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曉飛 董洪辰

1月22日下午,海淀法院收到北京某技術有限公司提交的42份財產保全復議申請書,要求解除法院根據北京某廣告公司申請凍結7871萬元銀行存款的保全措施。
作為訴前財產保全,該系列案件保全流程合規合法,但是復議申請書上“已支付7000萬元”“公司擁有近千名員工,保全行為致使公司無法正常向員工發放工資及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的表述,以及得知北京某廣告公司還有近億元財產保全申請在路上的情況,還是牽動了海淀法院速裁團隊承辦人們的心。
對標“高效審理、善意執行”這一優化營商環境對法院工作的新要求,合議庭成員討論決定,在嚴格遵守法定程序的前提下,要再主動做些對的事。
一場爭分奪秒的閃電戰就此拉開帷幕。
1月25日,星期一。合議庭通知雙方到庭,就北京某技術有限公司提起的保全復議申請進行聽證,組織雙方就財產保全爭議交換證據,聽取雙方意見。
北京某技術有限公司認為,根據雙方業務人員之間的往來郵件,在雙方簽署的數百份廣告合同中,履行期屆滿的合同均已支付,其余合同根據雙方后期溝通,寬限的履行期尚未屆至。北京某廣告公司申請的保全措施沒有事實依據。
北京某廣告公司堅持認為其在42件廣告合同糾紛中提起的財產保全措施合理有據,并強調該公司目前資金缺口大,經營困難,不同意撤回財產保全措施。
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面對爭執不已的雙方,合議庭抓住要害,主動出擊,向雙方分析利弊、釋明法律風險:如果雙方堅持通過訴訟解決,北京某技術有限公司的7871萬元可能在整個兩審程序中都處于被凍結狀態,嚴重影響公司的現金流;北京某廣告公司的保全申請雖然暫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但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該公司也無法使用這7871萬元資金,無法解決資金缺口問題,還有可能面臨保全錯誤被訴的風險。積極尋求和解,才是雙方的共贏之道。雙方當事人對此均認可,但表示雙方之間合同數量大,需要理清賬目才能再談和解。
1月26—27日,合議庭組織雙方對賬。
經過兩天在法院平均每天10小時的對賬,在合議庭的引導下,雙方不僅就涉及財產保全復議的42件合同糾紛達成合意,而且對于雙方2020年度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的全部廣告合同以及2018年度、2019年度的部分廣告合同共計146份合同的總欠款金額達成一致,雙方確認北京某技術有限公司尚未支付的總款項共計8267萬元,達成打包解決的初步意向。
1月28日,星期四。
在擬定具體和解協議的過程中,矛盾再次凸顯:北京某廣告公司為保證資金安全要求北京某技術有限公司先付款,再解封。北京某技術有限公司表示無力再籌措8267萬元,只能先解封、再付款。調解再次陷入僵局。
面對這一突發情況,合議庭迅速聯系速裁團隊負責人、執行部門、財務部門開啟頭腦風暴,尋求解決思路。經過多輪討論、推演和論證,合議庭為雙方設計框架性和解方案:北京某技術有限公司先向北京某廣告公司支付一筆款項,北京某廣告公司收到該筆款項后,申請法院解除對應金額的財產保全措施,北京某技術有限公司將解除查封的相應款項支付給北京某廣告公司,依次滾動操作,直至訴爭款項全部履行完畢。雙方當即認可了這一解決思路,北京某技術有限公司表示其目前能籌集大約500萬元作為和解方案的啟動款,但對于將第一筆兼具擔保和履行功能的款項支付給北京某廣告公司仍有疑慮。

合議庭再次展現司法擔當,同意北京某技術有限公司將第一筆款項支付至法院賬戶作為保證金,并且監督雙方整個和解協議的履行。在合議庭的保證下,雙方當事人靜下心來繼續就和解協議細節進行溝通。
1月29日凌晨0:30,共計21條的和解協議最終確定:北京某技術有限公司向法院交納保證金5667000元,北京某廣告公司在法院收到保證金后立即申請解除相應金額的財產保全,北京某技術有限公司在相應款項解除凍結后將款項支付給北京某廣告公司,進入下一個566萬元的解封、付款流程,依次滾動操作,直至8000萬元款項履行完畢。
和解協議中“由法院監督和解協議的執行”的約定讓雙方都很安心。北京某技術有限公司當即撤回保全復議申請。
0:38,合議庭將雙方代理人送出法院。
2月1日起,雙方開始在合議庭的監督下履行和解協議。
雙方都希望能在春節前完成全部和解款項的支付,并解除全部42件的財產保全措施,保證企業安心過年。這對于合議庭來說又是一次巨大的挑戰:42筆財產保全措施,涉及北京某技術有限公司在不同銀行的多個賬戶,以566萬元左右為單位?“解封一批、支付一批”的滾動方式需要來回14次,每一筆的解保不僅需要審執部門的配合,還需要銀行的操作處理及當事人的全力配合。
“當事人有需求,沒什么可說的,只能往前趕!”合議庭第一時間向執行局請求支援,“北京某廣告專線”解封直通車正式發車。
經過5個工作日的超負荷運轉,2月5日,42件財產保全措施解封完畢,北京某技術有限公司將相應解封款項逐筆支付到北京某廣告公司賬戶,和解協議圓滿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