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海
(1.西南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 重慶 400715;2.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生處 新疆和田 848000)
2019 年8 月,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公布2021 年高考選科方案,標志著重慶進入新高考時代。改變以往文理分科模式,考生根據個人選考科目而進行高考,除語文、數學、英語為必考科目,每門150 分,共450 分;歷史和物理作為首選科目選擇其一,以原始分計入高考總分,共100 分;化學、生物、地理、思想政治作為再選科目四選二,以轉換分計入高考總分,每門100 分,共200 分,總計750 分,即3+1+2 模式,錄取時結合總成績和高中時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從中可知,高考考生的選擇面更廣、自主性更強,可根據自身優勢在高考中獲得更高的分數,做到高校和考生雙向選擇完美統一[1]。
由于重慶市是第三批實行新高考的城市,浙江省、天津市、北京市等地方已經率先落實新高考政策。因此,有學者針對浙江省新高考政策,提出自己對新政策的理解[2],也有學者針對天津市新高考政策,審視在選科指導過程當中的問題以及提出對策[3],更有學者針對北京市新高考政策探討選科影響因素研究[4],各種研究都表明家長和考生都密切關注著新高考問題。本文試圖依據重慶市新高考方案,從中解析出12 個高考選科組合涉及的專業覆蓋率情況,以及12 個專業門類對選科的要求。
傳統錄取規則下,文科生只能報考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門類專業共230 種左右。但是,根據《2021 年擬在渝招生普通高校招生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3+1+2 模式)_本科》方案,新的錄取規則只要首選科目選擇了歷史,則可以報考近51.62%專業,大大提高了選擇的寬度和廣度。盡管如此,首選科目若選擇了物理,則代表可以有97.43%的專業可供選擇,頗有一番“得物理者得天下”的意思,如表1 所示。這也會大大吸引廣大考生選擇物理,從而避免3+3 政策中棄考物理[5]的現象出現。

表1 首選科目涉及全體高校專業覆蓋率
具體看來,物理、化學、政治的組合涵蓋的專業比例最高,達到95.91%,而且涵蓋雙一流高校專業的比例也是最高的,達到95.44%。如表2 所示。

表2 不同選科組合涉及全體高校和雙一流高校的專業覆蓋率
其次,按照學科門類,12 種選考組合涉及的專業覆蓋情況具體如下:

圖1 所有高校專業覆蓋率條形圖

圖2 雙一流高校專業覆蓋率條形圖
哲學門類涉及的高校專業數量少,選擇性小,共有報考專業31 個,其中雙一流高校專業20 個。首選科目選物理的話,專業覆蓋率最低為80.65%,最高為87.1%。但是首選科目為歷史的話,專業覆蓋率非常高,有5 種組合達到100%,最低為93.55%。選歷史為首選科目的哲學門類,所屬學校基本都是雙一流高校。
經濟學門類涉及的高校專業數量為1 312 個,其中雙一流高校專業227 個。首選科目選歷史的話,專業覆蓋率最低為89.48%,最高為90.63%。但是首選科目為物理的話,專業覆蓋率非常高,6 種組合均接近100%,最低的覆蓋率也有98.63%。選物理為首選科目的經濟學門類,所屬學校基本都是雙一流高校。
法學門類涉及的高校專業數量為803 個,其中雙一流高校專業202 個。法學門類專業受首選科目歷史和物理學科影響較小,但政治為該門類專業的關鍵學科,次選科目包含政治的組合專業覆蓋率基本都在87.3%以上。
教育學門類涉及的高校專業數量為785 個,其中雙一流高校專業83 個。教育學門類專業受首選科目歷史和物理學科影響較小,但是次選科目中包含生物學科的組合專業覆蓋率較其他組合高。選物理為首選科目的教育學門類,所屬學校是雙一流高校的比例要比首選為歷史的高。
文學門類涉及的高校專業數量比較多,總共為2502 個,其中雙一流高校專業411 個。首選科目選歷史的話,專業覆蓋率最低為96.52%,最高為99.88%;但是首選科目為物理的話,專業覆蓋率最低為87.33%,最高為88.85%。雙一流高校的文學門類專業更偏向首選科目為歷史的組合。
歷史學門類涉及的高校專業數量較少,總共為151 個,其中雙一流高校專業42 個。歷史學門類專業受首選科目影響較大,選歷史的專業覆蓋率最低為90.07%,最高為98.68%,而且地理作為次選科目,影響也比較大,含地理學科的組合專業覆蓋率比其他都高。
理學門類涉及的高校專業數量不多,總共為1 856 個,其中雙一流高校專業505 個。理學門類專業受首選科目影響較大,選物理的專業覆蓋率最低為60.72%,最高為97.84%,而選歷史的專業覆蓋率都在17%以下。物理、化學為主的科目組合專業覆蓋率最高,因此,選擇理學門類專業的話,最好選擇物理和化學,況且涵蓋了大部分雙一流高校的相關專業。
工學門類涉及的高校專業數量非常多,總共為8 612 個,其中雙一流高校專業1603 個。工學門類專業受首選科目影響較大,選物理的專業覆蓋率最低為80.04%,最高為99.71%,而選歷史的專業覆蓋率都在5%以下,呈現兩極分化的態勢。物理、化學為主的科目組合專業覆蓋率最高,因此,選擇工學門類專業的話,最好選擇物理和化學,況且涵蓋了大部分雙一流高校的相關專業。
農學門類涉及的高校專業較少,總共為462 個,其中雙一流高校專業101 個。農學門類專業受首選科目影響較大,選物理的專業覆蓋率最高為99.78%,最低為25.11%,而選歷史的專業覆蓋率普遍也不高。物理、化學和生物為主的科目組合專業覆蓋率最高,因此,選擇工學門類專業的話,最好優先物理、化學和生物。同時,物化生、物化地、物化政、物化地組合的農學門類專業,雙一流高校專業比例高。
醫學門類涉及的高校專業不多,總共為1 397 個,其中雙一流高校專業270 個。醫學門類專業受首選科目影響較大,選物理的專業覆蓋率最高為100%,而選歷史的專業覆蓋率普遍也不高。物理、化學為主的科目組合專業覆蓋率最高,因此,選擇醫學門類專業的話,最好優先物理和化學,況且涵蓋了大部分雙一流高校的相關專業。
管理學門類涉及的高校專業較多,總共為3 956 個,其中雙一流高校專業468 個。管理學門類專業受首選科目有影響,選物理的專業覆蓋率最高為98.58%,而選歷史的專業覆蓋率不超過80%。同時,雙一流高校的管理學門類專業更偏向首選科目為物理的組合。
藝術學門類涉及的高校專業較多,總共為2 761 個,其中雙一流高校專業283 個。藝術學門類專業受學科影響最小。
綜合所有情況來看,首選科目對專業覆蓋率影響不大的門類有:哲學、教育學、經濟學、藝術學、文學;物理組合的專業覆蓋率高于歷史組合的是:理學、工學、醫學、農學、管理學;歷史組合的專業覆蓋率高于物理組合的是:歷史學、法學。另外,通過計算全體高校專業覆蓋率和雙一流高校專業覆蓋率的期望值,可以得出,雙一流高校專業覆蓋率比較高的門類為:藝術學、農學、法學、哲學;雙一流高校專業覆蓋率一般的門類為: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雙一流高校專業覆蓋率比較低的門類為:經濟學、教育學、醫學、管理學。
根據以上結論,家長和考生在權衡自己的優勢后,慎重選出符合自身需求的科目進行學習,從而能在高考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