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雯
(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福建福州 350007)
人地協調觀素養是重要的地理核心素養之一,是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之一。由于地理學科的綜合性,知識之間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同時地理知識涉及的面比較廣,在地理學科中向學生傳遞人地協調觀是我們地理教師所承擔的責任與義務。
人地協調觀涉及的是人地關系,包括“人對地”“地對人”二者的關系。根據“蓋亞假說”,在人地關系中,最重要的將大自然看成是有鮮活生命的有機體,承認其生命性,因而與之相處過程中像對待人類個體一樣對待自然環境,尊重自然[1]。
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無形之中都會受到大自然的影響和制約。如我們全國的人口分布呈現東南密—西北疏的格局就是受到了我國地形、氣候、海拔等自然環境的制約,使得我國96%的人口集中在我國海拔較低的第二、第三階梯上,而面積廣闊的西部第一階梯上人口分布極其稀少。在自然環境極其相似的青藏高原上人口分布還出現差異,正是體現了自然環境對人的影響。本節課我們以新人教版教材《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這一框題為切入點,思考青藏高原人口分布呈現“祁—吉線”規律的原因。
導入新課
[情境導入]
在2009 年我國地理學界評選出的“中國地理百年大發現”中,“胡煥庸線”位列第七?!昂鸁ㄓ埂本€表明,我國人口分布密度是“東南密西北疏”。雖然相對全國而言,青藏高原上的人口較稀疏,但是,在青藏高原上同樣分布著這樣一條人口地理分界線,它的東側和西側的人口分布同樣不均衡,這就是“祁—吉線”(祁連—吉?。?。
[課前查閱]
查閱資料,找出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胡煥庸線”(黑河—騰沖線),了解我國人口總體的分布規律。
[設計意圖]
培養學生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促進學生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形成。
學習新課
給學生展示2010 年我國青藏高原人口分布密度圖。提出問題:我國青藏高原人口分布的特點。

[閱讀地圖]
閱讀2010 年青藏高原分鄉鎮街道人口密度分布圖,描述青藏高原人口分布的特點。
[總結歸納]
青藏高原人口遵循“胡煥庸線”(黑河—騰沖線)的分布規律,依然是“東南密—西北疏”。
[設計意圖]
培養學生讀圖、析圖的關鍵能力,促進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形成。
給學生展示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環境分布圖;年平均氣溫和年降水分布圖;地形圖;植被覆蓋圖;人口密度與海拔關系圖
[獨立分析]
閱讀青藏高原年均氣溫和年降水分布圖,分析氣溫和降水與人口分布的關系。
閱讀青藏高原地形圖,分析地形與人口分布的關系。
閱讀青藏高原植被分布圖,分析植被分布與人口分布的關系。閱讀海拔與人口分布關系圖,分析海拔與人口分布的關系。[設計意圖]
通過對兩種地理要素的分析,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進階。
發給學生一張青藏高原的輪廓圖,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把影響青藏高原人口分布的所有自然因素疊加起來,畫出青藏高原的人口地理分界線。
[教師活動]
展示學生的小組合作成果,并進行補充糾正。作出講解:青藏高原上也存在著人口分布“東南密—西北疏”的一條人口分布地理分界線?!兜乩韺W報》中稱它為“祁—吉線”。
[學生活動]
小組合作,在青藏高原輪廓圖上,畫出影響人口分布的所有自然因素的疊加圖。
[聆聽補充]
展示小組合作成果,學習其他學生的成果。
[設計意圖]
培養學生協商對話能力,鍛煉學生的表達和溝通能力。
[思考問題]
分析青藏高原人口分布的人文因素?!捌罴€”東南側更靠近經濟發達區,開發歷史早,即發展歷史、社會經濟等人文因素。
[設計意圖]
通過進一步的提問,拓展學生的思維。
地理環境無時無刻地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如影響人口的分布,在青藏高原上亦如此。在青藏高原局部的地理環境中,氣候、地形、植被、海拔成為影響人口分布的重要原因,也由此形成了青海省的祁連到西藏自治區的吉隆這樣一條特殊的高原人口分布線,即“祁—吉線”,這正是地對人影響的表現。地對人的影響是天然的,但是我們人類利用科學技術有能力改變自然環境,就會造成對自然的破壞。因此,讓學生明白與自然和諧共處是我們必須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從遠古時期的人們敬畏自然,到農業時期的改造自然,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人類對自然環境產生了巨大的不利影響。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不斷破壞不僅使地球上的生態環境遭受到了危機,而且也危及到了人類自身。本節課想通過“祁—吉線”西北側和東南側自然環境的變化,以問題鏈層層遞進的方式讓學生明白人口增長對人類自然環境的破壞。
[思維升華]
展示資料:“祁吉線”長期穩定,但是 1978 年改革開放以來東南半壁人口持續微降,西北半壁人口持續微增。
[問題1]:為什么“祁吉線”東南側的人口會持續微減,西北側人口會持續微增?
[問題2]:未來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所在的西北側人口持續微增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
[問題3]:面對人地矛盾突出的狀況,我們應該怎么做?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思考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培養學生的人地協調意識。
通過分析青藏高原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引導學生明白人口的不斷增長對于青藏高原自然環境產生巨大破壞,讓學生理解尊重自然的重要性,體會到自然也是有生命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