首首充滿鄉土氣息、展現農村新容新貌的村歌融入到群眾的日常生活中。比賽現場歌聲飛揚,旋律時而活潑歡快,時而柔和抒情,時而激昂高亢,各鄉鎮用奮進之聲,唱出了打贏脫貧摘帽大決戰的決心。
“扶貧先要扶志”。在脫貧攻堅大戰場上,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是變劣勢為優勢的內生動力。農村地處偏遠,娛樂活動少、文化生活單調,讓貧困戶、廣大農民積極投身脫貧攻堅戰役中,需要精神、文化的激勵與引領。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培育良好道德風尚,豐富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引領提升群眾脫貧內生動力,助推鄉村全面振興,蔚縣原創村歌比賽活動應運而生。
“以前,農民群眾中一直存在著日常娛樂活動少、文化生活單調的問題,隨著村歌比賽活動的開展,農民群眾個個熱情高漲,熱愛黨、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的情感更加深篤。”蔚縣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幾年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蔚縣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鄉村面貌更美了,基礎設施更加完善了,村容村貌更加整潔了,屋內庭院更加優美了;群眾生活的變化翻天覆地,吃穿住教醫有了保障,基本生活不用愁了,思想觀念發生了轉變,懂得勤勞致富了,生活習慣發生了改變,懂得享受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