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振華
摘 要:零部件測繪是很多比賽的比賽項目,零部件測繪比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能使學生成為具有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本文分析提出,開展零部件測繪教學需要制訂完整的零部件測繪教學實施計劃,制定合理、系統的人才培養方案,建設完備的專業教學資源,培養復合型、創新型的教師隊伍以及良好的以賽促學、以賽促練的機制。
關鍵詞:零部件測繪 專業技能 復合型人才 以賽促學
近年來,技能大賽的成績已經成為評價一所學校技能教學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企業對機械專業學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他們成為一專多能、有過硬的專項技能、有系統的專業基礎知識的復合型人才,以便能較快地適應企業崗位工作。
一、零部件測繪教學的意義
近幾年,零部件測繪與CAD成圖技術項目比賽在省級和地市級如火如荼地開展。這些比賽有一個共同點,要求學生至少掌握三項以上的基本技能:能查閱專業的技術資料;有較好的機械制圖、識圖能力;能熟練操作CAD軟件等基本技能。此類項目比賽要求選手對實際零部件進行測繪后,根據測量結果運用軟件繪制出零件圖及裝配圖。在實際生產中,此過程也是機器維修必不可少的過程,是企業進行逆向工程研究的手段之一。零部件測繪的教學也成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過程。學生通過測繪訓練不僅可以認識和熟悉機械零部件,而且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零部件測繪的教學實踐
(一)制訂完整的零部件測繪教學實施計劃
科學的教學計劃是教學實施的基礎,在零部件測繪課程教學實施之前,學生已經學完機械識圖、機械基礎、零件測量技術、鉗工等基礎課程,達到了鉗工的初級水平。在此教與學的基礎上,筆者準備了完整的零部件測繪的教學實施計劃,層層有序推進,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教學計劃分為兩大梯度模塊,分別為基礎模塊和提升模塊,其中基礎模塊主要根據典型零件結構,由軸類零件、盤套類零件、叉架類零件、箱體類零件以及裝配圖組成;提升模塊內容比較難,需要遴選一些有難度的、貼合實踐的零部件對學生進行技能強化提升訓練。
(二)合理的實施過程
根據班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合理分組,人數過多或者過少都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計劃。每個小組4~6人為宜,每組安排1~2人參與過興趣小組學習的學生,讓其擔任組長,使之起到小導師的作用。組長帶領組員進行任務分配,并確定方案。零件的表達方案允許有所不同,但要求學生學會分析方案的合理性。整個過程要求教師在課程實施前對整個教學過程會出現的問題有一定的預判,及時提醒學生正確使用拆裝工具及測量工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留有一定的自主思考的空間,盡量不要干預太多。
針對企業生產實踐的零部件測繪教學,要求學生了解原理,有順序拆裝;圖紙上的公差、技術要求等標注要能夠查閱相關的專業技術資料。只有經過測繪實踐訓練,學生的各項能力才能得以提高,才能更好地適應企業的工作崗位要求。
(三)注重結果的分析和評價
零部件測繪教學實施之前,教師要準備好比較合理的參考方案。可將每個小組訓練的結果和參考方案進行一一對比,分析其方案的完整性及合理性,各小組之間還可以進行互評,并提出建議和意見。
零部件測繪教學結束后還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各小組可以推薦一名或者幾名組員進行具體測繪過程的展示,相互學習借鑒。
三、零部件測繪教學效果分析
(一)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了一定的提升
經過零部件測繪各個項目的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提高。通過小組合作,能力強的學生帶動能力弱的學生,一起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的整體學習主動性有了較大提高。經過零部件測繪課程的學習之后,學生對軟件學習的勁頭更足了,對專業學習更加主動了。
(二)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零部件測繪教學是以項目教學、任務驅動的形式來具體展開的,測繪的對象都是典型的零部件。教學的所有環節都需要學生動手完成,而不是照著標準圖紙照搬照抄。整個零部件測繪教學也是對學生所學內容的復習鞏固和提升,要求學生掌握查閱相關的專業資料的方法,能快速利用CAD軟件進行繪圖。
(三)學生的創新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結合零部件測繪比賽項目比賽要求,筆者在零部件測繪教學中加入了結構創新部分的內容,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和參照相關設計對原有部件提出創新設計的思路,學生通過組內討論、頭腦風暴等形式來優化結構、進行創新設計。這一環節促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參照現有的設計提出更多可行性的設計,提升了信心。
四、對零部件測繪教學的思考
(一)制定合理、系統的人才培養方案
機械專業的復合型人才,應具有查閱專業技術資料的能力、有機械制圖識圖測繪的能力,有金屬材料的判斷能力,有加工工藝的基本知識,有零件檢測的處理能力,還要有計算機輔助軟件的應用能力等。這些能力的取得不僅需要教師努力地教,更需要學生自主地學。因此,可以從學生的興趣著手,培養他們的專業熱情,讓他們愛上自己的專業。
(二)建設完備的專業教學資源
專業教學資源包含課程的學習、評價體系、虛擬實訓、在線培訓等功能。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有針對性的網絡課程來豐富學習資源,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通過線上和線下的學習與交流,促進師生共同進步。
(三)培養復合型、創新型的教師隊伍
不斷發展的職業教育,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個良好的競賽教學團隊應該是一支復合型、創新型的技術技能教師團隊。教師在指導比賽過程中也在不斷成長,以賽促教,以賽促改。為了打造復合型師資團隊,可以定期開展精準培訓,提高教師的水平。
(四)良好的以賽促學、以賽促練的機制
以賽促學、以賽促練很好地結合企業生產實踐和教學實際,將競賽和課程教學、技能教學、頂崗實習教學緊密結合,將學、練、賽、教、改有機融合在一起。以比賽為支點來促進教學,促進學生學習,促進教學改革。通過比賽的磨煉,學生變得成熟自主,有思考深度,有專業素養。
五、小結
零部件測繪只是機械專業學習的一個階段的測試,它是對學生機械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學習的一個考核。零部件測繪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具有企業頂崗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比賽背景下的教學很多時候是精英式的教學,只有當比賽選手的培養模式應用于日常教學,才能將真正的技能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從而讓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自己技能的快速提升,讓每個學生都具有較高的技能水平。這也是技能大賽的激勵作用,技能大賽的魅力所在。
參考文獻:
[1]謝婷婷. “以學定教”視角下的《機械零件測繪》教學重構課例解析[J]. 科學咨詢, 2019 (1).
[2]李妍. 軸類零件測繪教學案例[J]. 考試周刊, 2015(90).
[3]袁勇.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零件測繪”教學中的應用[J]. 職業教育研究, 2008(8).
[4]陳全, 錢可強. 零部件拆裝及測繪實踐[J]. 價值工程, 2014 (6).
(作者單位:浙江省義烏市城鎮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