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燕章
(廣寧縣人民醫院 西醫骨科,廣東 廣寧 526300)
創傷性骨折是一種以脛骨骨折最為常見的骨折類型,具有較高的發生率,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骨折處快速腫脹、痛感刺骨,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1]。臨床上對該類患者通常采用常規交鎖髓內釘進行治療,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疼痛,但臨床效果欠佳。交鎖髓內釘早期動力化用于治療創傷性骨折患者中,能促進血液循環,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2]。本研究將交鎖髓內釘早期動力化治療創傷性骨折的臨床效果,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以隨機數字表法將本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2例創傷性骨折患者分為對照組(41例)和研究組(41例)。研究組男21例,女20例;年齡22~70歲,平均(40.35±3.29)歲;AO/ASIF骨折分型:A型12例,B型16例,C型13例。對照組男18例,女23例;年齡20~72歲,平均(41.37±3.41)歲;AO/ASIF骨折分型:A型14例,B型12例,C型15例。兩組上述資料間比較均沒有明顯差異(均P>0.05),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創傷性骨折診斷標準[3];意識清醒、依從性良好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者。排除標準:近1個月內接受過相關治療者;存在糖尿病者;患精神相關疾病者;合并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交鎖髓內釘治療,對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呈仰臥位,進行常規消毒。取膝關節內側處從髕骨內緣中心點到脛骨結節行縱向切3厘米長的切口,將適宜的導針放置于髓腔部位,通過C臂機透視的協助進行骨折處復位,患者能忍受的范圍內采用導針進行擴髓,待復位滿意后將髓內釘打入,依次將遠近鎖釘鎖入。明確骨折部位已復位后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態進行靜力性固定,穩定后逐層縫合包壓,手術后患者進行常規康復鍛煉和負重行走。觀察組采用交鎖髓內釘早期動力化治療,治療方法與對照組相同。待手術后6~10周根據患者恢復情況行髓內釘動力化處理,保證骨折端穩定的情況下進行取近段鎖釘操作,將合適到動力固定打入,密切監測患者骨痂部位的恢復情況,防止觸發并發癥 。
1.3 評價指標。治療前后對兩組患者取靜脈血3毫升,使用ELISA法監測骨折因子血清骨保護素(OPG)、骨谷氨酸蛋白(BGP)的水平。密切監測患者在治療后的臨床愈合時間和骨折愈合時間。對患者在治療后發生的并發癥(骨不連、下肢靜脈血栓、延遲愈合。感染)監測記錄。
1.4 統計學分析。數據以SPSS 22.0處理,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骨折因子評分等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并發癥發生率等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
2.1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各骨折因子水平。治療前,兩組OPG、BGP水平相比均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骨折因子水平均明顯升高,其中研究組OPG、BGP水平均明顯高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各骨折因子水平()

表1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各骨折因子水平()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2.2 比較兩組治療后臨床愈合和骨折愈合時間。治療后,研究組骨折愈合時間及臨床愈合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研究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創傷性骨折是一種由高處墜落、扭傷等導致脛骨骨折的骨折類型。患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骨折處腫脹難受、疼痛刺骨等,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可能引發骨折處無法愈合。常規交鎖髓內釘治療該類患者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臨床癥狀,但較易引發并發癥,臨床療效不夠理想[4]。
表2 比較兩組治療后愈合時間(,d)

表2 比較兩組治療后愈合時間(,d)
醫學上認為交鎖髓內釘治療創傷性骨折療效較好,但這種方式會產生應力遮擋,對骨折處到愈合不利。有研究表明,適宜的固定和恰當的應力能進一步提高骨折處的愈合[5]。采用交鎖髓內釘早期動力化治療能對脛骨骨折進行穩妥固定,患者的骨骼血液受影響較小。本研究中,治療前,兩組OPG、BGP水平相比均無明顯差異;經治療后,兩組骨折因子水平均明顯升高,其中研究組OPG、BGP水平均明顯高于于對照組,說明交鎖髓內釘早期動力化治療創傷性骨折患者能顯著改善骨折因子水平。OPG、BGP屬于骨折進行調節和修復作用時的血清因子,OPG的水平能呈現成骨蛋白的活躍性,BGP的水平能呈現骨形成的活性。交鎖髓內釘早期動力化在進行取出鎖釘時能保持穩妥的固定性,不對關節的運動產生影響,保證了骨折處取鎖釘時維持穩定,對骨折處不會產生二次傷害,達到改善OPG、BGP水平的效果。
相關研究表明,骨折愈合時間和臨床愈合時間能充分反映臨床的治療效果[6]。本研究發現,治療后研究組骨折愈合時間及臨床愈合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可見交鎖髓內釘早期動力化治療創傷性骨折患者加快骨折的愈合。這可能得益于:交鎖髓內釘早期動力化治療方法取鎖釘時骨折處保證了穩定,達到預防骨痂組織斷裂,動力固定能有效加強刺激骨折端應力,減少和避免靜定固定導致的應力遮擋,改善骨折處血液的流通性,保證血液的供給量,促進細胞活性,最終促使骨折愈合和臨床愈合的加快。
常規交鎖髓內釘治療易誘發并發癥,而交鎖髓內釘早期動力化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并發癥到發生。本研究中,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交鎖髓內釘早期動力可以促使軟骨和骨折處于相對活躍的狀態,對骨折處的局部壓力及血液影響較小,恰好彌補了常規交鎖髓內釘帶來的應力刺激,達到并發癥發生率較低的效果。

表3 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n(%)]
綜上所述,采用交鎖髓內釘早期動力化治療創傷性骨折患者,能改善愈合因子OPG、BGP水平,加快骨折、臨床的愈合,具有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