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婷婷

營商環境
市人大常委會與四川省人大常委會簽訂關于協同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合作協議,建立工作機制;同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立法,探索建立市場準入異地同標機制,推動要素市場一體化,著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從當年的小作坊到如今的上市公司,重慶華森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見證了我市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同時也成為受益者。
市人大代表、華森制藥董事長游洪濤曾是一名骨科醫生,擔任過四川省瀘州醫學院(現更名為西南醫科大學)副教授、瀘州醫學院附二院副院長。1997年,他辭職下海,在榮昌區創辦了華森制藥。
游洪濤回憶,公司成立之初條件非常艱苦,是一個無廠房、無產品、無人才、無市場的“四無”企業。之所以能把企業做起來,他認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良好的營商環境,“我幾乎沒有花多少精力去協調政府各部門的各種關系,專心去做好技術、市場、品牌。”
如今的華森制藥已是一個有著22條生產線、70個藥品批準文號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2017年10月20日,華森制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為渝西地區首家、全市第50家主板上市公司。自掛牌上市后,很多地方拋出橄欖枝,邀請華森制藥去投資建廠,都被游洪濤一一拒絕了。
游洪濤說,不僅僅是華森制藥,他身邊的企業家們也對重慶營商環境的改善感受頗深。
“‘十三五期間,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重慶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提升。”游洪濤說。
2018年,我市召開全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市委市政府進一步表明要全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新發展。政府鼓勵民營經濟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招商引資、減稅降費等相關政策舉措,讓企業有了更多獲得感。公檢法司也充分發揮司法行政職能作用,不斷提升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能力和水平,護航重慶高質量發展。
“市、區級領導多次深入企業走訪、座談、現場辦公,為華森制藥解決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問題。比如用電成本高的問題。”游洪濤說,目前華森制藥享受直購電電價,每度電的價格降低了0.27元,一年就可省下幾百萬元。
“重慶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托‘互聯網+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實現了‘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推動營商環境的大幅改善。”游洪濤還記得為公司引進的國際性人才辦理簽證一事,政府辦事效率之高,讓這些回國的專家們都為之感嘆。
更令游洪濤印象深刻的是,市人大常委會積極創新人大監督方式,開展民營企業發展法治環境工作評議,為企業發展擎起公平和法治的藍天。“監督逗硬,對政府的觸動很大。”游洪濤說。
“企業受到了公平的對待,這是我這幾年最大的感受。”因此,游洪濤對未來重慶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和企業發展充滿期待和信心。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優化營商環境最有力的手段就是用法治來作堅實保障。因此,游洪濤說,目前我市正在加快制定的《重慶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必要且重要。
“政府已經出臺的政策措施沒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因此統籌性、協調性、約束性不足。重慶要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就必須通過地方立法確定更多‘剛性約束,統籌系統解決共性問題。”游洪濤建議,在立法過程中要對標對表世行標準,進一步傾聽市場主體的意見,了解市場主體到底需要什么、企業發展過程的難點痛點重點是什么,堅持問題導向,立法才能夠接地氣。
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一直是企業家關注的焦點。尤其是中小企業,遭遇問題后往往缺乏反映渠道。因此,游洪濤格外推崇榮昌區建立的營商環境觀察員工作制度。
“榮昌區聘請不同崗位的人擔任當地經濟發展的‘觀察員,為改進營商環境‘進言,對損害企業利益行為的‘吐槽,給政府部門‘找茬,以進一步構建良好營商環境格局,值得推廣。”游洪濤說。
目前,川渝兩地正在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游洪濤呼吁,兩地要加強聯動,注重政策接軌、標準互認、市場融通。“惟有突破壁壘,才能真正實現‘一家親‘一盤棋‘一體化發展。”
2019年,重慶市成立了非公有制企業信用建設促進會,第一屆會長就是游洪濤。
“信用缺失會增加企業成本,也會影響企業健康發展,應該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游洪濤認為,信用建設離不開政府主導、行業自律、社會共建。因此,在《重慶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制定中,要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作為重要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