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城關醫院婦產科,甘肅 酒泉 735099)
盆腔炎是一種發生率較高的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引發該疾病的原因為生殖道及周圍組織被細菌感染,且大量滋生,該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腹脹腰痛、白帶增多、月經失調等,嚴重者可引起不孕[1]。替硝唑是臨床常用的抗菌藥物,對原蟲、厭氧菌等具有較高的活性,多用于治療盆腔炎等疾病,但單用替硝唑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左氧氟沙星是一種抗菌活性強的喹諾酮類抗生素,具有較強的抗菌和廣抗菌譜作用,能有效殺滅體內細菌,抑制病菌滋生,起到控制病情進展的作用[2]。本研究旨在探討鹽酸左氧氟沙星聯合替硝唑對盆腔炎患者血流變與炎癥狀態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2018 年9 月至2020 年8 月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城關醫院收治的102 例盆腔炎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1 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7~46 歲,平均(36.74±4.71)歲;病程1~9 年,平均(4.26±1.15)年;體質量指數(BMI)19.68~24.89 kg/m2,平均(22.03±1.89)kg/m2。對照組患者年齡28~47 歲,平均(37.04±4.24)歲;病程1~8 年,平均(4.33±1.07)年;BMI 19.70~24.58 kg/m2,平均(21.97±2.01)kg/m2。兩組患者年齡、體質量指數、病程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婦產科學》[3]中關于盆腔炎的診斷標準;無其他婦科疾病者;肝腎功能正常者等。排除標準:認知功能障礙、精神系統疾病患者;免疫系統、心腦血管疾病者;惡性腫瘤患者等。該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或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采取替硝唑片(山東魯抗醫藥集團賽特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3090,規格:0.5 g/片)口服,0.5 g/次,2 次/d。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采取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江蘇奧賽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526,規格:2 mL:0.1 g)靜脈滴注,0.5 g/次,時間≥60 min,2 次/d。兩組患者治療周期均為7 d。
1.3 觀察指標①將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進行對比。腹脹腰痛等臨床癥狀消失,子宮及附近件壓痛、炎性包塊、子宮活動受限或粘連等陽性體征消失,B 超檢查正常為治愈;臨床癥狀得到緩解,上述陽性體征具有明顯的改善為好轉;患者呈陽性體征,上述癥狀未改變,B 超檢查顯示異常為無效。治愈率+好轉率為臨床總有效率[3]。② 使用法國STAGO Emo Express全自動凝血分析儀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全血黏度、血漿黏度及血沉(ESR)水平并比較。③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兩組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機速率設置為3 000 r/min,離心15 min,分離血清后使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檢測并比較血清 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 -α(TNF-α)、白介素 -8(IL-8)水平。④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胃腸不適、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
1.4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22.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率用[ 例 (%)]表示,采用χ2檢驗;血液流變學指標及炎癥狀態用()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血液流變學與治療前比,兩組患者全血及血漿黏度、ESR 水平治療后均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炎癥狀態與治療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CRP、TNF-α、IL-8 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不良反應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2 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比較()
表2 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P <0.05。ESR:血沉。
表3 兩組患者血清CRP、TNF-α、IL-8 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患者血清CRP、TNF-α、IL-8 水平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P <0.05。CRP:C-反應蛋白;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IL-8:白介素-8。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例(%)]
盆腔炎是威脅女性生殖健康的常見疾病,其病理機制主要為病菌感染引起盆腔局部組織充血、炎性分泌物滲出、水腫、結締組織增生等病理改變[4]。替硝唑為治療該病的首選抗生素,作為一種硝基咪唑類藥物,可有效抑制病菌活性,對于改善盆腔炎患者臨床癥狀具有一定積極意義,但受抗生素濫用影響,會出現耐藥問題,影響治療效果[5]。
左氧氟沙星是喹諾酮類藥物中的一種,具有廣譜抗菌作用,且該藥物為氧氟沙星的左旋體,無交叉耐藥性,不受質粒傳導耐藥性干擾,該藥物可對細菌DNA 解旋酶活性進行抑制,阻止細菌DNA 合成,發揮抗菌作用,減輕炎癥反應,提高治療效果;同時,其能加強患者卵巢及子宮供血,改善血液微循環及血液流變學[6]。全血黏度、血漿黏度、ESR 水平升高可使血液處于濃稠黏滯的狀態,影響血液循環加速機體瘀血阻滯,造成血液流變學改變,發生循環障礙,加重病情[7]。此項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全血和血漿黏度、ESR 水平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在盆腔炎患者治療中使用左氧氟沙星聯合替硝唑可促進患者血液流變學改善,增強療效,安全性高。
血清CRP 是評估患者機體炎癥嚴重程度的常用指標,敏感度較高,血清TNF-α 是促炎介質,可造成盆腔炎患者盆腔組織損傷,并促進炎癥因子表達,促進病情發展;血清IL-8 是參與中性粒細胞、T 淋巴細胞活化過程的一種炎癥介質,可增加釋放彈性蛋白酶、膠原酶,加重盆腔炎患者患部炎癥反應[8]。鹽酸左氧氟沙星對于患者體內病菌較為敏感,注射用藥可發揮最大藥效,抑制各種病原菌,減少細菌滋生,減少機體感染,減輕盆腔組織炎性浸潤,促進炎性包塊消退,促進炎性反應減輕,進而控制患者病情的發展[9]。該研究結果提示,治療后觀察組血清CRP、TNF-α、IL-8 水平低于對照組,表明左氧氟沙星聯合替硝唑能有效緩解患者機體炎癥狀態,控制病情發展。
綜上,在盆腔炎治療中應用鹽酸左氧氟沙星聯合替硝唑可降低炎癥因子水平,改善血液流變學水平,安全性高,療效顯著,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