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菲
(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福建福州 350007)
圖1 為烏茲別克斯坦示意圖,請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烏茲別克斯坦位于中亞地區,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雙重內陸國之一。該國地勢東高西低,全境面積80%的國土為平原低地,大部分位于西北部的克孜勒庫姆沙漠。而烏茲別克斯坦正位于兩河流域的精華地帶,形成了歐亞絲路上最繁華的綠洲文化[1]。
材料二 烏茲別克斯坦綠洲農業發達,棉花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十位,素有“白金之國”的美譽。該國是中亞最大的瓜果種植基地,超過180 種果蔬及加工產品,已出口至俄羅斯、美國、巴西、中國等80 余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烏茲別克斯坦提出了小麥與棉花并重的農業發展戰略,受此影響,該國的糧食作物種植迅速增加,而棉花的種植面積與產量則大幅度縮減[2]。
材料三 列支敦士登是歐洲中部的內陸國家,是世界上另一個雙重內陸國,全國只有西側約30%的國土位于平坦的河谷里,其余大部分地區為山地。列支敦士登工業發達,主要發展金屬加工、機械制造、化工、電子、紡織和食品加工等,工業產品主要向歐美國家出口。

圖1 烏茲別克斯坦示意圖
(1)根據圖文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烏茲別克斯坦發展綠洲農業的優勢條件。
(2)烏茲別克斯坦重新定位農業發展要素之后減少了棉花種植的面積和產量,試分析若該國過度擴大棉花種植可能對地理環境造成的影響。
(3)從自然條件的角度思考,制約烏茲別克斯坦農業生產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并分析該國的成功經驗對于我國西北內陸地區的農業發展有何借鑒意義。
(4)比較兩個雙重內陸國的產業結構差異,并簡要分析原因。參考答案:
(1)自然條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依靠“兩河流域”灌溉水源充足,光熱資源充足,晝夜溫差大,利于瓜果糖分累積。
社會經濟條件:地處亞歐大陸交往的十字路口,市場廣闊,陸路交通便利;農業種植歷史悠久,勞動力充足,科技化水平高;政府鼓勵支持。
(2)擴大棉花種植,上中游河段需發展引水灌溉工程,過度取水造成下游河段水量減少甚至干涸,從而地下水位上升,入湖水量減少,使內陸湖泊(咸海)不斷萎縮枯竭;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少蒸發量大,進而加劇土地荒漠化及次生鹽堿化,生態環境惡化。
(3)水源(灌溉水源) 依靠科技,發展節水農業,改進灌溉方式,多采用噴灌和滴灌技術;改良作物品種,培育抗旱耐旱作物;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增強農業可持續性。
(4)烏茲別克斯坦以發展農業為主,列支敦士登以發展工業為主。列支敦士登山地面積較多,且緯度較高,農業種植條件有所欠缺;而其工業基礎雄厚,礦產資源豐富,機械化程度高,坐擁歐洲的廣闊市場,地理位置優越,城市化水平高,交通便利。
本題側重考查分析世界區域地理中的農業區位因素,加強學生對環境與發展之間的關系的認識,從而深化人地協調觀和生態文明觀,并培養綜合思維和區域認知。依托烏茲別克斯坦和列支敦士登這兩個雙重內陸國的真實情境,問題的設計難度適中,要素關聯性強。考查學生利用地理的思維和視角,解釋內陸國烏茲別克斯坦發展綠洲農業的優勢條件,以及過度種植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同時巧妙地與我國農業區位發展相結合,引導學生為我國西部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新思路,建立與問題相關的知識遷移。并通過比較區域之間的差異性,分析兩個內陸國產業結構不同的原因,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體現了新課標、新理念和新課程思想。
第1、2 題設計為評價類試題,評價農業區位發展的條件,需要學生從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進行分析。材料中指出,烏茲別克斯坦地處中亞地區的平原低地,且依靠“兩河流域”地帶,故灌溉水源充足;“瓜果種植基地”提示了該地光熱條件較好,利于瓜果糖分累積;依據地圖可進行準確的空間定位,該地位于亞歐大陸的交界處,再從市場、交通、人口、政策、科技等角度展開分析。評價影響也要從正負不同的角度來思考,上中游河段的過度利用必定會造成下游河段水量減少甚至干涸,加之該區天然降水的不足,入湖水量減少且小于蒸發量,造成內陸湖的面積減小,相應地帶來生態環境的惡化。這兩題考查學生區域認知和綜合思維的能力。
第3 題設計為措施類試題,通過借鑒他國優秀案例,意在讓學生對于我國區域農業的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及區域農業發展提出合理的建議,為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提供方向。作為內陸地區距海遙遠,水汽難以到達,烏茲別克斯坦和我國西北干旱地區農業生產應以灌溉農業為主;可通過增加科技投入、合理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節水農業,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同時實行退耕還林等一系列措施改善生態環境。本題考查學生的人地協調觀、區域認知和綜合思維的能力。
第4 題設計為比較類試題,意在讓學生明確事物之間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思維方法,從而客觀全面地認識事物,訓練比較思維。材料中提及列支敦士登作為另一個雙重內陸國,地處西歐中部,受緯度、地形影響農業區位因素欠缺;從工業區位因素的角度分析,其市場廣闊、工業發展歷史悠久、經濟基礎雄厚、高科技人才兼備,據此可知產業結構以工業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