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憲
位于美國南部的得州大部屬溫帶氣候,南部部分地區為亞熱帶氣候,冬季溫暖,夏季炎熱。2月14日,一場罕見暴風雪來襲,眾多發電廠扎堆癱瘓。362萬居民斷電斷水,苦不堪言,超過20人死亡。
面對民怨沸騰,科羅拉多市市長博伊德一番言論更惹來沖天怒火。這位共和黨籍市長告訴求助的市民:“沒有人虧欠你或你的家人什么東西;地方政府也沒有責任在這時候支持你們!我厭倦了人們尋求那些該死的施舍,這讓我火冒三丈。”他甚至說:“只有強者才能生存,弱者就該滅亡。”
科羅拉多市屬得州米切爾縣,只有約4100位居民。博伊德這位美國市長在中國也就相當于是個鄉長、鎮長。陡然間成為眾矢之的后,他一方面辯稱民眾不應斷章取義地看待他這番言論,另一方面又承認自己“用詞不當”。暴風雪中燒起的這把火,最終導致博伊德和他的妻子雙雙丟了工作。
在這場天災中表現得不靠譜的不僅僅是博伊德市長,還有那位大名鼎鼎的得州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特德·克魯茲。2013年9月24日至25日,克魯茲利用美國國會“冗長發言”規則發表長達21小時19分鐘的冗長演說,全力抵制時任總統奧巴馬的醫保預算,自此成名。2016年,也想爭當總統的克魯茲曾與特朗普在共和黨黨內初選中互撕得很是難看。今年2月17日,克魯茲被曝當得州民眾在冰天雪地中遭難之時,他攜家人前往溫暖如春的墨西哥坎昆,既度假又“避難”。這位平日滿嘴仁義道德的政客,此時表現得如此不堪。一時間,“坎昆克魯茲”“逃跑的特德”“虛偽的化身”等唾罵,讓他無地自容。
突發災難是對一國、一地執政水平、基礎設施、應急能力的考驗。這場在美國東北部冬季常見的暴風雪令得州一敗涂地,天災背后的“人禍”明明白白,而且不僅僅是一些政客一時應對失誤所致。
以“孤星之州”自詡的得州是僅次于阿拉斯加的全美第二大州,一直都以特立獨行自傲。在美國本土48個州中,能源業極為發達的得州是唯一擁有獨立電網的州。美國國務院外國記者中心曾專門組織駐美外國記者到得州,專題采訪當地的能源及電力發展狀況。但這種表面光鮮的背后有著極大的隱患:得州與美國東、西部兩大電網的隔絕,使得該州遭遇非常情況時電力無從及時替代。而資本的謀利本能,又使得私人電力公司多年來在投資電網設施時,不愿為小概率的“萬一”極端天氣事件進行投入,結果必然導致“萬一一到,全都亂套”。
這場暴風雪,也再一次揭開了美國社會貧富不均的創傷。得州大規模停電期間,首府奧斯汀市中心和西部較富裕社區從未斷電,東部社區則斷電數日,而那里居住的多為低收入者和少數族裔。這令人想到2005年“卡特里娜” 颶風肆虐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時,受災最重的是窮人聚居的下九區。十年之后,當我踏訪那方地界之時,看到與富人區的災后重建相比,下九區仍為滿眼破敗。
貧者愈貧,富者愈富。這類“雙城記”的故事平日在全美各地也隨處可見,更不用說在遇到天災人禍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