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影
(文昌市慶齡婦幼保健院超聲科,海南 文昌 571300)
宮頸息肉樣病變又被稱為宮頸息肉,是指子宮頸管腺體和間質局限性增生所致的突出于宮頸外口的贅生物[1]。宮頸息肉樣病變是一種瘤樣病變,其發病率較高,多發生于已婚女性中。宮頸息肉樣病變患者的病情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可并發不孕癥。為此,臨床上需對宮頸息肉樣病變患者的病情進行準確診斷,以免其病情惡化[2]。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具有操作簡單、安全無創、重復性強等特點。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討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診斷宮頸息肉樣病變中的應用效果。
將文昌市慶齡婦幼保健院收治的68 例宮頸息肉樣病變患者納入本研究,這些患者的就診時間為2018 年1 月至2019 年5 月。這些患者的納入標準是:1)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及理解能力均正常。2)臨床表現為白帶增多、陰道異常出血、不孕及月經失調。3)簽署了自愿參與本研究的知情同意書。4)臨床資料完整。這些患者的排除標準是:1)合并有精神疾病。2)合并有心理疾病。3)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礙。4)存在嚴重的心、肝、腎功能障礙。這68 例患者的年齡為21 ~65 歲,平均年齡為(44.51±3.16)歲。本次研究獲得了文昌市慶齡婦幼保健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對這68 例患者均進行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方法是:1)檢查前,告知患者排空其膀胱內的尿液。2)幫助患者取截石位。3)在超聲探頭上涂抹適量的耦合劑并套上避孕套。將探頭置入患者的陰道穹隆處(將探頭的頻率設置為5 ~7 MHz),旋轉探頭,多切面、多角度探查其子宮的情況、息肉的位置和大小等。
對比用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及病理檢查診斷這68 例患者病情的準確率。
對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 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 s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用病理檢查對這68 例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為100%(68/68)。用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這68 例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為95.59%(65/68)。用兩種檢查方法對這68 例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相比較,P >0.05。詳見表1。

表1 用兩種檢查方法對這68 例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
相關的調查研究顯示,宮頸息肉樣病變的發病主要與患者的宮頸發生慢性炎癥及感染有關[3]。經光學顯微鏡觀察,宮頸息肉樣病變患者的病理組織中包含豐富的血管組織。根據病理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將此病分為黏膜性息肉、血管瘤性息肉、纖維瘤性息肉,其中黏膜性息肉最為常見。宮頸息肉通常呈紅色、紫色或灰白色,其直徑從數毫米至數厘米不等。由于患者宮頸表面的神經末梢較少,導致其對疼痛不敏感,因此其病情易被忽略。不同類型的宮頸息肉其臨床的治療方案也不同,為確保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需準確診斷患者的病情。以往,臨床上常使用內窺鏡及經腹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患者的病情。醫生借助內窺鏡用肉眼觀察患者宮頸的情況時操作的局限性較大,易誤診其病情。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可全面觀察患者宮頸病灶的形態、大小、血流及回聲等情況。但進行經腹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結果易受患者腸氣、膀胱充盈度及腹部脂肪等多種因素的干擾,進而可影響醫生診斷其病情的準確率。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使用病理檢查及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這68 例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相比較,P >0.05。這可能是因為,患者接受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時無需保持膀胱充盈,將高頻探頭置于其陰道后穹窿處可避免腹部脂肪及腸氣對檢查的干擾,醫護人員可清晰地觀察患者宮頸外口的情況、息肉的大小和形態、宮頸內膜和肌壁的關系等。此外,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為無創檢查,可重復操作,利于臨床上對患者病情的進展進行持續性觀察。綜上所述,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診斷宮頸息肉樣病變中的應用效果較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