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艷
(北大醫療潞安醫院,山西 長治 046200)
相關的臨床研究表明,我國年齡≥18 歲人群糖尿病的發病率可達10.4%[1]。2 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與患者的遺傳易感性、體內胰島功能下降和發生胰島素抵抗具有相關性。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2 型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及失明的發生率顯著增高。并發心血管疾病是導致2 型糖尿病患者殘疾及死亡的主要原因。2 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及發展與其年齡、生活習慣、病程、血脂水平、血壓水平、肥胖、高血糖及血糖波動幅度等密切相關。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受到其胰島功能、胰島素抵抗、生活方式和所用藥物等因素的多重影響。臨床上常用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治療2 型糖尿病。達格列凈是鈉- 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達格列凈可抑制腎臟對葡萄糖的重吸收,促進葡萄糖經尿液排出體外,降低血糖[2]。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討使用阿卡波糖、二甲雙胍聯合達格列凈對血糖控制不佳的2 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對其血糖水平的影響。
選取2018 年7 月至2020 年5 月期間在北大醫療潞安醫院接受診治的84 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 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2 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1]。2)患者使用胰島素聯合2 ~3 種不同機制的降糖藥進行3 個月以上的治療后血糖控制不佳。3)糖化血紅蛋白(HbA1c)的水平>9%。本次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1)近3 個月內,使用SGLT2 抑制劑進行治療的患者。2)存在使用相關藥物禁忌證的患者。3)合并有妊娠糖尿病等特殊類型糖尿病的患者。4)合并有心、肝、腎等器官功能障礙的患者。5)合并有糖尿病急性并發癥的患者。6)存在認知功能障礙、無法配合治療的患者。將這84 例患者分為A 組(n=42)和B 組(n=42)。在A 組患者中,有男性24 例,女性18 例;其平均年齡為(53.61±9.24)歲;其平均病程為(11.30±2.75)年。在B 組患者中,有男性21 例,女性21 例;其平均年齡為(54.12±8.60)歲;其平均病程為(11.51±2.49)年。兩組血糖控制不佳的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運動及飲食指導,并對其使用阿卡波糖(生產廠家為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020202)及二甲雙胍(生產廠家為中美天津史克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023370)進行治療。阿卡波糖的用法是:同第一口主食一起咀嚼服下,50 ~100 mg/ 次,3 次/d。二甲雙胍的用法是:飯后口服,500 mg/ 次,3 次/d,持續治療24 周。在此基礎上,對B 組患者加用達格列凈(生產廠家為AstraZeneca Pharmaceuticals LP,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J20170040)進行治療。達格列凈的用法是:口服,5 ~10 mg/次,1 次/d,持續治療24 周。本研究中兩組患者血糖控制的目標為:空腹血糖(FPG)的水平<7 mmol/L,餐后2 小時血糖(2hPG)的水平<10 mmol/L。根據兩組患者血糖的水平,為其調整胰島素的用量。
接受治療前后,比較兩組患者FPG、2hPG、HbA1C 的水平及其平均血糖波動幅度(MAGE)、血糖平均值(MBG)、血糖標準差(SDBG)、最大血糖波動幅度(LAGE)、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使用72 h 動態血糖監測系統對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行監測,每5 min 記錄1 次血糖值,制作72 h 血糖圖譜,并計算患者的MAGE、MBG、SDBG 及LAGE。患者發生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低血糖及泌尿系統感染。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 24.0 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s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FPG、2hPG、HbA1C 的水平相比,P >0.05。接受治療后,B 組患者FPG、2hPG、HbA1C 的水平均低于A 組患者,P <0.05。詳見表1。
表1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FPG、2hPG、HbA1C 水平的比較(± s )

表1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FPG、2hPG、HbA1C 水平的比較(± s )
時間 組別 例數 FPG 的平均水平(mmol/L)2hPG 的平均水平(mmol/L)HbA1c 的平均水平(%)治療前A 組 42 9.31±1.40 15.51±2.02 9.28±1.04 B 組 42 9.52±1.33 15.78±1.17 9.35±1.25 t 值 0.705 0.750 0.279 P 值 0.483 0.456 0.781治療后A 組 42 7.83±1.92 13.05±2.76 7.40±0.60 B 組 42 6.59±1.80 10.78±2.58 7.08±0.42 t 值 3.053 3.551 2.832 P 值 0.003 0.001 0.006
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的MAGE、MBG、SDBG 及LAGE相比,P >0.05。接受治療后,B 組患者的MAGE、MBG、SDBG 及LAGE 均低于A 組患者,P <0.05。詳見表2。
表2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MAGE、MBG、SDBG 及LAGE的比較(mmol/L,± s )

表2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MAGE、MBG、SDBG 及LAGE的比較(mmol/L,± s )
時間 組別 例數 MAGE MBG SDBG LAGE治療前A 組 42 4.98±1.20 10.37±1.43 2.97±0.65 10.65±2.38 B 組 42 5.17±1.33 10.54±1.36 3.00±0.48 11.52±2.59 t 值 0.687 0.558 0.241 1.603 P 值 0.494 0.578 0.810 0.113治療后A 組 42 4.01±1.25 8.43±0.61 2.51±0.81 8.42±2.37 B 組 42 3.47±1.12 8.19±0.47 1.98±0.54 6.97±2.01 t 值 2.085 2.020 3.528 3.024 P 值 0.040 0.047 0.001 0.003
接受治療后,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P >0.05。詳見表3。

表3 接受治療后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動較大時,可增加其血管內皮細胞的氧化應激反應,加速其血管內皮的損傷,進而增加其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風險。餐后血糖升高及低血糖是導致血糖波動的主要因素。使用格列奈類、磺脲類及雙胍類降糖藥、中速效胰島素、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劑(AGI) 治療2 型糖尿病,可降低餐后血糖的水平及波動幅度,保證血糖水平的穩定[3]。病程較長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功能逐漸減退,使其發生胰島素抵抗,可導致降糖藥的效果下降。達格列凈是一種新型的降糖藥。該藥的主要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腎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SGLT2,降低腎糖閾,促進葡萄糖經尿液排出體外,進而降低血中葡萄糖的水平。達格列凈可通過促進葡糖激酶合成、促進腸降血糖素分泌等方式保護胰島β 細胞的功能,降低血糖[4]。在本研究B 組的42 例患者中,有2 例患者發生泌尿系統感染。使用達格列凈對B 組患者進行治療可使其泌尿系統中葡萄糖的水平升高,導致病原微生物滋生,進而增加其發生泌尿系統感染的風險。使用達格列凈進行治療的2 型糖尿病患者可通過多飲水等方式降低其泌尿系統感染的發生率[5]。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使用阿卡波糖、二甲雙胍聯合達格列凈對血糖控制不佳的2 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的安全性較高,可有效地降低其血糖的水平及波動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