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濤
(柳州市融安縣人民醫院,廣西 柳州 545400)
肺結核是指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一種呼吸系統傳染病。在我國,肺結核屬于乙類法定報告傳染病。乏力、咳嗽、咳痰、低熱、納差、消瘦、胸悶是此病患者的典型癥狀。復治涂陽肺結核是指患者曾接受過規范化的抗結核治療,但目前對其進行痰涂片檢查的結果顯示其結核分枝桿菌仍呈陽性的一類肺結核[1]。本文主要是研究用抗結核藥物聯合左氧氟沙星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的效果。
將2018 年7 月至2020 年4 月我院收治的42 例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納入本研究。其納入標準是:病情符合復治涂陽肺結核的診斷標準;病歷資料完整;自愿參與本研究。其排除標準是:對左氧氟沙星等本研究中所用的藥物過敏;對用藥的依從性差;在本研究期間自行服用其他藥物;中途退出本研究。根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將其分為試驗組(n=21)與比較組(n=21)。在21 例試驗組患者中,有男性14 例,女性7 例;其年齡為20 ~70 歲,平均年齡為(45.62±5.73)歲。在21 例比較組患者中,有男性13 例,女性8 例;其年齡為22 ~71 歲,平均年齡為(45.48±5.6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P >0.05。
用抗結核藥物對比較組患者進行治療,具體的用藥方案是:口服乙胺吡嗪利福異煙片(生產企業:沈陽紅旗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1903 ;規格:每片含利福平150 mg、異煙肼75 mg、吡嗪酰胺400 mg、鹽酸乙胺丁醇275 mg),體重≥71 kg 的患者每次服5 片,每天服1 次;體重為55 ~70 kg 的患者每次服4 片,每天服1 次;體重為38 ~54 kg 的患者每次服3 片,每天服1 次;體重≤37 kg 的患者每次服2 片,每天服1 次。連續用藥2個月后改用異福片和乙胺丁醇片對患者進行治療。異福片(生產企業:沈陽紅旗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03325;規格:每片含利福平 0.3 g、異煙肼 0.15 g)的用法是:口服,每次服2 片,每天服1 次。乙胺丁醇片(生產企業:杭州民生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3021602;規格:0.25 g/ 片)的用法是:口服,每次服25 mg/kg,每天服1 次,連續用藥60 d 后將此藥的用量降至每次服15 mg/kg,每天服1 次。用抗結核藥物(具體的用藥方案同上)聯合左氧氟沙星對試驗組患者進行治療,左氧氟沙星的用法是:先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生產企業: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990020;規格:100 ml:0.2 g/ 瓶)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每次用藥0.4 g,每天用藥1 次,連續用藥15 d 后改用左氧氟沙星片(生產企業:山東羅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4979;規格:0.2 g/ 片)對患者進行治療。左氧氟沙星片的用法是:口服,每次服0.2 g,每天服1 次。兩組患者均連續用藥6 個月。
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病灶吸收的情況及用藥后其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用顯著吸收、吸收和未吸收評估兩組患者病灶吸收的情況。顯著吸收:治療后對患者進行X 線胸片檢查顯示其肺內病灶較治療前縮小>50%。吸收:治療后對患者進行X 線胸片檢查顯示其肺內病灶較治療前縮小30% ~50%。未吸收:治療后對患者進行X 線胸片檢查顯示其肺內病灶較治療前縮小<30%[2]。總吸收率=(顯著吸收例數+吸收例數)/總例數×100%。
用SPSS 22.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 檢驗,計量資料用± s 表示,用t 檢驗,P <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病灶的總吸收率高于比較組患者,P <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病灶吸收的情況
用藥后,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P >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用藥后兩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
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傳染病,其傳播途徑有經呼吸道飛沫傳播、直接接觸傳播、垂直傳播等[3]。《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2008 年版)》中推薦使用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抗結核藥物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左氧氟沙星是一種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病灶的總吸收率高于比較組患者,P <0.05。這說明,用抗結核藥物聯合左氧氟沙星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左氧氟沙星具有抗菌譜廣及抗菌效果強等特點,其對結核分枝桿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藥的抗菌機制是:抑制細菌DNA 解旋酶的活性,阻止細菌DNA 的合成和復制,進而導致細菌死亡[4]。左氧氟沙星的毒副作用較小,患者在用藥后不易發生不良反應[5]。
綜上所述,用抗結核藥物聯合左氧氟沙星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能促進患者病灶的吸收,且用藥的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