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瑩春
摘要: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對于我國來說是一個基礎性的產業,對于國民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是十分強大的。大豆作為一種農業產業,對于推動經濟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大豆營養豐富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在我國農業生產中位置十分突出。時代發展,農業生產也越來越現代化。對于大豆的種植來講,必須要充分的鉆研種植技術,除此之外還要對于病蟲害的防治有著高度的重視,只有這兩要結合,才能更好的促進大豆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大豆;病蟲害;防治技術
前言:
大豆的營養價值非常高,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大豆在我國種植面積非常廣,對于促進農民的經濟收入提高有著非常好的作用。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種植技術水平比較低,以及病蟲害等不良因素的嚴重影響,直接導致我國大豆種植產業的發展比較差。所以為了更好的促進大豆質量和產量的提高,必須提升大豆種植技術以及對于大豆病蟲害的防治技術,這樣就能夠促進大豆種植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大豆種植技術
在進行大豆種植時,對于大豆產量和質量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其中大豆的種植密度和栽培管理是對于大豆的產量和質量影響最大的兩種因素,一般大豆是種植在比較寒冷的東北地區的,所以種植的密度要比較大,像在溫度比較高的黃淮海地區種植大豆就必須要每顆苗之間距離要大一點。同時在種植時也要注意種植的時間和種植的氣候,除此之外還要重視大豆播種的深度。如果種植大豆的時間比較早或者是種的太深了,就非常會容易出現病蟲害病毒會嚴重導致大豆減產,甚至是顆粒無收所以栽培管理必須要嚴格控制大豆的種植密度,同時增加肥料以及活性菌肥的使用,采用更加科學的施肥方式來把肥料的利用率提高,促進大豆的產量和提高。
1.對矮苗進行窄行密植技術
矮植株必須要進行窄行密植技術的使用。使用這種窄行密植技術能夠幫助大豆的生長。較矮的大豆生長所需時間是比較短的,所以在相同時間內,高植株和矮植株相比,矮植株能夠獲得更高的產量。應用這種技術的關鍵是選擇植株比較低的豐產抗病品種,通過對于播種的深度進行把握,使得大豆能夠更好的生長,促進質量和產量的提高。
2.大豆施肥進行三壟種植技術
這種技術的使用主要在于起壟,這項技術的核心就是要把籠底弄成又深又松,龍體必須要進行施肥,而且要分層進行施肥,這樣就能夠促進大豆的生長速度提高,從而更好的促進大豆的產量提高。這種技術是我國大豆產區這幾年以來重點推廣的種植技術,如果能夠把這種技術科學合理的使用,就能夠使得土壤更好的輸送養分給大豆,所以大豆在后期的品質和產量都能得到相應的提高。
二、大豆病蟲害防治技術
大豆在生長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病蟲害,病蟲害類型是非常多的,比如有蚜蟲和食心蟲等等病蟲害。為了能夠使得大豆更好的生長,必須要在播種之前將種子的質量嚴格控制,并且需要根據當地的具體氣候情況來選擇適應當地氣候的品種和類型。比如說在黑龍江地區,黑龍江地區氣溫比較低,所以在選種時必須選擇比較耐寒的大豆種類。如果想要從根本上將病蟲害防治,就必須對于種植抗病蟲害的性能展開具體針對的檢測選擇防治病蟲害性能較強的品種來進行種植。
1.土壤管理技術
在大豆種植的過程中產生很多的病蟲害,而大部分的病蟲害都可以利用輪作倒茬或者是改善土壤的環境來進行防治和控制的。連續多年種植大豆,要和小麥和玉米進行幾年的輪作倒茬,這樣在增加活性菌或者有機肥的使用,從而創造出促進大豆生長的土壤環境,就能夠降低病蟲害的支原基數,從而減少病蟲害。通過利用病蟲害在土壤表層越冬的特點將土壤在冬季進行灌水和深翻,能夠促進病蟲害的生存,環境被破壞使得病蟲害在冬季被有效鏟除,使得病蟲害防治工作有效發揮作用。
2.種子包衣技術
這種技術在國外已經廣為流傳使用。這是一種簡單且方便容易的防治病蟲害增產的技術。種子包衣技術可以防治大豆,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對于大豆根腐病能夠得到非常有效的防治。對于這些病蟲害的有效控制時間,能夠長達40天,甚至比40天更多,對于蚜蟲來講,整個生育期都不用防治,所以在防治病蟲壯苗增產的效果上顯得尤為突出。近些年來,黃淮海產區的大豆病毒發生非常頻繁,如果運用包衣技術來進行后期的科學管理,一般能夠使得畝產達到320斤到400斤左右,若是沒有應用這種技術,則會使得大豆因為病蟲害顆粒無收。
3.降低病蟲害發生率的防治技術
農業防治技術關注的方面非常多,尤為要注意這兩個方面,首先是篩選高質量的大豆品種進行種植。同時還要進行合理的輪作倒茬,運用科學的施肥方法,對后期的大豆種植做出良好的補肥工作。在東北地區必須要大力推廣三農種植技術,而在黃海海地區必須非常重視窄行密植技術。只有將種植密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同時在后期加強對于大豆的管理,這樣就能夠促進大豆產量的有效提高。
4.綠色綜合防治技術
大豆種植必須要在苗期,就要加強管理,把弱苗和小苗要及早的進行剔除,在出苗的10天10將頁面進行噴施。重要的病蟲害防治藥物,來把傳播昆蟲危害的途徑割斷,這樣就能夠更好的預防傳播病毒,從而有效的在苗期將病蟲害進行防治。在大豆初花到盛花時期,也要進行具體藥物的防治工作,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促進大豆的產量有效提高。對于食心蟲的防治必須要在實心蟲的化蛹時期就開始增加對斗茶地的中宮次數,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大豆蟲害防治工作的有效進行。
結束語:
大豆種植是我國農業生產中一項非常重要的產業大豆的產量對于人們的生活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有關大豆種植的相關技術人員以及農民科技工作者都必須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將大豆種植技術不斷完善,不斷創新,鉆研出更加符合本地區的大豆種植技術以及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從而能夠更好的提高大豆的質量,能夠更好的發揮大豆在經濟社會中的作用,從而保證人們生活中的使用量。
參考文獻
[1]孫穎娟.黑龍江省優質大豆無公害植保新技術的應用探討[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5).175,177.
[2]潘校成.淺析北方大豆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5).200-201.
[3]付之義.大豆病蟲害防治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現代農業研究,2017,(3).67.
(項城市孫店鎮人民政府?河南?項城?46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