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昕昱 廖立宏 吉林省體育科學研究所
對吉林省延邊地區公安系統16個單位部門共計898名職工進行體質檢測與體適能測評。其中男性796人,女性102人;年齡范圍在18歲~64歲之間,平均年齡36.5歲。
問卷調查法、健康體適能檢測法。
體適能檢測分為體質測試和身體健康檢查兩個部分。體質測試儀器由國家體育總局指定的專業設備進行檢測,測試包括身體形態、素質、機能等三個方面11項檢測指標。身體健康檢查包括身體成分、骨密度、動脈硬化風險評估、糖基化檢測等四項指標。
國民體質測評包括形態指標、機能指標、素質指標三大類共11項的測評。參加本項測試的人數為646人,男性572人,女性74人。(表1)

表1 吉林省延邊地區公安系統國民體質測試綜合評價結果
總體評價:
根據國民體質測評結果顯示,優秀人數總比為10.1%,良好人數總比為18.9%,合格人數占總體的百分比為50.8%,不合格人數占總體的百分比為20.3%,說明這部分人群體質總體情況不合格,大多數成員的力量素質(包括上肢、下肢、全身力量)與心肺功能水平普遍較低。
體脂肪率是反映是否肥胖的重要指標;體脂肪率超出范圍則會損害健康。參加體成分檢測共計882人,男性784人,女性98人。在所有受試者中標準健康人數總比為16.9%。脂肪過高人數總比為26.2%。肥胖人數總比為56.9%。(表2)

表2 吉林省延邊地區公安系統體成分檢測結果
總體評價:
該人群肥胖的百分比達到了56.9%,屬于肥胖人群,這種現象與該人群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有關,肥胖會大大提高心臟病、高血壓、動脈硬化、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謝系統疾病和骨關節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病風險,因此肥胖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骨密度T值是通過最高峰值的比較,來反映骨密度是否正常的標準。較高的骨密度是骨質健康的前提條件,同時也可以有效的避免和降低骨折帶來的風險。參加骨密度檢測共計884人,男性784人,女性100人。骨密度正常人數占總比為64.8%。骨質少孔(缺鈣)人數占總比為28.2%。骨質疏松風險人數占為7.0%。(表3)

表3 吉林省延邊地區公安系統骨密度檢測結果
總體評價:
該人群骨質正常的比例僅占到64.6%,說明該人群骨折的風險很高,應引起高度重視。
采用血管彈性程度與血管阻塞程度來評定血管機能水平。測試人數871人,男性773人,女性98人。根據血管機能測試結果顯示,血管柔軟人數占總比為28.9%。標準人數占總比為54.4%。血管較硬人數占總比為9.9%,血管偏硬的人數占總比為6.8%。(表4)

表4 吉林省延邊地區公安系統血管機能檢測結果
總體評價:
該人群血管較硬和血管硬所占比例較高,整體達到了16.7%,說明該人群屬于動脈硬化高風險人群,血管硬化易引起記憶力衰退、心絞痛、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應引起高度重視。
個人綜合評定的分數——健康體適能反映了個人能否滿足日常工作生活的體力,精力需求并有閑暇有余力享受體育休閑等娛樂活動,又有能力應付突發緊急情況的身體能力。健康體適能內容結合了運動及醫學方面的多個指標,測評項目越全面,所反映的健康體適能狀況越準確;綜合評分是通過將測評結果換算成百分制得分,用來反映受試者健康體適能優劣的指標,分數越高,代表健康的趨勢越明顯。參與到整個體適能測評的總人數為898人,良好人數占總比為5.5%,中等人數占總比為53.8%,稍差人數占總比為40.6%,差的人數占總體的百分比為0.1%。(表5)

表5 吉林省延邊地區公安系統體適能檢測綜合評價結果
總體評價:
在全部測試人員中體適能檢測綜合評價結果優秀的人數為0,良好也僅僅占到了5.5%,同時不合格的人數超過了40%,說明這部分人群健康體適能水平差,平時極度缺乏科學地體育鍛煉。該人群在運動、工作過程中非常容易感到疲勞,易受疾病侵襲,建議該人群結合個人的綜合評定報告和鍛煉指導,加強鍛煉,積極改善健康體適能水平。
吉林省延邊地區公安系統職工的整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分析原因主要和不良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環境惡化有關。近些年來,隨著手機和計算機的普及,人們很多時間都生活在高輻射的環境中,人們面對著電腦和電話的時間越來越多,而戶外活動和大自然的接觸則越來越少。隨著國家食品安全的情況越來越惡化,很多危害人們健康的食品進入到百姓的餐桌,地溝油、蘇丹紅、假雞蛋等等現象比比皆是,同時由于職業特點該人群的生活作息和食宿很不規律,熬夜、暴飲暴食等現象更是司空見慣。忽視體育鍛煉和科學健身、暴飲暴食、空氣質量等生活環境的惡化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都是造成該人群體質和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職工所在單位應該定期對職工進行健康檢查,發現問題早治療、早處理。同時社區也應該建立更多的健身場所和醫療機構。政府和有關部門應該整合更多的體育健身資源,讓更多的體育場館面向廣大健身人群開放為我省健身人群提供更多的便利條件。
建議該人群每6~12個月進行一次體質檢測與健康指導,以便及時發現潛在或已存在的問題,進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提高健康意識,降低疾病發生的風險。提倡每天吃多種食品,既吃精糧和高蛋白的禽畜肉,也吃粗糧、雜糧、蔬菜、水果。通過合理的膳食,保證每天所需營養物質。就餐要定時、定量。切勿暴飲暴食,食物要求低鹽、低脂,合理補充高蛋白和維生素(特別是粗纖維類食物)及無機鹽礦物質,全面改善和提高體質健康水平。
可通過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健康體適能水平,建議根據自己的年齡、身體形態、作息時間等因素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項目,科學合理的參加體育鍛煉,盡量堅持鍛煉半年以上,從而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另外在運動中應持之以恒、循序漸進、安全第一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