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開祥

走在靜海城鄉大地上,遠遠望去最漂亮的那座建筑一定是學校或者是幼兒園。寬敞明亮的教室、整潔美麗的校園、豐富多樣的專業教室、閱覽室種類繁多的圖書、和諧高效的課堂……這些變化隨著全市義務教育現代化達標建設的步伐加快越來越明顯,城區與鄉村學校的差距也越來越小。
2016年6月,隨著天津市第三輪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工程的啟動,我區緊緊圍繞“促進均衡,打造特色,豐富內涵,提升品質”的工作要求,以推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為中心任務,扎實推進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我區全面完成了135所義務教育學校達標創建工作,其中2016年完成建設19所,2017年完成建設30所,2018年完成建設27所,2019年完成建設29所,2020年完成建設30所。全區學校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內涵發展都發生了喜人變化,有力助推全區義務教育踏上更加重視內涵發展、全面提高育人質量的新征程。
一、強化擺位,凝聚合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基礎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當中處于基礎性、先導性地位,要努力把我國基礎教育越辦越好。我區達標創建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統一領導下,成立了靜海區實施“標準"32作領導小組,主管教育副區長任組長,區政府辦、區教育局主要負責同志任副組長,區財政局、人社局、編辦分管副職為成員,由區教育局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區直屬相關部門全力支持配合。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全面推進、自主發展,循序漸進、追求實效”的工作思路,制訂了《靜海區實施<天津市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標準(2016—2020年)>工作方案》。各鄉鎮和學校也按照要求建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要求一把手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踐行一線工作法,靠前指揮,統籌協調,明確分工,責任到人。
二、精心組織,全力落實
新一輪現代化達標創建工作不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進行了積極創新,我區堅持發揮區級主導作用和校級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把責任壓實,把措施定實,把效果做實,多措并舉,全力推動。
一是順勢而為,高標準啟動。新一輪現代化達標建設是大勢,是機遇。2016年9月3日,我們組織召開了靜海區義務教育新一輪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啟動會,轉發了市教委、市教育督導室有關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的文件,印發了《靜海區實施<天津市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標準(2016—2020年)>32作方案》,提出了“堅持問題導向,注重解決薄弱問題,注重基礎能力建設,注重達標建設與常規工作相融合,以學校內涵品質提升為重點,進一步推進全區義務教育更加優質均衡發展”的總要求,對現代化達標建設工作進行全面動員部署。3個鄉鎮、學校作表態發言。同時,各鄉鎮和學校召開專題會議,深刻領會新一輪達標建設的意義,認真學習新標準,安排布置創建工作,引領干部教師進一步堅定信心,明確目標,確保達標創建工作高標準啟動,高質量實施。
二是主動作為,全方位培訓。新的達標創建標準是全市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高辦學質量的準則和指南。強化全區干部教師培訓是開展達標建設的首要任務。首先我們進行通識培訓,邀請國家督學曹全路在啟動會上對新《標準》的起草背景、主要依據和重點內容進行講解。然后,又組織了專題培訓班,6位市級督學專家分別對六個專項的標準和細則進行了深入解讀指導,全區637名干部教師參加了培訓。
三是奮發有為,多渠道推動。區委、區政府將現代化達標建設納入區政府重點工作加以推進。教育局把達標建設工作列為教育系統年度重點工作之一,對標準逐條進行了任務分解,明確了責任科室,并將達標建設推進情況和評估驗收結果納入靜海區教育系統年度重點工作目標責任考核。為推動新一輪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深入開展,2017年9月25日,我區召開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中期推動會議。我們還推行了領導干部“一線工作法”,局領導包片、機關干部包校,垂直指揮,做到具體指導在一線,問題解決在一線。局機關各科室在每兩周一次的工作例會上都要匯報達標創建情況。各鄉鎮都組建了工作推動指導組,定期對所屬學校進行督促指導,形成了多級聯動的工作態勢。
四是依規而為,精細化評估。市級巡回督導工作機制的確立,進一步明確了區級督導評估驗收主體責任,充分尊重區級評估驗收結果,并對區級評估驗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評估前,我們認真制定并印發《關于開展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區級評估驗收的通知》,明確評估驗收形式、日程和相關工作要求。同時,本著專業對口的原則,在兼職督學、機關干部、學校校長中精挑細選,組建評估組,召開預備會,研磨評估細則和評估流程,為達標驗收工作做好充分準備。
三、提質增效,蓄能揚帆
我們抓住新一輪學校現代化達標建設這一難得契機,自我加壓,追求卓越,重點在完善機制、夯實基礎、豐富內涵、提升品質上下功夫。
一是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全面加強。全區各級黨政組織堅持把辦好義務教育作為重中之重,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嚴格履行工作職責。區委常委會每年研究義務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等工作,區政府每年召開教育工作會議。2019年,成立了區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工作會議,研究解決教育發展難題。各級各類學校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在全系統營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態。
二是運行保障機制更加完善。區委、區政府把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納入區、鄉鎮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納入對鄉鎮和委辦局考核指標,納入區績效考核重點督查督辦項目。區人大、區政協定期調研教育工作,積極為教育發展建言獻策。各鄉鎮、各部門一如既往地重視、關心和支持教育,在全區構建起政府主導、部門合作、協調推進的領導機制。
三是資源配置水平不斷提高。近幾年來,教育經費投入實現“兩個只增不減”,政府對教育財政投入平均每年達到20億元以上,建成鄉鎮教育園區7個,新建區模范中學、北京師范大學靜海附屬學校、天津市翔宇力仁學校、運河學校和廣海道小學,改擴建2l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完成教育信息化“三通兩平臺”建設,38所學校完成運動場向社會開放改造任務。同時,借助京津冀協同發展契機,積極引進創辦了北京師范大學靜海附屬學校、天津市翔宇力仁學校、天津實驗中學靜海附屬學校等優質教育資源。
四是教師隊伍素質全面提升。整合組建區教師發展中心和區教育保障中心,深入開展做“四有”好教師主題教育,全體黨員教師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近年來,122名骨干教師加入黨組織,全區累計評定正、副高級教師471人,新招錄教師950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學歷占13%。支持校長教師參加國家級、市級培訓,精心組織全區教師教學技能大賽,積極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35人次在國家級課堂教學大賽中獲得一等獎,2人獲宋慶齡幼兒教育獎,1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人被授予全國中小學領航工程名師。實施了加強隊伍建設的“332“”工程,命名靜海區“名校長、名班主任、名教師和希望之星”47人。
五是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成立了靜海區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委員會,完善了育人網絡。大力發展素質教育,在全區中小學廣泛開展“知規矩、講規矩、守規矩,做文明好學生”等主題活動,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加強勞動教育,完善校內外勞動社會實踐基地。強化教學管理,落實課程計劃,提高教學質量。每年精心組織中小學生藝術節、合唱節、體育節和科技節。全區義務教育入學率、鞏固率畢業合格率連續保持在99%以上。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守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奮力譜寫新時代靜海教育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
(責任編輯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