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通知,支持創建北京、天津(濱海新區)、杭州、廣州、成都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這是繼上海(浦東新區)、深圳、濟南-青島3個先導區后,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第二批先導區名單。至此,全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已增至8個。
工業和信息化部在發文中強調,北京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要結合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整體部署,發揮技術原創、產業生態、人才基礎、發展環境等多重優勢,加快核心算法、基礎軟硬件等技術研發,加速智能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聚焦智能制造、智能網聯汽車、智慧城市、“科技冬奧”等重點領域,加快建設并開放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場景,優化治理環境,持續推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超大型智慧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區和改革先行區。
天津(濱海新區)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要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面向產業智能轉型、政務服務升級和民生品質改善等切實需求,發揮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政策優勢,推動智能制造、智慧港口、智慧社區等重點領域突破發展。著力建設人工智能基礎零部件、“人工智能+信創”產業集群,打造共性技術硬平臺和創新服務軟平臺,推動人工智能產業補鏈強鏈。
杭州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要充分發揮城市數字治理、先進制造等方面的基礎優勢,進一步深化人工智能技術在城市管理、智能制造、智慧金融等領域的應用。通過改革創新舉措,積極探索符合國情的人工智能治理模式與路徑,促進新技術、新產品安全可靠推廣,著力打造城市數字治理方案輸出地、智能制造能力供給地、數據使用規則首創地。
廣州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要緊扣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要求,充分利用產業鏈條齊全、創新要素匯集、應用場景豐富等條件,高標準建設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實驗區。聚焦發展智能關鍵器件、智能軟件、智能設備等核心智能產業,面向計算機視覺等重點技術方向和工業、商貿等重點應用領域,不斷挖掘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場景,為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提供新動能。
成都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要立足“一帶一路”重要樞紐與戰略支撐點的區位優勢,把握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以人工智能賦能中小企業為重要抓手,聚焦醫療、金融等優勢行業,釋放應用場景清單,促進技術-產業迭代發展。要結合西部地區特點,在政策、機制、模式創新上積極探索實踐,打造有活力的產業生態圈和功能區,輻射帶動區域人工智能融通發展。
2月9日,首款國產量子計算機操作系統——“本源司南”在安徽省合肥市正式發布。該系統由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實現了量子資源系統化管理、量子計算任務并行化執行、量子芯片自動化校準等新功能,可以使量子計算機的運行更加高效、穩定。
相比于經典計算機,量子計算機最突出的優勢在于強大的計算能力,但目前全球范圍內可供使用的量子計算機只有50臺左右,如果不能做到有效利用,就會出現算力浪費的情況。因此,量子計算機也需要操作系統對其進行有效調配和管理,硬軟件協同發展才能讓量子計算機實現落地應用。
本源量子研發團隊利用量子卷積神經網絡模型開發出的量子圖像識別應用,可將圖像識別任務轉化為多個量子線路,在經過量子態數據編碼之后,這些量子線路就處于排隊等待運行狀態。通過“本源司南”的統一調度管理,這些量子線路在單個量子芯片上可以被并行執行,不僅大大減少了整體線路運行時間,還有效提高了量子芯片的整體利用率,使得當前有限的量子計算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據悉,下一步,本源量子研發團隊將基于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本源量子計算機集群、“本源司南”量子計算機操作系統、本源量子云平臺以及豐富的量子軟件與應用,打造完善且開放的量子計算服務生態,與量子計算產業鏈企業共同實現量子計算的廣泛應用。
2月4日,MSCI(明晟公司)正式推出MSCI中國科技100指數以及中國A股在岸科技100指數,以滿足境內外投資者對中國領先的科技及創新型經濟企業的投資需求。上述指數的成份股橫跨A股、港股與美股市場,將科技公司市值與個股和科技子主題的相關性同時納入考慮。從具體成份股來看,美團、阿里、騰訊的權重位列指數前三位,美團權重排名第一,為12.85%。
“過去五年,中國已逐步由以生產制造業帶動的‘傳統經濟轉型至由消費及服務主導的‘智慧經濟,中國企業在創新和研發上的支出在全球日益領先?!盡SCI亞太區業務部總裁林偉杰在發布會上表示,科技類企業正在推動著消費、出行、自動化及醫療服務等多個行業的變革,“因此,投資者提出需要創新的解決方案的訴求,以擺脫傳統行業分類的約束,MSCI創新的泛科技指數也應運而生?!?/p>
MSCI泛科技指數將同時選擇A股市場、港股市場以及在美上市的優秀中國科技公司,在編制上涵蓋27個聚焦科技的子主題,橫跨消費、通信服務、醫療健康及信息技術等多個傳統行業。從具體成分股來看,美團、阿里和騰訊位于MSCI中國科技100指數的前三位,權重分別為12.85%,9.62%和9.42%。此外,百度、京東、小米、網易等互聯網公司的權重也位于成分股前列。
“這種不受制于行業分類的選股方法論,其納入標準獨立于企業所屬行業或細分行業分類,有助呈現跨行業和跨領域的更寬更廣的投資機會?!盡SCI董事總經理暨亞太區研究部主管魏震表示,隨著智慧經濟的發展,上述相關行業的企業數量可能有所增加,指數的目標業務活動以及子主題也會隨著科技創新發展逐漸擴展和完善。
2020年,我國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完成業務收入12838億元,同比增長12.5%,呈現前4個月低速增長、5—7月增速達到高點、再逐月小幅回落態勢。從利潤水平來看,2020年,規模以上互聯網企業實現營業利潤1187億元,同比增長13.2%。得益于成本控制較好,營業成本僅增長2.4%,行業營業利潤高出同期收入增速0.7個百分點。
分業務看,信息服務收入增速穩中有落。2020年,互聯網企業共完成信息服務收入7068億元,同比增長11.5%,增速低于上年同期11.2個百分點。
互聯網平臺服務收入增長平穩。2020年,互聯網平臺服務企業實現業務收入4289億元,同比增長14.8%。其中,以在線教育服務為主的企業增長提速,業務收入高速增長;網絡銷售平臺企業的業務收入增速平穩,直播帶貨、社交團購等線上銷售方式持續活躍;以提供生產制造和生產物流平臺服務為主的企業收入持續較快增長。
此外,互聯網接入服務收入恢復增長,互聯網數據服務收入增勢突出。2020年,互聯網企業完成互聯網接入及相關服務收入447.5億元,同比增長11.5%,其中包括云服務、大數據服務等互聯網數據服務收入199.8億元,同比增長29.5%,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3.9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