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怡冰
影視音樂鑒賞是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于2018年秋季開設的一門校內公共選修課,課程至2020年9月已陸續運行三個學期。經過實踐,任課教師從公共選修課方面進行了教學改革試驗的初次嘗試,在線上線下課程的混合教學過程中也遇到一定的困難和問題。文章從混合式教學法教改項目的角度出發,通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公共選修課對于當代大學生選擇的價值和意義。
一、影視音樂鑒賞混合式教學課程概論
(一)課程概述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對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提出新的要求,混合式教學法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被提出。它的教學實施過程是,教師將傳統教學與網絡學習兩種方式相互結合、相互滲透,同時進行、共同發展,即線下教學和線上教學共同完成一門課程的教學任務。其中,線上教學是作為必備教學過程而存在的。這種全新的教學方式致力于將當代教育教學模式匹配于高速發展的信息技術,運用信息技術從多維度開發更先進的教學模式。
影視音樂鑒賞混合式專題研究項目于2018-2019年第一學期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法進行授課,效果較好。大學生在短暫的線下授課交流之后,能夠在課余時間利用線上教學資源,繼續提升影視音樂鑒賞能力。通過實踐,影視音樂鑒賞混合式專題研究項目的工作獲得大學生的支持并取得成功,在2020—2021第一學期內容實踐的開展過程中,加入了更多的線下知識,以結合和支持線上課程的內容邏輯和知識脈絡,保證了影視音樂鑒賞課程的與時俱進、內容和知識的創新性。
影視音樂鑒賞是一門以音樂為導向、以電影為主體的藝術鑒賞類通識課程。在該課程中,電影和音樂互為輔助和支撐,通過電影來認識音樂、欣賞音樂,通過音樂來解讀電影、賞析電影。電影材料為當下主流和經典之作,分為流行音樂題材、影視歌劇題材和經典動漫題材三大類,能夠充分發揮該課程中鑒賞和賞析的實際性作用。
(二)課程開設的意義
受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在應用型高校體系中,公共藝術鑒賞類課程與大學生社會能力塑造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基于現階段各大高校的轉型路線等內容,結合校內培養應用型人才性質角度,針對大學生社會能力的分析、應用型高校藝術課程的特點及藝術課程對提升大學生社會能力的價值體現等各方面條件,開設了該藝術課程。
影視音樂鑒賞是一門公共選修課程,針對校內本科二年級各個專業而開設,課程類別為文理通識類,課程性質為藝術鑒賞類,課程內容為音樂方向。課程開設的意義是,輔助本科在校大學生提高整體文化素養和審美情趣,拓展興趣愛好,普及音樂常識,為高校培養應用型、創造性人才提供便利條件。
(三)課程開設的預期目的
相對于專業課程來講,公共選修課程開設的目的比較簡單,大致可從以下兩個層面來分析。
1.從知識獲取層面來看
大學生應對音樂風格有明確的概念,對音樂種類有明確的辨別能力;能夠分辨出西洋樂器、民族樂器,并說出名稱;對樂隊、指揮、交響曲等音樂專用名詞有基礎性概念;對一首樂曲能夠具有自己獨特的欣賞和鑒賞能力。
2.從人文素養層面來看
大學生應感受音樂魅力,認識音樂對于人類情緒的調節作用,認識音樂的社會功能,改善審美意識,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取向。
二、影視音樂鑒賞混合式教學課程實施方法
(一)線下與線上教學方向分析
該課程在理論上無規定的專用教材,學生根據專業領域的任課教師所設計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和具體章節進行學習。課時量的分布為線下16課時、線上16課時。根據開設課程的名稱,教師可將影視音樂鑒賞看作一門以音樂為導向、以電影為主體的賞析課程,即通過欣賞電影的過程來認識專業的音樂知識和術語。
從專業角度來講,音樂內容可從中西方音樂史不同時期、不同風格來確立,如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巴洛克時期,再到古典主義時期,及19世紀的浪漫主義時期,不同時期的音樂具有不同的風格。而對于非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講,由于興趣點不同,教師可從以上不同時期中選取其中一類進行著重講述,避免因學術專業的復雜性和邏輯性而降低課程的吸引力。
(二)線下與線上課堂內容設計
根據教學對象分析,課堂內容的設計將從古典音樂、流行音樂、動漫音樂三大板塊展開。古典主義時期是世界音樂史發展過程中極為重要的階段之一,代表人物和作曲家廣為人知,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等,對于非專業大學生來講,比較容易接受。挑選流行音樂是因為它的普及度廣泛,風格多樣且前衛,相對古典主義來講比較現代化一些,無距離感,可講述的內容豐富多樣、淺顯易懂。動漫音樂的選擇也是基于不同學院、不同學生的關注點和興趣點來考慮的,動漫在當代大學生的課余生活中所占比重不容小覷,它們豐富了大學生的學習生活。
在該課程中,電影和音樂互為輔助和支撐。從長期發展來看,首先,以古典歌劇題材的電影作為切入點,奠定課程基調;其次,以流行音樂電影題材作為過渡階段,調節大學生的熱情和興趣,照顧大學生個體愛好和關注點;最后,以動漫電影題材作為收尾,盡可能貼合大學生年齡階段的發展認知水平,拓展知識廣度和寬度,涉及較多文化素質和學科領域。課堂教學以《悲慘世界》《就是這樣》《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三部電影為主,分析電影中所出現的音樂種類,并展開講述。
(三)規劃線上教學資源
制定好線下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后,即可規劃線上教學資源,并且要將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緊密結合。影視音樂鑒賞根據線下課程設計,教師選擇了智慧樹線上課程廣東工業大學王勇杰教授的音樂漫步作為網絡教學課程。這門課并非音樂專業課程,而是探索跨學科的教學通識課,旨在豐富工科教育教學內涵,拓寬、加厚其人才培養基礎。
(四)線下課堂教學效果驗收
影視音樂鑒賞線下課程若想達到最佳授課效果,任課教師的主導性尤為重要。在該課程中,教師采用了多種授課方式,如圖片展示、教學輔助視頻、小組討論、小組合唱等。這些方法使課堂氣氛輕松融洽,能夠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在較為和諧的狀態中掌握集知識性、實用性、趣味性于一體的課程內容,避免了音樂專業課程中復雜的邏輯結構描述。
三、影視音樂鑒賞混合式教學課程存在問題及改進方案
影視音樂鑒賞自開課以來,備受大學生青睞,學生選課率達到100%。在課程運行過程中,任課教師在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知識量、引發學生興趣點等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當然,在發展的同時,也有一些問題值得任課教師提出疑問和進行思考。
(一)線上教學資源的針對性和完善度問題
通過第一學期的線下課程設計和教學結果來看,影視音樂鑒賞主要以古典音樂開篇,并以古典音樂的知識內容貫穿于流行音樂、動漫音樂的章節中。其中,古典音樂章節占4課時,流行音樂章節占6課時,動漫音樂章節占6課時。從中可看出,古典音樂章節所占比例較小,與線上教學資源的選擇稍有沖突,針對性不夠強。鑒于這一原因,第二學期的課程比例將古典音樂課時由4課時調整到6課時;而動漫音樂章節的知識內容量較小,故從6課時降到4課時;流行音樂章節的講述能夠引起大學生極大的興趣和關注,課時比重仍為6課時。教學大綱的改動雖然增加了一些針對性,但對于整體課程的設計仍缺乏統一性,存在諸如線上資源的選擇是否真實可行、是否徹底貼合線下教學內容、線上線下教學進度是否吻合等潛在問題。
(二)線上教學資源的進一步規劃和建設
影視音樂鑒賞混合式教學項目屬于公共選修課程的初次嘗試,相對于專業課程建設來說沒有硬性要求。任課教師若想從公共選修課角度出發,并致力于深入研究混合式教學法的科研項目,也為了在教學改革等方面得出一定的研究成果,可從簡單的影視音樂鑒賞線上課程建設方面入手。混合式教學中的線上課程相對于線下教學來講是不可替代的,它不是輔助課程。任課教師要注意線上課程知識內容的創新性和豐富性。
四、結語
該項目執行之初,任課教師已作出一定的預想,對于項目的運行方式和方法、項目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項目運行的成果等都進行了精心調查和研究,但實踐過程中仍有不可預估的情況發生。總之,本著對教學改革的信心,影視音樂鑒賞混合式教學實踐專題項目至此獲得一定的成果和經驗。教學改革任務重大,只有不斷嘗試和積累,才能進入下一步科研計劃和研究階段。
參考文獻:
[1]張新江.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藝術類專業課程建設中的實踐與探索[J].音樂創作,2018(7):163-165.
[2]程素珍.“MOOC+CLASSROOMs”混合教學模式應用于“音樂鑒賞”課的實踐研究:以江西生物科技職業學院為例[J].北方音樂,2018(20):121-123+126.
[3]趙自云.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地方高校影視評論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黃山學院學報,2016(4):125-128.
(作者單位 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