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懷龍 沈陽體育學院 劉冠銘 東北大學
東京奧運會女子籃球項目四分之一決賽中,中國女籃以70:77不敵塞爾維亞隊,最終獲得了第五名的成績[1]。在歷屆世界大賽中,中國女籃后衛、替補的發揮一直是制約中國隊成績的短板。本研究以東京2020年奧運會女子籃球項目比賽為研究平臺,找出本屆奧運會中國女籃的三個弱勢群體與前4強隊的差距,并提出建議。
通過國際籃球聯合會官方網站:www.fiba.basketball[1]獲取奧運會球員信息及技術統計數據,查閱2020東京奧運會女子籃球項目比賽相關資料。
對中國隊及4強隊(美國、日本、法國、塞爾維亞)比賽的有關指標進行統計,包括上場人數、上場時間、技術指標3方面。
對中國隊及4強隊后衛、前鋒、替補及年輕運動員群體的上場人數、時間、技術指標進行比較分析,以找出群體差距。依據國際籃球聯合會官方網站,將24歲及以下運動員歸為年輕運動員。
群體,泛指本質上有共同點的個體組成的整體,本研究中指具有共同的標準、目標和規范的群體;其參照群體是指本屆奧運會女子籃球項目4強隊。群體規模即群體內成員的數目,其下限為2人;群體規模用上場人數表示[2]。本研究主要研究中國隊后衛、前鋒、替補及年輕運動員群體與參照群體的差距。
1.上場人數及時間
表1可見,中國隊與4強后衛運動員場均上場人數、時間以及中國隊場均上場人數皆少于4強隊。由表1分析可見,4強隊后衛群體場均上場人數多、上場時間少(除法國隊)。說明陣容輪換更合理,使得后衛隊員有更多的休息時間做好體能儲備。

表1 中國隊與4強隊后衛運動員群體上場人數及時間對比一覽表
2.技術指標
表2可見,中國隊后衛隊員的總命中率、2分命中率、搶斷三項正向指標落后于4強隊,場均失誤次數高于4強隊,場均犯規次數高于美國、日本、法國三隊。正負值為該群體運動員在場上時,該球隊得分與對方得分之差。中國隊后衛隊員的場均正負值則高于4強隊。

表2 中國隊與4強后衛運動員群體技術統計指標對比一覽表
命中率是得分的保障,沒有較高的命中率很難贏得比賽[3]。中國隊后衛群體命中率低于法國隊的49.90%,低于美國隊的45.28%,這說明中國隊應加強中距離及三分球投射能力,尤其是在高對抗時完成投籃的能力。
1.上場人數及時間對比
表3可見,中國隊前鋒運動員場均上場人數及時間皆低于4強隊。這說明了中國隊攻防過于倚重中鋒和后衛群體,而前鋒群體對球隊的貢獻較少。

表3 中國隊與4強隊前鋒運動員群體上場人數及時間對比一覽表
中國隊前鋒位置除了老將邵婷表現可圈可點之外,年輕的前鋒運動員只有張茹(22歲)一人,場均上場時間不到3分鐘。其他前鋒為潘臻琦(26歲)、黃思靜(26歲)兩名運動員,場均上場時間和得分分別為16.5min6.3分、15.9min2.5分。可見,除了邵婷,另外三名前鋒運動員未能給中國隊鋒線帶來更大的幫助,前鋒的缺乏已成為中國隊的短板,所以在該位置的上場人數和時間的對比上處于劣勢。
2.技術指標
表4可見,中國隊前鋒隊員在命中率、籃板球、封蓋、得分及效率值四項指標均低于4強隊。在籃板球方面,中國隊籃板球為場均2.98次,低于美國隊的6.03次、日本隊的3.4次、法國隊的2.97次、塞爾維亞的4.03次。中國隊平均身高為186cm,與美國隊186cm,法國隊185cm,塞爾維亞隊185cm基本持平,高于日本隊176cm。說明中國隊前鋒群體在搶籃板球的意識與技術上有待提高。中國隊前鋒群體場均效率值為6.65,低于4強隊。在得分指標上,由于中國隊中鋒位置的優勢,在打法上體現出以內線為主的進攻方式,導致中國隊前鋒群體場均得分只有4.78分,低于美國隊10.93分、日本隊6.96分、法國6.48分、塞爾維亞6.73分。前鋒群體運動員除了邵婷場均10.3分以外,其他3名隊員場均只有3分,使得中鋒得分壓力大,而前鋒無法為其分擔更多壓力。

表4 中國隊與4強前鋒運動員群體技術統計指標對比一覽表
1.上場人數及時間
表5可見,中國隊與參照隊替補隊員場均上場人數皆低于4強隊。比賽中替補隊員穩定的發揮,同時保證多人的輪換可為主力隊員爭取更多的休息時間,以保證他們關鍵時刻出色的發揮。

表5 中國隊與4強隊替補運動員群體上場人數及時間對比一覽表
2.技術指標
表6可見,中國隊替補隊員群體命中率低于4強隊、失誤指標高于4強隊;在籃板、助攻、封蓋及效率值上均高于4強隊。可見,中國隊在該群體的對比上未出現劣勢,中國隊替補隊員場均命中率低于其他4隊。在二分球命中率上僅為28%,而法國隊替補隊員場均二分球命中率可達62.61%;在罰籃方面,命中率僅為39.03%,場均低于強隊23.37個百分點。說明替補隊員應加強得分能力,給予主力隊員更多的幫助。

表6 中國隊與4強替補運動員群體技術統計指標對比一覽表
1.中國隊后衛運動員群體場均上場人數皆低于4強隊;
2.中國隊前鋒隊員群體在命中率、籃板球、封蓋、得分及效率值四項指標均低于4強隊;
3.中國隊替補運動員群體在籃板、助攻、封蓋及效率值上均高于4強隊。
1.中國隊應增強后衛隊員的上場時間及人數;
2.中國隊應增加前鋒運動員群體的上場時間,進而提高該位置的攻防能力;
3.中國隊替補隊員應提高投籃命中率,豐富得分手段、加強得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