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智”“體”“美”“勞”是評價人才綜合素質的五個基本標準,但受諸多因素影響,“勞育”向來不怎么受到重視。在《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發布后,各大學校開始對學生的勞動教育逐漸重視起來,家庭和社會也開始關注這個問題。新時期下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勞動教育,通過勞動教育讓學生認識到不僅要學好科學知識,還要注重自身其他方面的發展,凸顯新時代促進學生全方位的教育理念,并且我們要使勞動成為學生的習慣,從勞動和勞動教育中去培養他們高尚的心靈,讓他們善于勞動、樂于勞動,積極踴躍地參與勞動。下面文章將對構建三方協同的勞動教育實踐與研究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勞動教育;三方協同;實踐與研究策略
一、 國內外勞動教育現狀綜述
(一)國內現狀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是我國長期流行的一種教育觀念,不僅是學校,在社會和家庭教育中,勞動教育也是長期得不到重視的,即便很多家長能夠意識并認識到勞動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性,但在實踐中還是無法承擔起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的主要責任。調查顯示,我國大部分6~15歲的孩子都能夠完成簡單的家務勞動,比如洗碗、掃地、擦桌子、倒垃圾、疊被子、整理自己的房間、洗內衣褲,但在他們之中,有95.3%的孩子是需要在大人的督促下,甚至是指導下去完成的,從事家務勞動的主動性和意識不強;而另外4.7%的孩子雖然具有一定的勞動意識和主動性,但這種勞動行為很難長期持續下去,因為他們只有在閑來無事時才會去勞動,并沒有養成勞動的習慣。
當前青少年學生的父母多為“70后”和“80后”,他們中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自己從小就缺少勞動意識和經驗,又怎能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呢?加之學校教育長期存在認知偏差,所以當前6~15歲,甚至是更大一些的孩子基本不具備獨立勞動的能力。
(二)國外現狀
根據數據顯示,在平均每天勞動時間這一方面,中國小學生僅為15分鐘,個別省份甚至是0分鐘,而美國小學生平均每天勞動時間為1.5小時;英國小學生平均每天勞動時間是0.8小時;韓國是0.75小時;日本是0.9小時;德國是0.85小時;法國是0.6小時。
日本的勞動教育是這樣設計的:小學各學校積極采取自然體驗、社會體驗等學習活動,也包括志愿活動,如社區活動等;初中各學校積極采取自然體驗、職場體驗等學習活動,同樣也包含志愿活動,如養老院、殘疾學校等。他們將勞動教育具體分成學科課程、活動課程與時間課程。其中學科課程包括社會、地理、歷史、家政和公民學科;活動課程包括班級活動、學校活動、社團活動、兒童會活動等;時間課程就是綜合學習時間,主要內容包括綠化環境、美化城市、清掃和志愿服務性的生產勞動。
德國的小學勞動課叫作“常識課”,不同地區小學的“常識課”時間和內容是不一樣的,主要是根據當地環境來定。巴伐利亞州小學的學生每周需要上4節“常識課”,包括兩節“勞技課”,即手工勞作,內容有編織、陶器、木工和紙工。5年級到10年級的“勞技課”主要由“勞動學課”和“操作課”組成,內容有辦公技術、縫紉、家政、電子、材料檢查和塑料加工,既有理論也有實踐,課程頻次是每周2節必修,4節選修。并且,德國法律還規定,孩子必須每天都要幫助父母做家務,除了我們所能想到的一般性家務外還有擦皮鞋(6~10歲);擦汽車和到菜園里翻地(14~16歲);每周獨立完成一次房間大掃除(16~18歲)。
二、 對三方協同勞動教育的認識
勞動教育和其他學科教育一樣,不是學校單方面的責任,若想更好地培養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家庭與社會需要貢獻出一定的力量。
(一)學校責任
在學校教育中,老師有責任和義務全方位細致地向學生灌輸勞動思想,讓學生認識并了解勞動對他們自身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幫助他們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校方需要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科學合理地制訂勞動培養方案,并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將勞育視為與德育和智育同等重要的教育。最重要的是,作為教育的主戰場,學校應當積極建立與家庭和社會的合作關系,以勞動教育作為出發點和核心,善于利用各方資源為學生提供接受勞動教育的有利環境,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書本教學。
(二)家庭責任
在其他文化課教育中,父母一直都是在配合學校老師的工作,無論是功課輔導還是作業查收,始終都是在扮演輔助的角色。但勞動教育則有所不同,由于它自身獨特的性質,使得我們更多是從勞動實踐出發對學生進行教育,換句話說,勞動教育是一種只要有積極正確的態度和良好的習慣就能取得成功的教育,從這個角度講,家庭勞動教育的作用要比學校勞動教育更明顯。多數家長都有很強的勞動教育意識,但他們也很善于給自己和孩子找借口,比如因為家里有保姆,所以不需要孩子打掃衛生和洗衣服;因為功課忙,所以吃完飯就不用刷碗;因為孩子的力氣沒有那么大,所以家長自己來拎東西;因為怕路上堵車,所以早上起來后可以不用疊被子等,如果再將其他科技元素考慮進去我們會發現,現在的孩子已經沒有從事勞動的必要了。但事實上,正如前面所講,就連生活富裕,科技發達的歐美國家里的孩子每天都有0.6到1.5個小時的時間去勞動,我國的孩子怎么能沒有勞動的機會和條件呢?
(三)社會責任
與學校勞動教育和家庭勞動教育相比,社會勞動教育體現的不是很明顯,即便有,也是孩子成人參加工作后的事情了,那么對于初小學生來說,勞動教育的社會責任又體現在哪里呢?我們不妨參考一下日本中小學對學生進行的勞動教育,即積極與學校當地企事業單位、社區以及各類活動中心展開合作,而這時,企事業單位、社區、活動中心應積極去配合,為校社共育提供有力支持與幫助,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為學生從社會中獲得更多的勞動體驗,積累更多的勞動經驗創造更好的空間與條件。要知道,學校培養出的人才最終是要實踐在社會的,他們會將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應用于工作,幫助企業發展與成長,這不僅是靠廣博的學識和聰慧的頭腦,還有勤勞;不僅是靠那些文化課學科技能,還有勞動,勞動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他們的意志品質,這些都會對工作起到一定的促進。
三、 三方協同勞動教育策略
(一)學校習勞顯特色
對于“習勞”技能,我們應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小學生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標準,比如一年級學生著重培養他們內務整理的能力,二年級學生著重培養他們教室保潔的能力,三年級的學生開始涉足美化校園環境、綠化校園等勞動,四年級學生則涉及內務整理、美化校園環境、綠化校園、公物維修等勞動,五、六年級學生除了要參與上述勞動外,還可以參與藝術創客等社會活動,讓學生在社會勞動中激發創造力,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在勞動教育中,教師一方面要提供給學生鍛煉、學習的機會;另一方面為了讓學生更加重視勞動教育,也要時刻注意滲透有關勞動方面的理論教育,從而進一步增強勞動教育的效果,使學生更加重視勞動,意識到勞動時我們生活、學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比如,在理論教育中,我們可以將“習勞”教育內容從人文、科學、藝術、語言、道德等五大領域進行充分細致的分析與整合,使學生對“習勞”技能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師還應提供充足的勞動場所,鼓勵學生參加校內外體驗活動,提倡做力所能及的勞動。模塊式分類建立勞動教育架構,以社團形式去運作,發揮項目制學習機制,從全方位促進勞動教育的實施。當然,勞動教育反饋也是不可缺少的教育環節,除了要看學生的勞動表現和結果外,注意聽取家庭和社會各方面的意見也是很重要的。
(二)家庭習勞傳家風
家校合作才能讓“習勞”技能得到鞏固,學校應鼓勵家長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家務勞動一般包括整理衣物、簡單的洗刷晾曬以及簡單的烹飪等,對于一、二年級學生,我們可以和家長溝通,讓學生自己整理內務;對于三、四年級學生,我們應告訴家長讓孩子多參與家庭中簡單的“洗刷晾曬”等家務勞動;對于五、六年級學生,最好讓學生學會烹飪美食。這樣做的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家庭勞動塑造踏實肯干的品行,磨煉堅強的意志,懂得感恩家庭、感恩社會。
(三)社會習勞促風尚
社會實踐是使學生養成良好勞動技能的助推器,是檢驗學生勞動技能的重要活動。近年來,研學旅行、少先隊活動等社會實踐活動不斷涌現,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參與社會的校外勞動實踐,充分利用好校外資源,加強學校和社會的交流,積極拓展勞動教育平臺。比如,可以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手工比賽、科技創新比賽、職業規劃設計比賽以及去貧困社區做義工等勞動活動,為小學生接受勞動教育提供更多優質多樣的服務。
四、 結語
在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勞動教育會有著極為光明的發展前景,它將不再像以往提倡勞動教育那樣只停留在言辭說教上,而是以事實為依據,從實踐出發去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形成優良的勞動品質與美德。關于構建三方協同勞動教育體系,當前正在不斷摸索和試驗中,在某些省份收獲了比較積極的響應,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針對同時存在的某些問題,還需要我們從實際出發去設計更加具有現實意義的方案和策略,以收獲到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孫慶娜.新時代小學勞動教育問題及對策[J].鄂州大學學報,2020,27(5):84-86.
[2]鄒丹,張鍶,趙凱.高職院校開展學生勞動教育的意義和對策解析[J].遼寧高職學報,2020,22(9):72-75.
[3]劉海燕.臺灣朝陽科技大學“勞作教育”對新時代大陸地方高校開展勞動教育的啟發[J].陜西教育:高教,2020(9):12-13.
[4]于慶澎.耕讀文化對當下勞動教育的價值啟發[J].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2020(9):6-8.
[5]何善波.讓勞動教育與研學旅行相結合[J].山西教育:管理,2020(9):21.
[6]儲朝暉.勞動的生活就是勞動教育[N].中國婦女報,2020-08-31(006).
[7]陳尚寶.家庭項目式學習為勞動教育探路[N].中國教師報,2020-08-26(006).
[8]高杰.家庭應成為勞動教育“主戰場”[N].中國教師報,2020-08-26(006).
作者簡介:
滕文靜,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西關小學。